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杰陈创涛 任之堂一日医得(曾培杰\陈创涛) 1
在任之堂,来最多的是病人,还有学生,以及中医爱好者,他们都有共同的疑惑,这病怎么治,如何养生,怎样才能学好中医?
老师带领我们每天都在这些问题上琢磨实践着,在跟师一年多以来,发现很多问题的解决不在外面,而在内心;不在表面的见招拆招,而在人内心根源上变化气质。
我们跟老师学到最受用的不是临床的医技,而是老师学中医用中医的精神。老师是一个精进的中医行者,他就活在中医的世界里,他的言行举止都没有离开过中医,他是中医的化身,带领我们去成为中医的化身。
今年春夏之交,老师带领二十余人,有病患,有学生,有中医爱好者,到牛头山深处去采竹笋。
我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山,高峰的后面还有高峰,山头的那边仍然有更高的山头。
有些脚力不太好的人,不断地问,到了没有?
老师笑笑说,快了!
在老师眼中,翻山越岭,那心态如履平地,辛苦汗出,如若等闲。
老师说,体力上的劳动付出,是一种享受。
很多人不理解,但从爬山采笋回来后,睡个美美觉,对老师这句话才深有领会。
老师把行中医,不断地攻读一个又一个医家的思想,当成是一种享受,如同不断地翻山越岭一样,从来都没有止步的意思。
老师摇手一指波澜起伏的群山峻岭,感慨地说,一个山峰再高,它也没有气势。群山峻岭,一峰叠着一峰,像长城一样,像钱塘江大潮一样,像绵延不绝的长江黄河一样,那气势就出来了。
奇迹在平凡中,平凡的一波叠一波,就是钱塘江大潮,万人瞩目;平凡的一浪接一浪,就是长江黄河,无数人歌颂;平凡的一个山头连一个山头,就是长城,世界奇迹,中华精神……
老师常跟我们说,学中医不在聪明而在韧性,没有投机取巧,而是持久不懈地坚持。
我们得到这种精神的片碎,跟师学习有闻必录。
老师说,这就是传承,一浪叠一浪,一山接一山,只有精进日,没有止步时。
三点建议
今天晚上,大家一起过药房配药,老师讲到三点,是给我们三点非常重要的教诲,让我们将来行医写文章,更加谨慎认真。相信这三点对很多医子来说,都是相当有价值的。
第一点,由于跟诊日记已出来这么久,出来这段时间都比较畅销,出版社也在催抓紧把续集修改交稿。
老师说,写书是非常谨慎的事情,没写成的时候要步步谨慎,写成后有一定影响力更要时时谨慎。你们写书不求能帮多少人,首先要明白千万不要误导人。一本书不看它的成书时间,而看它的流传时间,你们要反复修改,不要出错。古人写一本书都是反复斟酌的,越用心修改,它会流传得越久。
我们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他就是精于写文的高手,他提倡的古文能革除当时浮华不实的风气,有人便问他,这么好的文章灵感来自何处,你从政这么繁忙怎么会有时间来写文呢?欧阳修便谦虚地说,我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做文章时,多选择三余,乃晨起、暮夜、闲时。
欧阳修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写完一篇文章,定定会贴在墙上,反复修改读诵,知道满意为止。人问何故?他便说,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所以这三多的写作特点习惯,到现在为止被认为是写就一篇好文章的诀窍。
为何要要字斟句酌,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曹雪芹作红楼有“字字都是心头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之感。所以当欧阳修晚年深夜还反复斟酌,遣词造句时,他的夫人便心疼说,你的文章已经得到大家的肯定,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修改,小时候写文章怕被先生责怪,现在老了,难道还怕被先生责怪吗?
欧阳修便笑着说,不要误会,我不是怕先生骂,而是怕后生耻笑。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何欧阳修他对自己那么严格精勤,存心决定人品,人品决定文章。
这里插欧阳修的典故,是希望大家都能够见贤思齐,现在很多学生都有些跟诊心得,弘扬中医,这是非常好的,如果越能够对自己精勤严格一分,那将来自然成就就越高一分,中医的光大就越亮一分。虽然我们很多时候也难于做到,但希望大家都能够以此共勉,心中有个最严格的方向高度,取法上,那得乎中,那也算不错了。那取法中,随随便便,那得乎下可不太好。
出版社又建议我们可以多在博客上宣传,或者各大网站发帖写评论,让更多人能了解这书。
老师却说,真正的好书,就像好酒一样,不看刚入口的那股劲,要慢悠着看后劲,不是像烟花那样打上天空,当时瞬间很闪亮,可过后就黯淡了,要像一颗卫星一样,打上天空去不下来,还能跟着地球转。所以跟诊日记我们不需要做太多的宣传,它是好书的话自然就有它良好的生命力。我们要做的实质就是抓住把书写得更有价值就是了。
第二点,提到如何把点滴的亮点都写好。老师说,接下来你们写文章,更不能放松,而且写之前胸中都要有构想,每一步要怎么写,脑子里随时都要有打算。就像建房子一样,先要建框架再讲装修,没有框架进再多的装修材料,放在那里都会很乱。
我以前些《医间道》,坚持每天整理一个医案,当时我就在网上发,后来证明了努力认真做好的每个医案,都没有废用的。甚至我写《万病从根治》的时候,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每一件小事,然后将感悟升华到医理层面上来,每一篇文章都用心写,结果所有文章没有一篇会用不上的。
也就是说,到后来把以前所有努力的力量都放在一起时,那就很轻松成书了。一个砖瓦可能看不出房子,但一个房子却是由很多砖瓦构成的。所以你们写医案,一出手就要干得漂亮,要干出品牌来,决定要写就一定要写好。不然出次品,将来就麻烦了。要出精品,出品牌。即使写少一点,积久了都是不可限量的。
我们跟老师去爬山观水时,从下游湖泊直溯到源头去,发现湖泊何其广大,但源头却是点滴的泉流,从源头点滴之水到中游潺潺溪流,再到下游汪汪湖泊,涛涛江河。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下到大的过程。谁都想有江河湖海的气势,但这气势却源起持久不懈地汇集点滴的正能量。
所以想成为大江大河,必须从点点滴水做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生活小感悟,不要放过老师说的任何一句心得之语,不要放过临床上任何一个有效案例,故曰:
偶有小创作,决不轻放过。
要勤于动手,尽管笔很拙。
想到就去做,决不空度过。
累积渐渐多,文思自超脱。
第三点是存心发心,老师说,做一件事要先发一个心愿,这个心愿发出去,可以引导你完成这件事,好比我写传统中医这本书,当时在丁香园上,看到很多人误解中医不解中医,甚至中西医间相互攻击,我就想让大家能看到一个传统中医是怎么成长的。
于是便写了这本书,结果书写成后,丁香园上不少学西医的人,渐渐地了解中医,甚至学起中医来。矛盾的解决,有时不在争辩,在于大家相互了解。传统中医写作的目的就是让更多人能了解民间的中医。而不致于误解。
后来,有不少西学中或中医爱好者,在网上给我发帖留信息,都希望找到一条学习中医的传统路子。都想知道怎么快速地步入中医之门,都苦于中医典籍汗牛充栋,不知从何入手。各家学说让人茫然无所适从,于是我便发了一个心,要写一本《医间道》,我自己也是过来人,修路人,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中医入门者一个指南针,这样学起中医来,不致于迷失方向,能够迅速步入正轨。
后来,很多病人有感于中医深奥,养生难以找到法门,古医籍上记载的东西在现实中很难灵活运用,我就发心写《万病从根治》,希望他们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感悟中医,领悟养生之道,其实学问并不尽载于古医典籍中,平常老百姓,日用生活里就有大道。
只是他们没留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只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总能够将医理灵活地圆通到日用生活中去。即便是一件小事,一旦你从中观到窍门,受到启发,将会引出一大片医理。
再后来,发现网上很多中医都有自己独到的绝技,或者屡用有效的偏方验方,以及治病思路,但苦于缺乏交流,所以很多好的经验,没有被发扬光大起来,于是我就发心写《高手过招》,就是在丁香园里面,就一些疾病来讨论,看看大家对这些疾病的思考与治疗方案,这样融百家于一家,集众长于一处,让中医零散的绳索能够拧成一条,这样力量就大了。后来发现他们都很乐于抛出自己的宝贝经验,我们也从中学到不少。
大家听后,才知道原来老师做每一件事,写每一本书都是应时应机的。中医界社会上有这个需要,老师才起这个念头,发这个心去做。
写书不是为了著作,而是为了能切实地解决很多医学社会问题,帮人理顺思路。
所以这发心很重要,当你把心发小了,事情便干不大,当你把心发大了,事情绝对干不小。所以当我们刚上来跟老师学中医时,当时第一想法还只是想学到一些医术捷径,快速为治病服务,能够迅速增长信心,理顺思路。但后来发现,这个心愿不算大,老师说,你可以再放大一点,不要局限于临床治病,如果仅仅局限在这里就屈才了。
你们可以走教育这路子,可以发广大心,帮更多人去理顺思路,写一些通俗易懂的文字,让更多医学入门者不致于看到繁琐的医理望而却步。这样你们学中医就能带动更多人学中医,用你们这把火去点燃更多人手中的火把,这样比独自去照亮黑暗更有意义。
后来稍微按照老师的指导,调整一下学医的方法与思路,多从初学者入门者,病人的角度来去看中医,认识中医,这时写出的文章,社会价值就更大了。
从这里我们切身体会到这心念的大小,直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方向,跟他创造的价值。所以跟老师学习,如果说有秘诀的话,那最秘密的便是这一点发心立愿了。老师也多次提到,医术暂时落后不怕,见识一片空白也不怕,最怕你胸怀不够广大,发心立愿不够深远,所以宁输在术,不输在心。输在术输一时,输在心输一世。
在《杂华比喻经》里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僧人,已证阿罗汉果,有一天外出行脚,他叫小徒弟背着包袱在后面跟着。
小徒弟在途中看到很多农夫种地很辛苦,便发大菩提心,要度他们离苦得乐。罗汉有他心通,知道小徒弟发了心度众生,心中欢喜,便叫小徒弟在前面走,自己扛着包袱跟在后面。
过了一会,小徒弟想到,菩萨道太难行了,众生又刚强难度,实在不好走,便想到还是管好自己,做个自了汉算了。罗汉知道徒弟的心有退转了,便把包袱丢给徒弟,叫小徒弟跟在后面。
又走不久,小徒弟念头又一起,既然修行就不要怕苦,怕苦还修什么?又发愿要救度苦难众生,修菩萨行,不怕众苦。罗汉知道小徒弟这么想后,又恭敬地把包袱接过来,让小徒弟在前面走,自己跟在后面。
这样反反复复三五次,小徒弟感到莫名其妙,为何师父一会儿让他背包,一会儿又在前面走。
师父便个小徒弟说,你初见农夫受苦,发心救脱他们,你是大心菩萨,我是效果罗汉,我应该尊重你,所以包袱由我被,我走后面,你走前面。后来你见众生难度而生退转心,则你立即变为凡夫俗子,我是罗汉,你应该在后面背包跟着我。因为你心念老是不定,所以我们俩前后位置老师交换。
小徒弟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发心是如此尊贵,发大心能让罗汉的师父也敬畏,从此他便发大心,修大行,不再退转。
《华严经》上说,初发心如朝露。这是形容发心很脆弱,不容易耐住风吹日晒,但能够坚持下去,必当有成。所以那些有成就者,都不是刚开始干了什么,而是他能够把这初发心一直坚持到最后。故曰,初心不退,成佛有余。同样我们学医也是,你只要保持刚开始发心的那股劲头,只要不退转,就像以火烧水一样,保持持久的热度,柴胡不减,水终有烧开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