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鉴湖女侠”秋瑾的女儿 也是近代中国航空女性第一人!

2017-12-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她叫王灿芝,是清末著名革命家"鉴湖女侠"秋瑾的女儿,在性格上像极了自己的母亲,以倔强的姿态谱写了传奇的人生.可惜,如今,她已不为人知;因为,历史,只书写大人物.1901年,王灿芝出生于湖南湘潭,不久,因父亲王廷钧通过曾国藩家族的关系捐了一个户部主事的京官,遂跟着进了京城.1904年,秋瑾东渡日本求学,便将女儿寄托于友人谢涤泉家,认谢的继室为养母.寄人篱下的日子注定苦不堪言,由于谢家子女很多,谢太太又嗜酒,灿芝根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面黄肌瘦,还得了慢性病.她在回忆文章里说:"我

她叫王灿芝,是清末著名革命家“鉴湖女侠”秋瑾的女儿,在性格上像极了自己的母亲,以倔强的姿态谱写了传奇的人生。可惜,如今,她已不为人知;因为,历史,只书写大人物。

1901年,王灿芝出生于湖南湘潭,不久,因父亲王廷钧通过曾国藩家族的关系捐了一个户部主事的京官,遂跟着进了京城。1904年,秋瑾东渡日本求学,便将女儿寄托于友人谢涤泉家,认谢的继室为养母。寄人篱下的日子注定苦不堪言,由于谢家子女很多,谢太太又嗜酒,灿芝根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面黄肌瘦,还得了慢性病。

她在回忆文章里说:“我就衣裳褴褛,头发生虱,吃饭也有一顿无一顿的,以致饿得骨瘦神疲,满身疾病。她家中也就很讨厌我。”这时,她的母亲秋瑾正在日本进行如火如荼的革命事业,还参加了“洪门天地会”。1907年,秋瑾被捕,慷慨就义。这一年,王灿芝只有6岁。

秋瑾被害后,灿芝被送回王家,没想到父亲因怕被株连,整日惶恐不安,很快就死了。祖母重男轻女思想极为严重,对灿芝非打即骂,将对儿媳秋瑾的怒火全部发在了7岁的灿芝身上,动不动就骂:“那样的娘,生得出好东西,将来长大了,还不是跟她娘一样,胆敢做出那些无法无天的事来。”(这位祖母忘了,自己疼爱有加的孙子也是秋瑾生的。)灿芝后来回忆说:“因之几丧其生,后因家庭之压迫,备尝艰苦。无母孤儿,乃罹斯厄。”

祖母的话虽然狠毒,却无意间言中了灿芝的人生态度,正如她所言,灿芝遗传了母亲的基因,当真是“无法无天”。像秋瑾一样,灿芝酷爱武术,曾拜名师学习武艺,于内家拳法等颇有功底。《国术名人录·湖南王灿芝》一书曾说她“精太极拳、剑,形意拳,八封掌”等拳械。

不过,她习武的目的,主要是为母报仇,15岁那年就立志要找到杀害母亲的刽子手。灿芝不仅武艺超群,而且出口成章,于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颇有天赋,显示出豪放之气。

她用母亲的诗“为人须作人中雄”激励自己,偷偷改姓“秋”,还曾想创办一所秋瑾学校。她后来回忆说:“我学拳倒也并不是为身体,我从小就羡慕侠客那一流人物。我觉得学精了武艺,专为人间打抱不平,把那般贪污横暴的人杀一个干净,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因此,有一个时期,我曾自题一个号外‘小侠’。”真不愧为“鉴湖女侠”的女儿!

王家与曾家是表亲,灿芝自幼就与曾家订有婚约,但她极为厌恶这桩婚事,遂决定逃婚。1920年,19岁的灿芝乘着曾家忙着办喜事的时候,偷偷地离开湘潭,辗转到了上海,入读竞雄女学,后入读持志大学。求学期间,她不断打听杀母仇人的下落,还曾拜“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等为师学习武艺。

1927年,在母亲好友徐自华推荐下,灿芝接任竞雄女学校长。这所学校本就是为了纪念秋瑾而创办,校名正是秋瑾的“字”。灿芝接任后,学校发展十分顺利,可惜后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不得不停办。1928年,灿芝回到湘潭,从兄长那里获得数千元银元,遂远渡重洋,赴美留学。

初到美国时,灿芝本想学习工业技术,将来回国效力,但她很快发现美国人“对航空之狂势,政府之提倡,军事航空组织之完善,商业航空设备之周到,不觉爱慕之情油然而生,且见西人蔑视吾国,知吾国之不强,在乎人民之太弱”,遂进入纽约大学航空专科学习飞机制造及航空学。

她说:“余以孤露余生,飘零身世,虽欲继先母未竞之志,而顾力有未能,惟常怀报国之心,斯念不懈,继而决心学习航空,俾他日贡献祖国,亦令西人知吾国女子犹能如此,可见男子之英勇矣。”由于灿芝自幼习武,又文武兼备,所以顺利通过难度极大的入学考试。

灿芝成绩十分优异,不仅深得学校老师器重,还被美国航空界人士誉为“东方女飞将”,成为中国第一个留学外国学习航空工程和飞机制造技术的女性。1930年,灿芝学成归国,被委任为航空署教育科科员,后改任航空学校教授,成为中国第一个从事航空教育工作的女性。

1931年,灿芝终于查到杀母仇人的身份(原绍兴知府贵福),遂决定北上复仇,未曾想“九·一八”事变爆发,行动被迫中止。1932年,灿芝产生再度赴美“学习空战之玄奥”的想法,以报效国家,后在友人的劝说下,与黄公柱结婚。婚后,她将主要精力放在写作上,经常在《空军月刊》、《上海妇女》等杂志发表文章,同时致力于整理母亲遗稿,宣扬革命精神,还一度把母亲事迹介绍到英美等国。几年后,丈夫去世。

抗战胜利后,灿芝想北上为母报仇,但听说贵福已病死,不得不作罢。1947年,灿芝进入上海市财政局秘书室工作,并正式申请改姓“秋”,获得批准。此后,她集中精力为母亲撰写传记,并找到了当年绍兴府审理秋瑾案的档案。

新中国成立后,灿芝作为革命先烈遗孤获得工作安排。1951年,她向陈毅市长申请赴港,获得批准,寄居于友人家中,但把唯一的女儿王焱华留在了上海。1953年,灿芝移居台湾,从事航空教育,但备受冷遇,百无聊赖间,继续撰写《秋瑾革命传》,约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