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事变后不杀蔡廷锴 福建事变与福建人民政府 ○郑澄桂
福建事变与福建人民政府 ○郑澄桂 1933年11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形势推动下,以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为核心,联合黄琪翔领导的第三党,和国民党内李济深、陈友仁等部分抗日反蒋势力,以及在福建国民党党务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和地方知名人士陈耀焜、何公敢、林植夫、萨镇冰大力支持配合下,为反对蒋介石卖国投降政策,于福州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简称闽变),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成立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
十九路军原为北伐时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后扩编为十一军(陈铭枢先后任师长、军长)。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参与蒋介石对其他新军阀的混战,1930年8月编成十九路军,蒋光鼐任总指挥,蔡廷锴任军长。
“九·一八”事变后,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推动下,广大官兵爱国热情与日俱增,不满蒋介石对内“剿共”、对外妥协的政策。11月国民党内宁粤双方妥协,陈铭枢被任命为京沪卫戍司令官,十九路军亦调戍京沪。
旋因陈不满蒋介石离职考察欧洲。“一·二八”淞沪抗战,十九路军英勇善战,重创日寇,受到全国人民拥护。但蒋、汪合作的南京政府与日寇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蒋光鼐、蔡廷锴等受到蒋介石的申斥,将十九路军驱往福建“剿共”,他们更加不满蒋介石。
1933年1月3日日军侵占山海关,进攻热河,蔡廷锴请缨抗日,竟遭拒绝,蒋介石对日妥协,与日签订《塘沽协定》。
7月间迫十九路军进占福建连城朋口等地时遇红三军团主力阻击,损失惨重,在救援无门、受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号召“共同抗日三条件”感染下,选择了联络红军抗日的道路。先后两次派陈公培代表到苏区与红军联络,陈铭枢从欧洲返国后,也积极奔走于港闽,联络各方反蒋力量。
10月陈在港与李济深、陈友仁和黄琪翔等酝酿反蒋日渐成熟。26日十九路军徐名鸿代表与苏区红军潘汉年代表在瑞金签订了《反日反蒋初步协定》。
11月上中旬陈铭枢、李济深、陈友仁、徐谦等先后由港抵闽,与十九路军将领及地方人士在于山戚公祠“补山精舍”举行秘密会议,18日又在鼓山“迥龙阁”召开紧急会议,对发动事变时间、方式及新政府的纲领、政策等重大问题作出最后决定。
1933年11月20日上午9时“闽变”举事,在福州南郊公共体育场(今五一广场)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大会主席团由黄琪翔、徐名鸿、戴戟、方振武、陈耀焜(福建国民党负责人)、何公敢(福建知名人士)、章伯钧、彭泽湘、梅龚彬、李章达等17人组成,推举黄琪翔为主席,宣读《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人民权利宣言》,号召全国的革命大众立刻起来,打倒蒋介石御用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人民的民主政权。
通过了12项决议及建立人民革命政府的提议。当晚,大会主席团会议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首都设在福州,推定了政府委员人选。次日,陈、李、蒋、蔡等联名通电退出国民党。22日,福建人民政府宣布正式成立,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陈友仁、方振武(未到后改戴戟)、黄琪翔、徐谦、李章达、余心清(代表冯玉祥)、何公敢等11人为政府委员,李济深为主席。
设军事、经济、文化委员会及外交、财政部。
李济深兼军事委员会主席,陈铭枢兼文化委员会主席,余心清任经济委员会主席,陈友仁任外交部长,蒋光鼐任财政部长,徐谦任最高法院院长。更年号为中华共和国元年,以上红下蓝两横条中嵌黄色五星为国旗,发表《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宣言》及《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政纲》等文件。
11月24日陈铭枢、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等27人发起成立了生产人民党。 福建人民政府成立后制定发布纲领、命令、宣言、条例、草案、通则、通知数百件,在政治上主张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反蒋抗日;在经济上提出发展民族资本,保护工商业,奖励工业建设,农村实行“计口授田”;对外主张排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废除不平等条约。
整编部队,11月24日成立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司令部,下辖沈光汉、毛维寿、区寿年、张炎、谭启秀为5个军军长。
12月14日决定在福建省内改划为闽海、兴泉、龙汀、延军四省和福州、厦门两个特别市。 福建事变爆发与福建人民政府成立,在全国及海外华侨中引起了很大震动,各地民众集会,通电拥护并寄予期望。
由于蒋介石大肆反宣传,亲自坐镇建瓯,指挥第二、四、五路军7个师及调动海军重兵围攻,派遣特务、说客进行内部收买、分化瓦解、倒戈。加之闽变策划者动摇性与软弱性,内部不团结,矛盾尖锐化。
发布的政纲仅停留在口头文字宣传上,且公开放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旗帜,取消孙中山遗像,自陷孤立,得不到外援。加之我党内在王明“左”倾路线统治下,没能给以很好的配合等内外原因。
1934年1月15日蒋军占领福州,仅存50多天的福建人民政府终于失败。这一历史事件,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抗日反蒋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在外患内忧严重时刻,十九路军将领们毅然与对外不抵抗、对内专制独裁的反动统治者蒋介石及其国民党政府决裂,试图创建抗日反蒋的新政权,孤立与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停止内战团结抗战力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对“西安事变”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