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官员陈章良

2018-0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国家和时代对我们太好了!"回望自己的人生道路,48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陈章良感慨由衷.许多人"认识"陈章良,因为他曾是中国最年轻教授.名校校长和"青年诺贝尔奖"得主--1991年,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科学家参加的竞选中,30岁的"中国陈"以其卓著的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渔家子弟1961年2月的一天,陈章良出生在中国

“国家和时代对我们太好了!”回望自己的人生道路,48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陈章良感慨由衷。

许多人“认识”陈章良,因为他曾是中国最年轻教授、名校校长和“青年诺贝尔奖”得主——1991年,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科学家参加的竞选中,30岁的“中国陈”以其卓著的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

渔家子弟

1961年2月的一天,陈章良出生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福清县的一个小渔村。当时,由于连年严重干旱等原因,中国大部分地区正经历着严重的饥荒。父亲特意为他取名“陈章粮”,以保佑儿子一直能有饱饭吃……

父母大字儿不识,陈章粮则9岁才上学。老师在这个聪慧的孩子身上寄予了深深的希望,将其名“粮”改成了同音字“良”——良好之意。

“我记忆太深了——1977年我高一时,突然间听说可以上大学了,尽管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将随之改变!”第二年,陈章良参加了高考。“我们学校100多毕业生,提前一天坐4小时卡车到县城去考。晚上把桌椅堆到教室后面,然后睡在空地上。第二天早上恢复原样,出教室等着考试。”结果,整个中学乃至全乡就陈章良一人中榜。而老爸却叹了一声:“家里少了个劳动力!”

在小渔村生活了18年、“只见过海”的陈章良,所填报的10个志愿全部与海有关。他被第9个志愿——海南岛的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录取。“进了校门我才知道大学居然如此之大——还可以开汽车呢。

“我靠学校每月发的19元助学金和假期打工赚钱完成的学业。”当时,中国人买米面还要用粮票,“我饭量大,粮票不够用,班上有女同学吃不完,就把多余的粮票送给了我”

读到大学3年级,陈章良听说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说了一句“留学生没什么不好”。此前,他从未想过自己这辈子会出国。”快毕业时,国家要选派一批优秀青年出外留学,作为“尖子生”的他得到了这个机会。据不完全统计,如今中国77%的高等学校校长、84%和75%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62%的博士生导师都有过和陈章良一样的留学经历。“我非常感恩国家能让我们普通人去留学,我也告戒自己不能给国家丢脸。”在美国(哪所大学?江),陈章良几乎每天都要在实验室里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就在实验室里躺上一会儿,然后再接着干。不怕吃苦的他仅用了3年半时间就念完了所有课程,从学士一跃为博士。

海外求学的1985年,陈章良在欧洲一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所涉及的科研新成果立即引起国际生物界的注意。1987年,他的又一次新发现被国际同行专家誉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里程碑”。

在此期间,中国从1986年3月开始了一项高科技发展计划(俗称“863计划”),选择生物、航天、信息等等7个领域实施重点科技突破。“我是世界范围内转基因领域比较早的一批研究者,当时有领导派人到国外跟我商量,给了我一张机票:‘你回国看看,喜欢就回来,不喜欢就算。’上海‘复旦’、北京大学,我都去看了,不久便拒绝了美国多家公司的高薪聘请而到了北大。”

刚到北大不久,26岁的陈章良被破格评上副教授(两年后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教授。有关方面还放手让陈章良创建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主持国家“863计划”中的多个研究项目。“可以说,留学让我掌握了最前沿的生物技术,但是不回国的话,绝对没有现在的我。”31岁时,他出任北大生物系主任(后为生命科学学院院长),35岁当上北大副校长。

“老板”“良哥”

在实验室,学生乃至同事都管陈章良叫“老板”。除了有开玩笑成分外,更因从国外回来的陈带来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大家选择了有点“洋”味又活泼的称呼。在他们眼里,“老板”既是“玩命”的工作狂,同时也是个“顽童”——幽默,喜欢大笑,中午爱把人“轰”出去“陪”他打排球……

很快,“老板”成了真正的老板。1992年,陈章良等人创建了中国最大的一家生物基因工程制药企业,不久便发展成拥有多家子公司的集团。接着又创建了“北大生物城”,继续“领跑”中国生物工程产业。

担任副校长后,陈章良更是负责抓产业,使北大拥有好几家上市公司,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此乃当时国内高校中的最高数目。

陈章良41岁被委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重任。他着手推选10位农业科技推广教师,对其考评不再以学术论文为主要依据,而是以“推广了多少新品种,帮助多少农民致富”为核心。“技术如果没有开发,躺在实验里就永远是技术。”

在农大,经济困难生占到了学生总数的30%左右,每年开学,陈章良都要揣着一叠自己的名片发放他们:“有任何生活上的问题都可以直接找我。”很多学生都愿意给校长发E-mail,因为几乎每封邮件都能得到回复。虽然不是所有问题都会去“打扰”校长,但同学们平时抱怨的问题都在一个个地得到解决——陈章良不时浏览校园BBS,一旦发现问题,甚至会在很晚打电话给相关负责人,要求落实。他也有了一个新称呼——“良哥”。

繁忙的工作让陈章良无法抽身去做具体科研的时候,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坚持自己的专业——亲自给本科生讲分子生物学。

从政之路

2007年12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任命陈章良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此前,身为无党派人士的他做了15年的全国人大代表。现在,他是全国政协委员。

陈副主席分管农林、民政、扶贫。“农民不富裕起来,国家也无法富裕。”他想尽最大努力,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资源和经验,帮助广西这个少数民族地区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并让3000多万农民致富、200多万贫困人口尽快脱贫。“我每天都特别忙,一直在‘底下’走,全区109个县,几乎没有没去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