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王阳明与中国文化》

2017-05-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 家世与童年.王阳明的家世.诞生与童年颇具神奇色彩.少时即见惊人才智.2. 早年求索历程.五溺之说,突出他归本正学前泛滥无归的情况;三变之说,概述他归本正学前的思想历程.2-1 溺习骑射.遍读考亭与泛滥辞章.王阳明少时即热衷骑射与兵法,且有经略四方之志.作为翰林之子,他当然不能游离于正统的朱子学之外.格竹致疾与科场不第,使他对朱子学产生怀疑,开始泛滥于辞章.2-2 出入二氏.溺于神.佛之习.朱子之学不能达到物理与吾心为一,泛滥辞章也不足通至道.王阳明开始溺于神仙之习,并心仪佛道神仙境界.2-

1. 家世与童年。王阳明的家世、诞生与童年颇具神奇色彩。少时即见惊人才智。

2. 早年求索历程。五溺之说,突出他归本正学前泛滥无归的情况;三变之说,概述他归本正学前的思想历程。

2-1 溺习骑射、遍读考亭与泛滥辞章。王阳明少时即热衷骑射与兵法,且有经略四方之志。作为翰林之子,他当然不能游离于正统的朱子学之外。格竹致疾与科场不第,使他对朱子学产生怀疑,开始泛滥于辞章。

2-2 出入二氏、溺于神、佛之习。朱子之学不能达到物理与吾心为一,泛滥辞章也不足通至道。王阳明开始溺于神仙之习,并心仪佛道神仙境界。

2-3 归本于圣贤之学。几经波折,使王阳明回归到完全认同儒学的立场。与湛若水定交,二人共以昌明圣人之学为事。

2-4 龙场悟道,建立知行合一新说。谪贬贵州龙场驿,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由此,终于建立了知行合一新说。

3. 教人之方与问学进展。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教人宗旨亦有三变,是谓教之三变。

3-1 首与知行合一之说。此为教之一变。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即以宣讲知行合一新说为最大快乐,并依据知行合一评价朱陆各自得失。

3-2 教以静一澄默之功。此为教之二变。龙场悟道即是澄默静一工夫的结果,因此王阳明极为重视静坐息心工夫。不过静坐只是入门工夫或工夫的形式表述,工夫的实质是要作到时时省察克治。

3-3 直指本体,专主致良知之旨。此为教之三变。良知概念的提出,解决了龙场所悟之道究何所在的问题;致良知主导地位的确立,使他的思想日益成熟。天泉证道,概述自己思想宗旨。

4. 著作及其刻本。王阳明的著作,包括讲学语录和诗文,在其生前即已由其门人整理、汇编、刊行于世。清隆庆年间,辑成《王文成公全书》凡三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