央行聘前德银经济学家马骏出任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

2017-12-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50岁的马骏上周开始了新的工作之旅,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这是央行新设的一个职位.    4月上旬,马骏向客户发送告别邮件.在这封<离开德银,加入央行>的邮件中,马骏称,正如大家已经知道的情况,他将离开工作13年之久的德银,受邀加入央行."以后会较少关注市场的短期波动情况,更多关注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改革更为重大的中长期事件."马骏表示.    在中国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全球关注的今天,央行引入体制外智囊被认为是提高国际形象的积极之举.    为什么是马骏?    有

    50岁的马骏上周开始了新的工作之旅,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这是央行新设的一个职位。

    4月上旬,马骏向客户发送告别邮件。在这封《离开德银,加入央行》的邮件中,马骏称,正如大家已经知道的情况,他将离开工作13年之久的德银,受邀加入央行。“以后会较少关注市场的短期波动情况,更多关注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改革更为重大的中长期事件。”马骏表示。

    在中国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全球关注的今天,央行引入体制外智囊被认为是提高国际形象的积极之举。

    为什么是马骏?

    有着国际视野的马骏是吸引央行聘任的最大因素,弥补了央行一直以来在宏观经济预判方面国际视野的欠缺。

    马骏很低调,在各大会议和论坛中,很少看到马骏的名字出现在嘉宾名单中。马骏的个人故事也鲜有见诸报端。

    熟悉他的德银同事觉得,马骏和其他经济学家、投资银行家“爱”聊自己的求学经历、心路历程不同,只有在聊起经济学家的研究方法、研究逻辑,马骏很来劲儿。

    记者此前曾几次采访马骏,他对记者的问题有问必答,细细道来,专注认真的神情很容易联想到大学的教授。

    国际视野一直为央行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马骏从2000年加入德意志银行,一待就是13年。在德意志银行担任首席经济学家期间,马骏成为一位真正“市场导向”的研究者,他所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德银本身,还有数百家全球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经济学者马光远就在微博上评论称:“马骏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水准一流,是投行里真正高水平的学者。他的加盟,可弥补央行在宏观经济预判方面国际视野的欠缺。”

    作为外资投行的中国经济学家,马骏有着中国经济学人的使命感。马骏认为,国外一些政治家和投资者对中国的认识还很肤浅,这种情况应该得到改变。

    “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和在全球地位的迅速提升,为中国经济学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国际舞台。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经济学家来让世界更正确地了解中国,而不仅仅是靠几份外国报纸。”马骏曾说。

    “不要碍于面子,坚持错误观点”

    马骏并不在意自己的观点被多少人引用,在说不准甚至是说错的时候,要及时修正之前的判断,不要碍于面子,坚持错误观点。

    在投行圈里,马骏算是极勤奋的一位经济学家,每月报告、文章的产量都不低。碰上一些重要事件,他还会迅速在几小时内作出点评。基金经理对马骏的评价是——他的经济研究不是“纸上谈兵”,在投资实操方面亦有独到的见解。

    马骏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市场中做研究,尽管有着相对更大的自由度,但对分析成果前瞻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也更苛刻。市场是很现实的,没有70%或者更高的准确率,没人会对你的研究买账。

    马骏并不在意自己的观点被多少人引用,而在意是否对自己的观点有信心。他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没有过分在意观点被多少人引用,这只是你研究的副产品,而不应该是追求的本意。关键是你对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有信心,你就应该讲。”

    在说不准甚至是说错的时候,马骏也表现得很坦然。“情况变了,就要及时修正你以前的判断,不要碍于面子,坚持错误观点。”他认为,即使预测最后没有被实现,但作出判断的逻辑应该是站得住脚的。

    事实上,马骏觉得,学术界讨论的经济问题中大概90%对投资是没用的,只有10%对市场有实质影响。

    判断研究的经济问题是否有用,马骏的经验是:是否是一个市场还没有反应的新事件或者趋势?变化对行业盈利和资产价格是否会有实质性的影响?受这些影响的行业或资产类别中是否有可投资的工具?上述几个条件中任何一个不满足,就是没有用的研究,这种无用功只会浪费他和同事的时间。

    最乐观的经济学家

    马骏认为目前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判断过于悲观。相对于多数其他新兴市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要健康得多。

    马骏低调的作风并不妨碍他名声在外,以及在民间受到推崇。自2009年起连续四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亚洲经济学家第一名和中国分析师第一名。还是各大外资银行中对中国经济前景态度最乐观的经济学家之一。

    就在最近,马骏还发表研究报告称,国际投资者将中国类比土耳其或阿根廷是错误的。目前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判断过于悲观。相对于多数其他新兴市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要健康得多,中国是最不容易受到2014年美国退出量宽政策影响的新兴经济体之一。

    “中国GDP的增长将延续2013年下半年的复苏势头,在2014年上升至8.6%。”马骏这样的预测超出了市场多数人的预期。

    马骏认为,2014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全面启动结构性改革的一年。虽然某些改革可能有去杠杆和抑制增长的效应,但作为最重要改革的“准入开放”应该在2014年就体现出提升增长潜力的作用。

    关于金融改革,在4月版的《中国金融》杂志中,马骏呼吁中国地方政府提高融资透明度,将市政债(而不是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借款)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资渠道。《中国金融》杂志是中国央行主管的一份刊物。

    央行的算盘

    马骏担任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有助于加强央行与国际接轨。

    对于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这一新设立的职位,央行不愿过多评价。事实上,央行引进体制外人才很少见。观察人士认为,央行此举旨在提升央行研究部门的国际形象。

    央行研究局的职责是围绕货币政策决策,对经济增长及运行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金融法律、法规、制度,跟踪了解其执行情况,并跟踪研究我国产业政策和工业、农业、财税、外贸等部门经济动态以及货币信贷、利率、汇率、金融市场等重大政策的执行情况,提出建议。

    央行研究局目前由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主管,纪志宏任局长,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一职是一种创新安排。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称,马骏担任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有助于加强与国际接轨,在国外,产学研之间的沟通是很通畅的。

    观察人士表示,马骏出任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是因为央行需要促进货币政策透明度提升、并增加货币政策的预期引导,因此,选择增加这样一个职位来加强与公众和市场的沟通。央行需要促进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升,并增加货币政策的预期引导,所以希望增加这样一个职位来加强与公众和市场的沟通。

    由于全球决策者和投资者对中国央行政策关注度日益加大,央行目前正试图增强自身的研究能力。近几年,央行逐步在增加外部专家智囊团。2010年3月,央行将货币政策委员会中的外部金融专家委员数量从1位增至3位。据相关条例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

    在兴业银行资深分析师蒋舒看来,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央行尤须加强与市场沟通。央行引入马骏或许不是为了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央行研究水平,而是利用其对市场心理加深了解,要会管理市场预期。

    不过,马骏对央行究竟会有多大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 链接

    马骏履历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批投身经济研究的专业学者,马骏的资历可谓相当傲人。

    ●1981年,马骏进入复旦大学学习,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及管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马骏选择了做研究,进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担任研究人员。

    ●1992年-2000年,马骏受聘于世界银行和IMF,担任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学家职位,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提供经济政策研究和咨询。期间在1994年获得美国乔治敦大学授予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2012年7月中国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时,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8位经济学家,马骏位列其中。

    ●2014年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主题是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马骏是唯一受邀的外资机构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