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影视王培杰 王培杰远景影视 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灿星远景怎么做节目研发

2017-1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在中国很多卫视频道以及节目生产公司中,都有节目研发的部门和岗位,但很多专职的研发部门在这些机构当中都比较边缘,与真正的生产创作并不会

    在中国很多卫视频道以及节目生产公司中,都有节目研发的部门和岗位,但很多专职的研发部门在这些机构当中都比较边缘,与真正的生产创作并不会产生多少勾连,研发与制作"两张皮"曾是一种普遍现象。

在电视生产的工业化体系中,研发是一个处于链条前端且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在中国,研发往往被内化在创作过程之中。

随着电视生产方式的不断演进,研发开始逐渐被理解和重视,甚至被看作是产业拐点到来之时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一环。

浙江卫视在两年前成立了战略发展中心,除了数据收集分析、热点追踪、政策研究等常规研究性功能外,该中心也进行模式节目的研发与生产,《我不是明星》等节目最初就是这里生产制作的。

浙江卫视战略发展中心模式研发部主任冯军告诉"广电独家",目前该中心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与外部合作项目进行对接,而这个过程是一种深度紧密的合作关系。

"研发主要有两个触觉,一个是受众调查,一个是市场反馈。"冯军介绍,在这两个触点上,很多时候要挖深井,在某一领域持续探索,直到做得足够好。

在冯军看来,研发很重要的价值在于在前端做大量的工作,但国内目前普遍缺乏科学且常态化的受众和市场调查系统,冯军说,浙江卫视会更多地从平台上成功的节目中汲取有价值的规律和经验。

浙江卫视近年来对外合作的开放程度非常高,"我们是开门办节目,而不是埋头作研发。"冯军说,这其实也是在勇于试错,通过开门办台可以更好地跟一些好的团队、模式、创意进行对接。由战略研发中心主办的"模式大赛"已经举办了两年,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更多好的团队和创意加盟。

从节目数量上来,浙江卫视新推节目的比例一向较高,冯军告诉记者,对于一些新的趋势,浙江卫视始终会保持积极敏锐的态度,也会鼓励年轻人进行创新,留给他们试错的空间,台里会有一些专门的版面不计入收视的考核,而是以创新和锻炼队伍为第一位。但冯军也强调,在适当领先的同时也不会太冒进,目前还不会用一些很激进的态度和方式去做节目。 东方卫视:三管齐下,配套机制护航

东方卫视近两年在新节目的尝试和探索上力度非常大,2015年在几档节目的带动下,东方卫视的关注度得到很大提升。在东方卫视总编辑兼东方卫视研发中心总监鲍晓群看来,这其实与在创意制作上的深耕发力不无关系。

第一个是中心的独立制作人,这是卫视核心的研发力量。目前东方卫视共有14支独立制作人团队,每个团队都承担着内容研发的任务,节目研发和创新的能力甚至是中心每年独立制片人竞聘中的一项重要考核。

第二个是研发中心,既有自己的创意研发团队,也会和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团队共同研发。

第三个则来自集团层面,每年都会举行不同的创意会,各频道、团队可以为东方卫视提供各种不同的创意,目前正在播出的《跟着贝尔去冒险》就由纪实频道制作,《梦想改造家》则是由新闻中心创意制作。

为团队提供创意制作的配套机制是东方卫视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在不断完善的。鲍晓群说,创意咨询、创意培训、创意奖励是一种常态化机制,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节目和创作经验会通过多种方式传达给团队,同时,也会定期举办一些培训,如"英国班""韩国班"等;而每个制作人也都有创意经费,如果有好的创意,会去投资制作样片,研发中心也会配备专门的团队帮助制作人去将创意不断孵化完善。

在鲍晓群看来,研发创作是一项流程化、集体化的工作,首先是通过咨询、培训激发好的创意和想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创意文案,进而发展成一个制作方案,包括具体内容、摄像、录制、主持人、新媒体运营等都应该包含其中,之后便进入样片制作。

研发有很多环节,鲍晓群说:"从一个点子到投入样片制作,我们会根据某个项目创意、制作力量的强弱,有意识地加强薄弱环节,比如在编剧、摄像、后期的创意方面,我们正在不断进行专业化培训和引进。"

"独立制作人应该成为一个项目负责人。"在鲍晓群看来,最理想的状态是独立制作人团队能够聚拢一批优秀的创意团队,包括节目制作的导演、编剧、后期导演等等,根据内容需求汇聚各种创意点一起研发。

在具体的创意方向上,鲍晓群介绍,对团队基本不会设限,会以卫视为主,提出一些定制或者招标的要求,有一些倾向性的建议,但不会有过多的干预限制。除了比较流行的节目样态之外,也会开发一些相对带有前瞻性的节目类型。

与此同时,也强调类型的多元化,鲍晓群告诉记者,这也是对研发的一个基本要求,比如《急诊室的故事》就是固定摄像机节目中的一次有益尝试,而与腾讯视频合作的《我们15个》也是多样化尝试的结果。关注社会文化发展的大方向,如国家层面倡导的带有人文历史意义的节目,也是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同时,对于东方卫视这一平台来说,频道特色的内容也是不断深挖的一个方面,2015年,东方卫视《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等喜剧节目的上档夯实了其喜剧品牌。"我们会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业态竞争的类型,开发一些新的模式,是多元化的。"鲍晓群说。

在远景影视总经理王培杰看来,节目研发这项工作肯定是由一线最好的制片人来做的,因为研发和制作不应该成为"两张皮"。

远景目前有一个三四人的研发团队作公共服务,收集国内外节目动态和信息,王培杰说,这个团队也需要进入节目组做编导,了解节目制作的方式和过程,"只有这样,在做研发、筛选各种信息的时候才更有判断力。"

每个月,远景所有的制片人和核心编导都要把一个月来所掌握的信息全部"通一遍",在这种过程中,可能为研发创意带来一些启发。而另一条通路则是时刻关注当下中国人所关注的热点,找到当下流行的方法再去嫁接相应的内容。

早在2006、2007年,王培杰和团队还在江苏卫视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购买制作模式节目,但在他看来,买模式只能掌握制作技术,而不是研发技术,只有去做原创才会真正掌握研发技术。

远景会让国外成熟的研发人员进入团队,逐渐磨合学习,进而进行真正的原创节目研发。王培杰告诉"广电独家",这项工作他们已经做了三四年。

远景一年至少研发二十多个方案,主要根据国内热点内容来寻找国外可以匹配的形态与方法,而真正实现从无到有的创新目前看来还比较困难,尚需多年的摸索。

尽管在王培杰看来完全原创性的研发非常困难,但这项工作团队一直在进行当中,并且研发能力被他看作是未来公司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远景目前有一支来自英国、美国、德国、荷兰、法国等国家的"国际纵队",这些国家富有经验的电视人补充了远景的研发队伍。不是拼当下而是拼未来,沉稳低调的远景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步调向前走着。

"研发需要进入制作"同样被灿星制作研发总监徐帆所提及,他告诉"广电独家",灿星在这两方面的结合上一直比较紧密。

跟踪海外优秀的节目和经验是灿星研发团队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往灿星对欧美模式关注较多,从去年开始,韩国模式也成为灿星研发制作的一个重要品类,《蒙面歌王》《了不起的挑战》都是在这种背景下上档的。

在徐帆看来,作为电视产业的后发国家,向全球学习优秀经验是无可厚非的。而目前的情况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能够在中国市场上生存的一些经典模式已经被开发殆尽,所以纷纷开始关注一些前沿模式,但这个过程,徐帆说,就带有很强的挑战性和赌博性。

《蒙面歌王》是韩国2015年推出的新节目,MBC在春节期间试播,试播版播出十天内灿星就看中并与MBC敲定了合作意向,而在后续的几个月之后,韩国才正式推出常态版本,并且受到极大欢迎,中国版也顺势推出。之所以能够看中这档节目并迅速达成合作,在徐帆看来,凭借的就是一种行业直觉,这带有一定"赌"的性质。

随着经典模式的被消耗,以及政策环境、制作环境的变化,徐帆判断,中外联合研发节目的时间已经到了,这种"研发"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研发,"现在靠买入一个惊天动地的模式占得先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中国制作力量提升也很快,基于我们对本土市场的理解和技术水准的提升,是可以和国外优秀团队联合做一些研发工作的。"徐帆说,灿星目前正计划和MBC等成立合资的机构,一起做节目而不是单纯的买模式。

灿星会定期召开由总裁田明主持的新项目会议,对新项目进行讨论研究,无论是模式节目还是自己研发节目的方案都会在会上讨论,而这一阶段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从方案确定到投入制作以及播出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研发团队都会介入,研发与制作力求紧密关联。

"对于社会制作公司来讲,没有多少试错空间。"徐帆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下,"打得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对研发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有判断力,并且对自己的判断负责。

一是传统优势的音乐类节目,除了《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蒙面歌王》之外,也将继续深挖,以电子音乐为内容的节目"Remix"计划明年在湖南卫视上档。 除此之外,今年《金星秀》的成功也让灿星在脱口秀节目上有了代表作品,后续也在规划新的脱口秀节目。

第三个方向便是今年开始尝试的户外真人秀节目,与央视、MBC合作的《了不起的挑战》即将上档。徐帆近来对互联网节目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尽早介入这一领域,这也在灿星的规划当中。

在国外,研发是电视工业化分工中的重要一环,有一些人员是专门从事研发工作的,一些公司也能够凭借单一的研发业务生存发展。而在国内,目前研发环节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还不成熟,整体研发能力也与国外有着一定的距离。

在冯军看来,目前在节目生产过程中,研发创意得不到尊重是很明显的一个现象。目前业内存在一种看法,就是一个成功的节目,制作占95%,模式只占5%,"这不太尊重研发人员的劳动成果。"冯军说。

"在国外,制作和研发是分开的,研发的人只会在第一次样片进入制作,之后不会再介入。"王培杰告诉记者,但国外的研发人员是长期以来专业做研发的,他们掌握所有的节目形态,并做积累、分类,在碰到新内容时会对应过往成功的节目形态进行变形与融合。"所以国外四五十岁以上的人是最有研发经验和能力的。"

研发这一专业化工种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完全形成,在鲍晓群看来,整体上缺乏优秀的研发力量是一种现状,行业竞争和生存环境的相对浮躁也为原创、研发力量的成长带来了困难。

创意,需要耐心去孵化和培育,在当下不乏急功近利的行业现状下,整体上都缺乏这种耐心。鲍晓群介绍,东方卫视目前也会有意识地孵化一些项目,可能收视率不会太好,但允许它们慢慢成长。

为了加强研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一系列研发的工具和方法也在建设当中。比如观众样片测评体系,得出来的数据与最终的收视数据基本能够达到吻合,而与各大网络平台进行的一些数据调查,如每年进行的"都市人群的生活方式调查"等,都为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