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奇才决战新开岭 血战新开岭“四纵”一战成名

2017-12-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6年10月上旬,国民党调集10万重兵,向辽东.辽南解放区大举进攻.危急时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简称"四纵")随机应变,将主力部队秘密集结于凤城东北部的新开岭地区,阻击来犯之敌,史称"新开岭战役".这一仗,战果辉煌,"四纵"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第25师8000余人,活捉敌师长和两名副师长.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专门发来贺电,并准确预言道:"这一胜仗后,南满局势开始好转.""四纵"将士后人到丹东11月初

1946年10月上旬,国民党调集10万重兵,向辽东、辽南解放区大举进攻。危急时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简称“四纵”)随机应变,将主力部队秘密集结于凤城东北部的新开岭地区,阻击来犯之敌,史称“新开岭战役”。

这一仗,战果辉煌,“四纵”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第25师8000余人,活捉敌师长和两名副师长。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专门发来贺电,并准确预言道:“这一胜仗后,南满局势开始好转。”

“四纵”将士后人到丹东

11月初,一群特殊的客人从北京、广东、福建、江苏等地,来到凤城市爱阳镇新开岭,缅怀他们的父辈。记者看到,这群人中年纪最大的有90多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但都谈论着同样的话题,那就是70年前的那场惨烈的新开岭战役。

丹东市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秘书长曾韧告诉记者,今年是新开岭战役胜利70周年,这些人都是当年打新开岭战役的“四纵”将士的后代。

曾韧说:“新开岭战役打响时,安东(今丹东)是解放区,当时安东市人民政府已经建立,当时赛马县(今凤城市)的爱阳镇、宽甸县的罐水镇等地群众在安东市政府的动员组织下,全力支援我军,我军在敌强我弱形势下取得了新开岭战役的最终胜利。”

曾韧说,新开岭战役的胜利十分重要,是一场关键之仗,也是历史的转折一战。1946年11月3日,毛泽东在新开岭战役胜利第二天,就起草一封电报,嘉奖参战将士,并在电报中预言“这一胜仗后,南满局势开始好转。”

在爱阳镇爱阳学校,校长刘丹平表示,学校将要建一个新开岭战役展览馆,用来缅怀先烈壮举,传承红色基因。

创下歼敌整个师的先例

70年前,新开岭战役打响,现在那场激烈的战役已经远去,但在当地研究者的讲述中,记者仍能感受到战场上的惊心动魄,体会到战役胜利时战士和人民心中的喜悦。

丹东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黄文科告诉记者,新开岭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东北战场上我军取得的第一场大胜仗。

1946年10月,国民党调集8个师约10万人,分三路进攻南满解放区。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负责防御中路。由于敌强我弱,南满解放区处于被围困的危险境地。“四纵”利用敌25师骄纵的弱点,诱敌进入到赛马县新开岭地区。

10月24日,“四纵”首先投入6个团攻击赛马集,毙敌300多人,已来到凤城附近的敌25师被迫回援,被我军引诱上钩了。

那时,大雪覆盖山坡,寒风凛冽,“四纵”的将士都身着单衣,装备简陋,但斗志昂扬,决心掩护后方的党政机关安全撤离。

10月31日上午10点,“四纵”第10师赶到了集结地之后,司令员胡奇才发出了总攻的命令。

黄文科说:“当敌25师分三路进入到新开岭地区我军设下的包围圈后,‘四纵’第10师担任主攻,开始从东北方向攻击敌军的侧翼; 第11师则完成关上大门的阻击任务,向敌军西侧发动进攻;第12师从西北方向发起攻击,占领新开岭以东公路两侧高地。我军形成了三面包围的态势,并逐步缩小包围圈,扎死了‘口袋’。敌人退缩到老爷岭,负隅顽抗。”

记者一行站在新开岭战役纪念碑附近的老爷岭上。黄文科介绍,老爷岭是整个战役成败的关键,如果敌人越过老爷岭,就钻出了口袋。如果敌人继续固守老爷岭,各路援敌将形成对“四纵”的包围。

紧要关头,“四纵”几位指挥员决定:立即攻下老爷岭,全歼敌25师。指挥员全都来到一线进行指挥,司令员胡奇才、政委彭嘉庆到第11师指挥进攻老爷岭,副司令员韩先楚回到炮团组织炮火支援,参谋长李福泽坐镇“四纵”指挥所,掌握全面情况。

经过两昼夜的战斗,被围困的敌25师早已没有当初的骄横气焰,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决定固守待援。此时,我军主攻的第10师28团因为伤亡过大,也进展缓慢。僵持过程中,“四纵”决定将作为预备队的30团拉上去,并集中炮兵火力,轰击老爷岭的碉堡,掩护10师强攻,11师、12师从侧后积极配合。

11月2日清晨,总攻发起,30团的两个营向老爷岭西北、正北侧翼发起攻击,正面攻击的第10师28团在师作战科长段然组织下重新发起攻击,炮兵团集中重迫击炮和榴弹炮向敌人轰击。在我军优势火力攻击下,上午8点30分,终于拿下老爷岭,敌军全线崩溃。上午10点战斗全部结束,我军大胜。

此时,敌25师师长李正谊则穿上了伙夫的衣服,想要混在俘虏中逃脱,被我军活捉。(本文照片由丹东市地方志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