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廷芳年谱 看年近70的伍廷芳为何会是南北和议南方谈判代表?
原标题:看年近70的伍廷芳为何会是南北和议南方谈判代表?
关注【历史深处】,读军人时代,看懂近代军阀!
辛亥革命如果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为开始,以2月12日清帝退位为结束的话,一共有128天的时间,其实其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议和。南北双方从12月2日第一次达成停战协议之后,主张和谈便成了主导,双方都没有将对方消灭的意思,而都寄希望和谈来解决问题。
虽然之后12月18开始的和谈并不为人所熟知,但真正决定中国未来的却是这场和谈。这场南北和议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共和国体,商定了袁世凯继任未来的临时大总统;同时也议定了清帝退位优待条件,以最和平的方式让清朝退出了历史舞台。
图1、南北议和代表合影
这场南北和议不被人知晓,这场和谈的两个主角,自然被提及的就更少了。历史深处【军人时代】上一期和大家一起回顾了南北和议的整个过程,这一期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南北和议南方的谈判主将伍廷芳。
伍廷芳是1842年生人,南北和谈的1911年,已将近70。如此高龄的伍廷芳为啥会被选做民国这方的谈判代表呢?革命造反的不都是新军、同盟会,年龄多在二三十岁吗?如果不细看一下伍廷芳的履历,这个问题还真难回答。
图2、伍廷芳
伍廷芳是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的,当时李鸿章已经在直隶总督任上十多年了。伍廷芳能够进入当时洋务派领袖、清廷最吃香的李鸿章府上自然是有过人之处。伍廷芳出身在新加坡,13岁之后在香港长大接受西式教育长大,曾赴英留学拿到过近代中国人拿到的第一个法学博士,创立过香港第一份中文报纸,而且是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
看过伍廷芳的这些经历,你就能明白李鸿章为啥选择伍廷芳进入自己直隶总督府了。当时的中国,这么一位从小接受西式教育长大、对西方法律了然于心的人,实在是不可多得。
图3、马关条约谈判——日本浮世绘“春风楼谈判”
在给李鸿章当幕僚期间,伍廷芳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作为谈判人员参与了《马关条约》的谈判。不过其中是非,在国人的有色眼镜之下总会被放大。甲午战争之后,伍廷芳作为公使,先后出访美国、西班牙、秘鲁等国;中间在1902年回国,先后担任过修订法律大臣、会办商务大臣、外务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等职;1907年之后,又作为公使出国。
看过了伍廷芳的履历,我们大致能明白他为什么会支持共和了。而民国选择他当谈判代表,也是因为他在辛亥革命之后不久的11月24日就和张謇一起致电摄政王载沣,“非共和无以免圣灵之涂炭,君主政体断难相容于今后之中国,倘能幡然悔悟,共赞共和,国民必能以安富尊荣之礼报皇室。”可以看到之后的形式,基本是沿着伍廷芳的思路走的。
伍廷芳这么一个德高望重的外交家公开支持共和、赞成革命,在当时确实难能可贵。11月24日,孙中山还没回国,袁世凯回到北京主政也就不到两个星期,宣布独立的都督们自然不会觉察不到。于是在和谈成为双方共识的时候,当时在湖北的黎元洪等想到的最合适谈判人选非这位年近七旬的知名外交家莫属。于是在12月5日,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议议定和谈条件的同时便确定的和谈工作的人选为伍廷芳。
图4、伍廷芳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伍廷芳年龄上的优势,让他在谈判中占据了不少优势。刚开始确定的谈判地点,也因伍廷芳无法从上海动身,而从汉口改成了上海。在上海谈判期间,每一次都是伍廷芳率先发难,让民国这一方在各方面占尽优势。而且确实事情的态势,最终朝着伍廷芳预期的方向一步步发展,最终清帝退位,共和时代来临。
南北和议之后,伍廷芳在民国政府中先后出任过司法总长、外交总长等职。在政治立场上,伍廷芳一直坚定支持孙中山,后与北洋政府决裂,南下广东,参加孙中山主导的护法运动,并出任广州军政府外长兼财政总长,北伐战争时,还曾代行总统职权。1922年在广东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历史深处之【军人时代】,和您一起解读近代中国的军人政客们,各大媒体平台搜索【历史深处】关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