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进萍:我的几次选择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中随时随地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给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几次重要的选择,它成了我生命中每一个阶段的转折点,改变着我的命运。
我的第一次选择——走出油灯的世界
湖南五夷山下一个宁静的山村,一根田垄望不到头儿。放学回家时,我常常在田垄上边跑边翻着跟头。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家园。
我5岁上小学,因学习成绩好,连跳两级。中学时数学、物理、外语竞赛常得第一。农村孩子放学后要干农活儿,看书只能在晚上和下雨天。我喜欢读书,那时的书少,不论谁到城里办事,我都托他们给我带书。
晚上,母亲在忽明忽暗的油灯旁一针一线地缝着;我在油灯下一页一页地看着。就是在这盏油灯下,我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原来,电灯已经问世了一个世纪,而我的家乡还是油灯世界。从那时起,我被自然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革所吸引。也就在这时,我竟然产生了当科学家的念头,想在自然科学上干一番事业。
我高中毕业才14岁。当时国 家还没有恢复高考 制 度。一边在家自修数理化课程,一边犁地挣工分,以分担9 口之家的生活负担。因年龄小,我犁地时常被绊倒,但倔犟的我爬起来继续干。
一次,村里的五保户奶奶看到我干活心疼地说:“你爸爸把钱都贴给了我们,让这么小的孩子干这活儿,可苦了你了……”后来,我才知道,当区 委 书 记的父亲挣的工资本可以使家里的日子过得挺不错,但他把自己一部分的工资给了村里的 五保户。
我们家的生活来源大部分还要靠种田。也许因为父亲的名字叫“欧宽厚”,宽厚待人是他的本性。我母亲的勤劳在村子里也是出了名的。
我秉承了父母宽厚和勤劳的天性,被一个电站招为电工。在电站工作的一年中,我很勤奋刻苦。作为工人,我不仅能把输电配电图画出来,而且能够对整个系统检修、维修,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一次事故检修中,我解决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得到了“文 ”前大学毕业的技术人员的称赞。当时我16岁,被推荐到湘潭大学学习。走出——那个童年的油灯世界,到城里上大学,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选择,也是我踏上求学之路和教学科研之路的起点。
我的第二次选择——一咬牙,读了两个硕士
一个人想取得成就,勤奋和信念都缺一不可在我成长的道路中,如果说,我的第一次选择是人生的一个起点,那么第二次选择则是在这个起点上的一次飞跃。这个飞跃的基点就是坚定的信念和勤奋。
1979 年,我考入武汉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读硕士学位。一入学,我就给自己规定:一定用最少量的时间,学到最多的东西。于是我拼命地抓紧一切时间读书。
尽管周末的露天电影那么吸引我,可是我还是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因研究生宿舍不限制熄灯时间,所以我每天都学到很晚。早晨又早早起来去教室看书。当时我还给自己总结一套调解自己的方法:早晨精力最好,用来读书,背外语。
看书疲倦了就抄笔记。南方的热天是漫长的。每当困倦和疲乏袭来时,我就用冲冷水浴和抹风油精的办法刺激自己,强制自己保持兴奋。由于我早晚轮番与书搏斗,终于有一天,我支持不住了,很想大睡一觉,但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我得了神经衰弱,在学完基础课时,我休学回家养病。
我带回去很多书和资料,在家休息个月,读了《概率论》和《泛涵论》数学领域比较深的教课书,并做了大量的习题。这期间,我对“结构动力可靠性分析”这个结构工程理论前沿课题很感兴趣。
这个课题是结构动力学的重要研究课50年代在我国刚刚起步研究,“文 ”中又中断了。封闭题10 年之后,到70 年代后期,国内仍无人研究。当时我很了有“野心”,想一步跨到前沿课题上。于是,我摸清了这个课题的状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做好了研究这个课题的一切准备。
返校后,我向导师汇报了我选择这个课题的想法。导师坚决不同意,认为我异想天开。他说“:这个课题难度很大,涉及的领域广。
有多少学者都不敢涉足。如果你选择这个课题不但身体会垮,而且成功的希望等于零。”当时导师给我选了“钢筋混凝土带肋板的实验与理论分析”这个课题。 怎么办?我实在不想放弃那个让我迷恋并已着手研究的课题,但又不好违背导师的意愿。
这真太让我为难了。想来想去,我一咬牙,干脆脚踩两只船,两个课题都做!自信是成功的秘诀。我坚定了两个课题都要做成功的信念,开始大量艰苦的研究工作,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
毕业时,果然两个课题都成功了。我把导师给我的课题研究得很深,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我自己选择的课题也写出了8 篇论文,使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有了重要的进展,为结构的动力可靠性分析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1982 年,我带着这些研究成果,参加了国内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结构抗震理论新发展会议。会上,我报告了这个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专家们对我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很高评价。当时我23 岁,是我国最年轻的、也是最早从事结构动力可靠性分析研究的带头人之一。从此,我在这个领域开始了更高、更广、更深的研究。
当时,有人跟我开玩笑:“欧进萍,你是不是有分身术呵,怎么同时读了两个硕士?”现在想起来,我当初坚定自己的选择,为我今后的研究打下了一个坚定的基础, 对我国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和我今后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的第三次选择—— 立足国 内读博士和博士后
1985 年,我考入哈尔滨建筑大学 读博士,师从中 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结构力学专家王光远教授。我仍然以读硕士时的拼劲,去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也就在这时,人生中的又一次选择摆在我的面前。1986 年,中欧地震工程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我26 岁,是会议年龄最小的特邀代表。在这次会上,我宣读了论文《地震地面运动的模糊随机模型》。这篇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在随机地震模型的基础上合理考虑地震强度和场地类别的模糊性的观点。
对这个新观点,国外专家们很感兴趣。会议间歇,日 本丰桥大学土木系主任林栗荣一教授来到我身边,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说“:好!
欧先生这样年轻,很有前途。我对您的论文非常感兴趣!”接着他向我提出了一些有关论文的学术问题,我一一回答了他。林栗荣一透过镜片的眼睛仔细地打量了我一番。日 本人不失时机网罗人才的敏感,使他不愿意与我失之交臂。他恳切地邀请我到日 本去读书,到他的实验室去工作。临别时他一再叮嘱“:欧先生,您一定考虑考虑,我们会给你优厚待遇的……”
不久,我接到了林栗荣一从日 本的来信。信中他热情而迫切地为我赴日设计了三个具体方案:第一,到日本读博士;第二,到日本读第二博士;第三,到日本做博士后。三个方案可任选其一。
“洋博士”“、洋博士后”“、优厚待遇”天赐良机,这是多少人梦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