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第的儿子 刘光第:君子之名高千古

2018-04-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意义重大的一页,外地人很少知道:为之捐躯的"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他在家乡富顺县的土地上,已经整整安息了116年.刘光第归葬故里富顺赵化镇是戊戌年(1898年)底的事,原墓由条石拱卫,前有拜台,墓碑碑文由赵熙书写."文革"期间,条石被撬走,墓碑被"打倒"."砸烂",之后又遭3次盗掘.改革开放之后,经各方人士呼吁奔走, 1987年,有关部门终于把先生遗骸迁葬于县城西湖畔五府山上,1991年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意义重大的一页,外地人很少知道:为之捐躯的"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他在家乡富顺县的土地上,已经整整安息了116年。

刘光第归葬故里富顺赵化镇是戊戌年(1898年)底的事,原墓由条石拱卫,前有拜台,墓碑碑文由赵熙书写。"文革"期间,条石被撬走,墓碑被"打倒"、"砸烂",之后又遭3次盗掘。改革开放之后,经各方人士呼吁奔走, 1987年,有关部门终于把先生遗骸迁葬于县城西湖畔五府山上,1991年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先生遇难116周年之际,重提一代君子生前身后的若干故事,仍当其时。

神州风云一书生

咸丰九年(1859年)五月十二日,刘光第出生于赵化镇西街,从小家境贫寒,烧饭的柴火也得靠隔壁木匠施舍。父亲去世后,常常是每天只能买三文钱的豆渣作莱。母亲刘王氏是一个意志坚强、颇有见地的妇女,她紧咬牙关卖掉仅有的破屋,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送子读书。

刘光第发愤苦读。20岁时,他第一次应试名落孙山,第二年参加县考,又因为先人"曾执贱业"当过剃头匠,被镇上姓廖的保正告了一状,说是让他考试"有辱斯文"。好在当时的县官陈锡鬯还有几分伯乐精神,顶了回去。这次,刘光第一鸣惊人,在县里考了头名。继后游学成都锦江书院,23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授刑部广西司主事。

刘光第任京官15年,在京除供职之外,闭户读书,埋头著作,"不与当时名士要人相往还……人罕知之者。"他曾去保国会听过康有为、梁启超的讲演,但平时无更多往来,在改良方法、步骤上也与康、梁不尽相同。是否由此便以为他"无新旧之见",超然于激烈的政治斗争之外呢?在当时,这既不可能,也非事实。

早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还在康有为等"公车上书"头一年,刘光第就写出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甲午条陈》,慷慨陈词,抨击时弊,力主改革,并在四条具体意见中,提出了许多与后来百日维新变法措施相同的明确主张。

他在条陈中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自古政出多门,鲜有成事,权当归陛,乃克专图",锋芒所向,直指顽固派的总后台慈禧。以至于上司刑部堂官不敢代为上奏,并申斥刘光第"狂妄已极",威胁他"轻则标新希进,发往军台;重则离间两宫,就地正法。"

经倾向维新的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荐,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十九日,光绪皇帝召见了刘光第。询问时,他"对颇详直","力陈时危民困,外患日迫","非力矫冗滥,无以图治"。次日,被赏四品卿衔,任命为军机章京行走(即所谓"小军机")参预新政,同谭嗣同、林旭、杨锐一起,批览处理各地"广开言路"后关于时务的大量上书,代光绪草拟种种维新诏谕。

刘光第在军机处和谭嗣同同班,当湖南顽固派曾濂上书恶毒攻击维新派,"请诛康、梁"时,他毅然提笔和谭嗣同联名并署,对曾濂痛加驳斥,"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康、粱之忠"。谭嗣同对刘光第挺身而出的行为既惊且敬,刘光第却微笑说道:"吾不让君独为君子也!"

窥豹以斑,由上可见,刘光第所作所为,大是大非泾渭分明。

清者自清真君子

刘光第的品格十分难得,正如谭嗣同所说:"京师所见高节独行之人,罕其比也。"

刘光第居官清廉,刚直不阿。

到刑部办公,别人都是高骡大马,他却以步代车,来回要走20华里。入军机处时,按清官场的"惯例",各省藩司对新入大臣要送"炭敬"、"别敬"三五百两银子不等,刘光第却声称"向不收礼",统统回绝。同时,对宫中内侍按"例"要进贡的"喜钱",他也一概不给。

一时,引得京城官场议论纷纷,有的说他"沽名",有的说他"矫情",刘光第对此嗤之以鼻。当时的军机首辅礼亲王世铎做生祝寿,人们争相趋拜,刘光第闭门不往;军机大臣裕禄擢升为礼部尚书,大家都去朝贺,他也依然不去,并愤愤地说道:"时事艰难,吾辈岂有暇奔走媚事权贵者哉!"

平时,刘光第自奉甚严,贫困澹泊,乐在其中。

他不嗜烟酒,唯一的嗜好便是到琉璃厂逛逛书店,还在家中"自锄片地试蔬菰",种了葫芦、豇豆、韭菜、葱子和四川"瓢儿莱"。当官后回乡,船到三峡,他还卷起裤脚帮助纤夫拉船。他的夫人张云仙到京11年,从未出门和同乡京官眷属交际应酬,终日在家做饭、浆洗、缝补、洒扫。

刘光第的弟弟刘光筑,颇有些不务正业,好吃懒做,曾经跑到北京想要在当官的哥哥这里享受一番,不料天天领教的却是粗茶淡饭,来了一二友人,也只是"沽白酒,煮芋麦饷客",还要被督促攻书。

诗为心声忧国忧民

刘光第素好苦吟,著作甚丰,后来刊印发行过的有《介白堂诗集》、《衷圣斋诗文集》等,远未收齐。时人梁启超、赵熙、宋育仁、高楷、沈宗文等,对其诗文书法推崇备至,一致认为"时罕与抗手"。

刘光第的诗,应当有人作一番专门的研究,泛读之下,谁都会深深为之感动:

园明圆的炊烟,使他发出"世局艰难待枕戈"的呐喊;中法海战的炮火,使他"梦中失叫惊妻子","壮心飞到海南陬"。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刘光第义愤填膺,拂袖离衙,只身南游,经上海、福州、广州、香港到九江、武汉等地。行程所及,山水壮丽,国势倾颓,内外交困,触目惊心,他草成许多遣愤书怀的记游诗,《香港舟次夜》即为其中的代表作。忧国忧民之心,奋发图强之志,跃然纸上,伸手可触!

刘光第对底层劳动者悲惨境况的同情悲悯之心,在其诗中处处可见,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南行》、《美酒行》两首。《城南行》借北京天桥一角景象,描绘出王侯将相"彩辔飞飙走,翻轮流波迅"的马蹄之下,却是"路有殴死人,可抵蚁蝼命"。

诗人从这辇毂之下的贫富悬殊,感慨地预言道:"复言天不容,其败一转瞬。"《美酒行》在勾画出达官贵人的一副宴会行乐图之后,笔锋一转,用天下东旱西荒、灾民相食的悲惨景象加以对照,令人悲愤难忍。"两行"五言诗,前者36句,后者42句,显然是作者的呕心之作。

刘光第诗作的内容还很多,山川风物、鸟兽虫鱼,随手拈来,皆寓深意。无庸讳言,其中也有消极的东西,"句中颇多见道语"即是一例。他既身处漩涡,奋力搏击,又常思急流勇退,羡慕山林,这种矛盾复杂的心理,时有流露,但框时济世的浩然正气,终究是撼人心魄的主旋律。

时来一事即千秋

正由于刘光第以国家、人民为重,认真做人,立志改革,当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猖狂反扑之时,他能够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这铁的事实,血的见证,也最终显示出他那高尚的节操。

光绪二十四年(1989年,戊戌年)八月初六,慈禧囚光绪,罢新政,重新垂帘听政,疯狂搜捕维新党人。初九拂晓,在绳匠胡同刘光第家中,刘夫人正在厨房做饭,士兵翻墙而入,把还穿着白布汗衣的刘光第逮上囚车,一拥而去。

刘光第入狱后,与谭嗣同押在一室,从容侃谈,照常读书。八月十三日,他同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一起,被从监狱西门提出。刘光第久在刑部,知道从西门而出将被处死,来到刑堂,他便大声质问监斩官刚毅:"不问而诛,是何国法?!

"刚毅命令跪下听旨时,他昂首挺立以示抗议。皂役拥上前来强拉硬捺,他仍"屹然不跪"。押到西市就刑时,刘光第"神气冲夷,澹定如平日"。行刑后,"热血喷空丈余","身挺立不仆,观者惊叹,咸焚香罗拜,谓刘君不死矣。"

遇难这年,刘光第才39岁

笔者曾在刘光第故里多次采访,从刘夫人等被记录下来的回忆中,可以看到被捕之前刘光第就已经抱定舍身取义的决心。

事变前,八月初三日深夜,有好心人曾向刘光第家中扔进一封匿名信,写道:"山雨欲来,不待智者而已知,行矣裴君(刘光第字裴村),葆忠贞以济世,毋俟昆岗之焚,于义无取。"催促他赶快离京避祸。刘光第看后对夫人坦然说道:"天祸中国,吾等岂惜一死以醒国人!

"他向夫人交待了各样事宜,又不无骄傲地指着屋内环拥如墙的书籍说道:"虽然两袖清风,却也有无限财富——这万亩良田,足够儿孙耕耘收获了!"由此,联系刘光第全部历史和为人来看,他在刑场上慷慨从容、宁折不弯,绝非偶然。

小镇回荡《正气歌》

刘光第遇害后,由同乡好友张罗把他的灵柩运回家乡归葬。

九月中旬由北京出发,从天津海路至上海转江轮,溯长江而上,到汉口换上一艘三舱高桅的双橹大木船,由下而上,穿越三峡,进入四川。白帆鼓荡,橹歌悲怆,惊动了沿江两岸,人们成群结队追逐不舍,各码头纷纷燃香设供,对江遥祭。入川时已近年底。天冷水寒,但沿路的纤夫一听说是"刘大人"的灵柩船,却都一拥而上,沿途助拉,滩滩接换,不取分文。三根纤索多达两百余人,把船拉得如飞似箭。

船到泸州,即入沱江,赵化镇上早巳准备停当。腊月初八日午刻,船抵镇东沙湾。霎时间,大炮九响,爆竹密放,家家哭声嚎啕,人人执香带孝,父老队在两幅白布中徐徐牵引灵柩,绕镇一周,把家乡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志士迎放到镇保甲办公处的隆兴寺龙潭公所。

三天的祭奠期里,灵堂灯火彻夜通明,从富顺县城、自流井、荣县、泸州、宜宾、成都、重庆等地专程赶到的人们,和赵化百姓齐聚在这里寄托哀思。这些日子,全镇香雾弥漫,炮声不断,大街小巷的爆竹纸渣厚厚铺满一地。初十晚上,全镇公祭,秀才蓝瑞图朗诵了文天祥的《正气歌》,接着宣读了公祭祭文:"彼苍者天,忠义何罪?歼我哲人,邦国其瘁。

哀我民思,罔知所屈。汉唐遗秽,邦国其坏。沟壑能填,白刃已蹈。强固曰命,正气浩浩。生而为英,死明众志。光被四表,功流百世!"

面对慈禧反动政权尚在滴血的屠刀,川南一个小镇的人民竟能奋然而起,自发组织了如此隆重的盛大悼念活动,放声哭出自己的恨和爱,这实在堪称四川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举。(伍松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