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染的成长历程 陈染:让我成长的那些书

2018-03-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想说,我现在的心理状态和我小说里呈现出来的已经不尽相同了,我现在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很平常,不压迫自己,更不难为别人.其实,这辈子没人能压迫自己,除了我自己!有时回忆起青春期时候的状态,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觉得太跟自己过不去了,拿来许多人生的重大哲学压榨自己-我是谁?我在哪儿?别人是谁?别人又在哪儿?干吗要和别人一样?别人和我有何关系?我干吗要寻找这种关系?这世界到底是个什么?生还是死?-太多太多沉重的问题我硬是让20岁的敏感多思的神经全部担起,而且不能耽搁,这似乎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乐趣"

我想说,我现在的心理状态和我小说里呈现出来的已经不尽相同了,我现在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很平常,不压迫自己,更不难为别人。其实,这辈子没人能压迫自己,除了我自己!

有时回忆起青春期时候的状态,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觉得太跟自己过不去了,拿来许多人生的重大哲学压榨自己—我是谁?我在哪儿?别人是谁?别人又在哪儿?干吗要和别人一样?别人和我有何关系?我干吗要寻找这种关系?这世界到底是个什么?生还是死?—太多太多沉重的问题我硬是让20岁的敏感多思的神经全部担起,而且不能耽搁,这似乎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乐趣”。

我的青春期就是这样一路跌跌撞撞、歪歪斜斜地走了过来,走的弯路太多了,偏执的东西太多了。

在我的成长中,书始终是我最长久的朋友,至今它依然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没有什么评价好书的绝对标准,只有一点个人的喜好——没有官气也没有商气,这是最基本的。我也几乎不相信排行榜一类的事物。

我经常重读书柜里的旧书,譬如,《大哲学家生活传记》是我的一本枕边书,这本书可以作为我在庸琐的现实中寻求自己的精神位置的一本书,我可以没前没后翻开哪儿是哪儿地读下去,而且只需片刻时间,我便可以进入另一种精神状态—那是和我的内心非常符合的往深处沉下去的精神状态,一种寻找自己并能够与自己相遇的精神状态,说到底,它是一本通过哲学家的思想脉络梳理我们自己思想的书。

再譬如,《魔鬼辞典》,这是一本令我百读不厌的书,作者用辞典的方式,为周遭事物进行幽默、调侃和反讽的定义,阐释作家对人类及其文明的深深的沉思与质疑。读旧书如同品味陈年的醇酒,总能在心中韵味无穷。

我记得还有一本对我的成长很有启迪的旧书,是美国的哲学家弗罗姆所著,他对现代人的“目的性和明确性”曾深深地忧虑,大意是我们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那些能产生结果的事情上了,我们说的、做的结果无非是金钱、名望和地位。

也就是我上面谈到的——目的性和明确性。这当然无可厚非。有人也许会问,哲学或者那些严肃的文学多少钱一斤呢?这个问题的确难以回答。人们首先要生活,但生活还包含乐趣或者个人愿望——现代人已越来越少考虑去做任何无目的的事情了,忘记了去做一些不能很快换来结果(利益)的事情。

可是生活有时候并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只是它本身过程的乐趣。在这样一种功名、利益和消费等外在目的过于明确的追逐中,我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远离和失去了“乐趣”,以至于难以想象它的存在。

这些书,主观上也许是我为自己的思想之路寻找一种合理性,但是客观上,它们开启并提升了我的人生境界,使我得到成长。为此,我心里无比感谢那些与我的成长“弯路”相伴相随的书籍。它们使我懂得,今天的日子要过得闲疏而平常,亲切而自然;使我懂得,我们既要拥有财富,又要明白不是一个“钱”字可以了得;懂得我们应该是既复杂又单纯、既有深的质感又有松弛自然的表情,既恪守自己又通透旁人的人。

终于从“难为”自己的漫长道路中走出来了,发现这世界其实还是它本来的样子,过程属于自己的成长。

今天,岁月已使我朝着沉着释然、气定神闲的方向大踏步地走近了一些。但是,回头去看自己的那些文字以及自己的成长,仍然如遇故人。那些激情与绝望,那些冰冷与热烈,那些傲慢与反骨,那些清冷与孤寂,那些痛苦的幸福以及那些义无反顾的决然,都是我成长时期的人生课题。我想,这些课题应该说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解完。

我要感谢时间,感谢人间所有的温暖,更要感谢那些精神上曾经的挣扎与苦痛,感谢那些轻视、冷漠与挫败,感谢书籍,它们使我成长,而且继续成长!

记得《英国病人》中女主人公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生命的50%时间里,觉得没有你简直就活不下去;在另外的50%时间里,觉得没有你也没有什么……对我来说,倘若把这个“你”比作文学、比作一切身外之物的话,我现在已进入了后一个50%!

现在,我愿意用古人的话自勉:大道至简,大医至爱,适者有寿,仁者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