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淡宁学者 [学者]贝淡宁:智者风度 儒者修为

2018-03-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白衬衫,立领中山装,贝淡宁衣着朴素而自然,一手拿着文件,一手拿着为可能到来的阴雨而准备的雨伞,仿佛来赴好友的茶约.视线捕捉到在远处等待的记者之后,他先是嘴角上扬.点头示意,接着加快了脚步,微微低首向我们走来.贝淡宁(Daniel A. Bell),加拿大籍,国际知名哲学家.社会学家,获得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文学学士.牛津大学哲学硕士.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新加坡.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加盟山东大学之前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伦理学与政治学等课程,其成名作

白衬衫,立领中山装,贝淡宁衣着朴素而自然,一手拿着文件,一手拿着为可能到来的阴雨而准备的雨伞,仿佛来赴好友的茶约。视线捕捉到在远处等待的记者之后,他先是嘴角上扬、点头示意,接着加快了脚步,微微低首向我们走来。

贝淡宁(Daniel A. Bell),加拿大籍,国际知名哲学家、社会学家,获得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文学学士、牛津大学哲学硕士、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新加坡、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加盟山东大学之前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伦理学与政治学等课程,其成名作《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使其跻身有世界性声誉的政治理论家行列。现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伴随着他的讲述,我们渐渐走进他的故事。

结缘山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6年9月24日,贝淡宁正式加盟山大,受聘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回忆从接触山大再到加盟的经历,贝淡宁说这是一个多次思考而后作出的决定。此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贝淡宁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孔令栋结识,在对方的邀请下开始初步了解山大,之后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考虑。

在贝淡宁看来,他加入山大,是一个相互成就的结果。一方面,山东大学政管学院自身发展很不错,他可以致力于其他需要加强的方面,比如增加学院的国际交流,吸引更多外国学者前来讲学或加盟,为学生创造更多外出交流的机会。

另一方面,贝淡宁在贤能政治的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但从未真正加以实践,此次就任政管学院院长,也给他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贝淡宁认为,现实总是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这既是挑战,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山东大学在儒学研究领域的底蕴和实力也是吸引贝淡宁来到山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一直以来,贝淡宁都致力于向外界推广中国儒家文化,希望更多外国人了解儒家文化。他曾在外国智库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外国人学习中国政治哲学,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搭起一座桥梁。

山东是孔孟之乡,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有独特优势,“山大学派”在儒学研究领域更是颇具影响力。对此贝淡宁也有着自己的期待,“希望能与王学典教授所在的儒学高等研究院合作,共同为儒家文化的推广作出贡献。”

问及来到山大的感受,贝淡宁用了两个“非常好”——“学生非常好,老师也非常好”。贝淡宁注重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在清华任教十三年的经历使得贝淡宁习惯于将山大与清华对比,在他看来,山大学生水平都很高,而且十分刻苦,“和清华的学生没有什么区别”。老师亦是如此,只不过清华在现代问题上的研究比较多,而山大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更大,这也是山大特点所在。

沉浸儒学,于无形之中改变

贝淡宁早期的研究方向是西方的社群主义,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就是他的成名作之一。后来贝淡宁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接触儒家思想,发现其思想与社群主义在很多方面有相似性,并且比社群主义更加深刻,资源更加丰富,于是转而研究儒家思想以至中国哲学。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贝淡宁的夫人宋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没有夫人的影响我可能不会研究中国哲学”。他们相识于牛津,一年后结为连理,为了更好地交流,贝淡宁学习了中文,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开始学习中国文化,并渐渐被其吸引。就连他的中文名都受到了夫人的影响,起初他的中文老师给他取名“仲淡宁”,夫人选取他英文名“Bell”的音译字“贝”作为姓,于是有了贝淡宁这个名字。

贝淡宁笑着跟记者聊起人们对他名字的第一感觉。“现在很多人认为贝淡宁是一个中文名字。上个礼拜,就在我的办公室,有人敲门,进来之后看到我,问‘请问贝淡宁院长在哪里?’我说我就是。她说:‘哦,我以为是一个中国人。’”贝淡宁这个名字中暗含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寓意,贝淡宁个人对此表示认同,但“我应该对此谦虚一点,并且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

说话时,贝淡宁不会长久地直视对方,而是常常望向偏下方的位置,眼帘微垂,仿佛一直在思考。他的语气和缓而从容,总是很耐心地倾听,然后再缓缓说出自己的看法,举手投足间透露着温良谦恭的儒者气质。

谈及研究儒家文化的影响,贝淡宁说到了自己待人方式的改变。贝淡宁有一个妹妹,曾经他和妹妹“一言不合”就吵架,而现在,他会很耐心地倾听,然后一点一点沟通。回到加拿大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会不自觉地等待长辈先开始,这在以往是不会出现的事情,以至于家人都会觉得奇怪。

对中国文化习俗,贝淡宁总是抱有一种好奇心、包容心,如今他甚至已经习惯了中国的风俗文化。在他看来,传统习俗不可以全盘否定,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责任。

别具慧眼,理解之后再评价

出生在加拿大,求学英伦,在美国做过研究员,接连在新加坡、香港、北京教书,现在又来到山东,贝淡宁体验过多种文化影响下的生活,经历可谓十分丰富。当被问到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如此多元的文化时,他认为,首先是要保持好奇心,“对不同文化保持好奇,才有可能学习到不同的东西”。贝淡宁认为,对待新事物,要先尝试理解,然后再去评价,这是他一贯的态度。

近几年,山东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对此贝淡宁也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一流大学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不必完全借鉴其他模式,可以找准自身优势并不断发展。“很多事情不必完全以建设一流大学为目标,而是要看到事情本身的意义,是否对社会有用。”他说,“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国际化,另一方面也要保留自己的特色”。

贝淡宁十分支持跨学科的交流。在他看来,单纯专业知识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学生从不同专业能学到不同知识,也会有更全面的发展。他希望以后青岛校区的人文学科能够更多元,各个学院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最后,被问到对学生的期待时,贝淡宁重提了“先理解,后批评”的观点,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修养。

记者手记:

采访间隙,记者注意到贝淡宁带来的那份文件,是提前发给他的采访提纲,已经被他用铅笔密密麻麻作了很多批注,大多是英文解释,或者是自己预先设想的回答,其中的重视与认真让人动容。交流中,他用言语感染着别人,让人看到了一种知识沉淀后散发出的气质,这大概就是一种智者的风度,也是一位儒者的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