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杰院士 人民日报访杰出导师奖获得者南大陈洪渊院士
陈洪渊(中)在研究室指导学生工作。本报记者 姚雪青摄
原题:教学如刀背,科研似刀锋(治学者)
不久前,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将杰出导师奖颁给了5位中国科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邓兴旺、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陈洪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武汉大学副校长舒红兵获此殊荣。奖项旨在强调导师启发年轻科学家的重要性,但由此引发的,却是公众对科研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
教学与科研如何平衡,如何培养出更多科技人才,如何促进科技成果更好更快转化?一起来听听这些“治学者”的思考。
——编者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单细胞时空分辨分析系统仪器研究室里,灯光常常亮到深夜。这意味着,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与项目组成员还在工作。六十年,一甲子,陈洪渊没有离开过分析化学。通过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努力,他不仅大大推动了分析化学在我国的发展,也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前不久,他与另外4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一道,获得了由《自然》杂志颁发的杰出导师奖。
从前沿科技到民生领域,分析化学与我们息息相关
什么是分析化学?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联?
“化学是基础的自然科学,也是创造新物质的科学。分析化学则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们获得物质组成、结构和物质变化过程中时空演变信息的一门科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伴随着学科交叉,分析化学与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包括分析化学在内的测量科学,是衡量科技发展和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陈洪渊介绍,“人类基因组图谱测序计划也是由于分析化学的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发展而得以提前完成。”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也发生了极大变化,由最初的元素、有机小分子、大分子等的成分分析,到如今的活体生物分子、单分子、单颗粒和单细胞的成像分析。从而,分析化学又衍生出生命分析化学这一分支,而这不仅是当前分析化学领域的前沿热点,也是陈洪渊团队的重点研究内容。
“我们目前正在研制的单细胞高时空分辨系统有什么价值?”陈洪渊说,“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细胞。群体的平均值虽然有用,但无法准确反映单个细胞的性质,它们有时差异甚大,而这些差异也许包含着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癌症等疾病,实现精准个体化治疗。而诸如人类意识和记忆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等基础科学问题,也都离不开分析化学的应用。”
陈洪渊用“顶天立地”来形容分析化学的作用:既要在前沿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也要发展与国计民生紧密结合的实际应用。例如在食品安全检测、环境污染监测等方面,分析化学就有着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科研成果更易量化和显现,但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
长期在科研、教学一线的经历,使陈洪渊对如何平衡两者有着自己的关切和思考。
“教学与科研是衡量一所高校水平的两大板块,也是教师职称评审和成果考核的两个方面。”陈洪渊打了个比方:教学是刀背,科研是刀锋。没有刀背的支持,刀锋就会卷刃。“科研成果更易显现和量化,教学效果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凸显,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陈洪渊认为,教师职称和学科考评,长期以来普遍侧重科研成果,其中又以论文指标为先,这种偏颇情况如果不及时扭转,后果不堪设想。
陈洪渊说,通过教材编写水平、与学生互动情况以及学生成绩等方式,教学成果可以得到有效衡量。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不断改进教师考评体系,并一再强调优秀教师站在教学第一线,目的即在于此。“南京大学设置了教学岗的教授与副教授,并设立数额巨大的奖教金,重奖教学优秀的教师,还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启动经费,以此改变以往重科研、轻教学的考评氛围。”陈洪渊表示。
陈洪渊说,科研与教学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让科研任务带动教学的改进。比如,分析化学的前沿领域需要综合性人才,不仅要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同时还要具备物理、生物、电子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为了科研发展的需要,就需要改进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水平。
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钻研能力的骏马,而不是绵羊
对于高等院校科研人员收入水平较低的讨论,陈洪渊也谈了自己的看法。“科研人员要求提高待遇、体面生活,在情理之中;但我们不能唯功利论,过分强调功利刺激效益,失却合理的平衡,否则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并危及学界未来。
”他坦言,做科研有研究周期,人才培养也有一个成长周期,因此年轻科研人员面临的压力很大、尤为不易。陈洪渊介绍,南京大学对于引进和本土培养的科研人才,不仅从生活上给予专项补助,解决其后顾之忧,也在工作上安排项目启动资金,吸引和留住了人才。
“同时,在分析化学领域,我们应该对科研成果转化更加重视起来。”陈洪渊说,“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能提高我国科技生产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改善科研工作者的生活水平。从这个角度思考,科研与生活,都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也不把学生当作出数据的操作工。他对研究生一贯采取“放养”策略,导师要想的是怎样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钻研能力的骏马,而不是惟命是从的绵羊,“作为导师,最要紧的是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陈洪渊至今培养了120多名博士和硕士,其中包括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2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获得者。他所带领的团队曾获得分析化学领域第一个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的群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