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发轫经历 戚发轫:历经艰辛搞“两弹一星”

2017-06-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在共和国航天史上留下了许多"第一":第一枚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次两弹结合.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昨日,他讲述了搞"两弹一星"工作背后的各种艰辛.1957年戚发轫从北航毕业进入航天领域工作."但当时谁也没见过导弹,一群纯粹的门外汉."戚发轫回忆说,当时钱学森亲自给他们主讲<导弹概论>,引领他们进入导弹研究的大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戚发轫参与了我国第一枚仿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在共和国航天史上留下了许多“第一”:第一枚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次两弹结合、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昨日,他讲述了搞“两弹一星”工作背后的各种艰辛。

1957年戚发轫从北航毕业进入航天领域工作。“但当时谁也没见过导弹,一群纯粹的门外汉。”戚发轫回忆说,当时钱学森亲自给他们主讲《导弹概论》,引领他们进入导弹研究的大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戚发轫参与了我国第一枚仿制导弹“东风”一号的研制工作,虽然创业艰难,但大家干劲无穷。之后苏联专家全部撤离中国并带走了有关资料,当时首枚导弹“东风一号”已经在研制中。“‘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靠别人靠不了啊,只能靠自己。”戚发轫说。

第一颗卫星“长征一号”研制时正处于文革时期,当时要求卫星要在空中播放《东方红》歌曲,但制造东方红乐音发声器的刘承熙因社会关系较复杂,被命令不得参与该项工作。“但设备是他研制的又需要他,怎么办?只好在一个保密的房间外,他站着,我们在实验室做实验,遇到什么问题,再出来问他,他再告诉实验人员怎么解决。”卫星发射成功后,刘承熙被下放到劳动干校改造……

“这是很普遍的事,就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我们也坚持下来了。”戚发轫回忆说,“经历很多艰苦、委屈,但那时候的人没有人在乎这个,就凭着一股爱国热情干,因为大家怀着对祖国对生活的爱……”

“现在,我国已经是实实在在的航天大国……”演讲结束时,满头银发的戚发轫满面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