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张子清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征张子清烈士遗物
为了征集文物藏品、充实历史资料,进一步弘扬井冈山精神。2013年端午节前夕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肖邮华馆长带领五位资料员来到武汉寻访张子清烈士的后代。
接待我们的张子清女婿及张家后代,将早已整理出的七份资料,五张照片,一只小皮箱捐赠出来,尤其是这只小皮箱,它是张子清一家三代用过的传家宝。上世纪20年代张子清带着它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马列理论、追求革命真理;50年代,女儿张质彬带着它在益阳师范和武汉大学挑灯夜战、学习专业技术;80年代,外孙女王麟带着早已过时的这只箱子到大学刻苦求学。
这只小皮箱为长方体,长51厘米、宽31厘米、厚15厘米,混合质地,箱面及箱体中部有一老式铜锁和铜质提手,因箱体皮面多处破损,现用36棵图钉加以固定。
张子清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的著名将领,于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黄埔军校长沙第三分校教官,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后任红四军十一师师长兼三十一团团长,红军主力下山后任红五军参谋长等职。
文武双全的他是毛泽东深为器重的军事助手,被毛泽东称为“左丞右相”。今天在井冈山仍流传着许多关于张子清的动人故事。
是他当年在部队被打散,失去组织的情况下率队与敌周旋数月后将队伍带回到井冈山,为弱小的红军保存了力量;是他在接应南昌起义队伍上井冈山的接龙桥狙击战中,出色的完成任务,为井冈山会师立下了不朽功勋,但敌人的子弹击中脚踝身负重伤,;是他同宛希先一起机智的与叛徒斗争、周旋,对叛徒拉走的队伍进行细致、耐心的说服,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拯救了红军;是他在最困难的时刻,把战友们为自己省下的一小包食盐,献给其他伤员擦洗伤口,自己的脚却溃烂化脓;是他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而在金狮面的红军洞内一把雪水,一把黄豆的充饥,度过了人生最凄凉最寂寞的时光;是他在永新洞里村的寺庙内隐蔽养伤,终因伤口恶化,缺乏营养,献出了28岁的青春年华,从此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