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转世 邓丽君真的转世归来?专访16岁女孩朗噶拉姆
邓丽君回来了?近日,一代歌后邓丽君"转世"的新闻在网上热传。在刚刚结束的一期《中国好声音》中,16岁的泰国小姑娘朗嘎拉姆的一首《千言万语》,震惊四座,不论歌声还是神貌均仿佛邓丽君再世。在众多的网民留言中,大多数人相信邓丽君回来了,带着完美的歌声和令人熟悉的音容笑貌回来了。真是这样吗?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这位广受瞩目的小歌手——朗噶拉姆。
邓丽君,一代歌后,拥有十亿歌迷。她的歌声影响了整整两代中国人,深受人们喜爱。她以独特柔美的嗓音、美丽高雅的气质,成为无数华人的偶像。她那顽强正直的精神,也感动了无数的华人。那么记者采访的这位泰国小姑娘真的有那么多邓丽君特质吗? 一曲邓丽君的《千言万语》 震惊四座
三岁就喜欢唱歌 五岁梦想着当歌星
出生在泰国曼谷的农村,小时候的朗噶拉姆和弟弟跟外婆住在一起。与城市里的孩子不同,她没有地方学中文。"我三岁开始唱歌,"拉姆说,"那时是小孩子,就是喜欢唱。但五岁的时候就有了梦想了,想当歌手,当歌星。"
当她七岁时听到邓丽君的歌,感觉这就是自己的歌,而且只要听上两三遍就会唱,其相似度让人感觉就是邓丽君本人在唱。虽然不懂中文,她却很快能唱包括《甜蜜蜜》在内的二十多首邓丽君的歌。
很快,拉姆在当地就小有名气。当地的一些歌厅经常请她去唱邓丽君的歌,台湾的旅行团到泰国举办活动,也请她去唱邓丽君的歌。
她的生日不是邓丽君的祭日
此前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她的生日恰巧是邓丽君的祭日,都是5月8日。对此,朗噶拉姆却予以否认,她说:"我的生日是1999年4月30日,不知道媒体为何那么说。" 其实,对于轮回转世而言,是不是同一个生日,或生日与祭日相同,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朗噶拉姆 是她给自己起的中国名字
许多人以为朗噶拉姆是她的泰国名字的译音,但拉姆告诉记者这不是她的泰国名字,"这是我后来起的中文名字,有点藏族人的名字的味道"。
学习中文 结识与邓丽君有关的人
台湾是邓丽君的故乡,记者问到她是否想去台湾时,拉姆高兴地表示,当然,有机会一定会去。 拉姆以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学习中文。她说最令她难忘的是能到中国学习中文,因为她从未想过她能实现这个愿望。现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读书的拉姆,已经能唱七十多首邓丽君的歌,除了国语的,还有日文、粤语、闽南语、马来西亚语等。
她说,能在邓丽君主题餐厅唱歌她很开心。"虽然是个小舞台,但大家都很鼓励我,是个锻炼我的好机会。
大陆纪录片随拉姆寻找邓丽君的遗迹
不久前,BTV专门制作了一个专题片,跟随朗嘎拉姆来到泰国的清迈,寻找邓丽君的遗迹。许多观众认为,影片中的几个桥段明显暗示拉姆就是邓丽君的转世。不过纽约的徐女士告诉记者,纪录片的一些字幕却令她感到困惑。她说:"片子使她更加相信拉姆就是邓丽君的转世,但个别字幕改变了拉姆的原话,不知是否有意回避了一些说法。" 徐女士举了下面几个例子:
拉姆说:"其实我没想到自己会回来一次。"字幕则是把"回来"改成了"会来"; 接着拉姆说:"我觉得应该很开心地回来了。"字幕拿掉了"地",又把"回来"改为"会来
歌手发感叹 坚信拉姆就是邓丽君真的化身
旅居美国旧金山的歌手梅楣曾有"马来西亚小邓丽君"之称。她对记者说:"我以前在马拉西亚唱邓丽君的歌,一直在研究她的发音和韵律。对现在那些模仿者也都认真研究过,发现不管她们的声线多么接近邓丽君或技巧多么娴熟,但一听就是在模仿。可是当拉姆一开口,我的汗毛就竖起来了。是她!真的是她!她的神态,她的气息,她音符背后的内在气质是无法模仿的。" 零距离接触 北京歌迷认定邓丽君回来了
邓丽君的歌迷赵小姐,日前慕名到北京的邓丽君主题餐厅去看拉姆。她说,拉姆所表现出的成熟和大气令她惊讶,而听她的歌更是难以置信。"她一开口我就惊呆了。这哪里是‘像’?分明就是‘她’!""我也是邓丽君的歌迷,可以说是从骨子里喜欢邓丽君。所以当拉姆一张口,我就惊住了。这声音简直就是邓丽君本人发出来的。"
朗噶拉姆:不要把重点放在轮回转世上
对于她是否是邓丽君的转世,有人相信,有人质疑,甚至在网上争执起来。对此,拉姆有些不以为然。"我觉得大家都喜欢邓丽君,所以我愿意把她的歌唱下去。但是我不希望大家拿这个话题来讨论我,因为这不是重要问题。如果大家觉得我唱得好,支持我,我就会继续努力唱她的歌,一起回忆那个时代。其实(转世)真的不是重要的问题。"
朗噶拉姆在浙江卫视《不能说的秘密》中就观众问她是否刻意模仿曾回答说:"我觉得如果让一个人模仿另一个人,在舞台上可以模仿她,唱歌也可以模仿。但在生活中,包括说话和举止,(如果模仿)就会觉得不舒服。但我就是这样,谁说我像,我很开心。" 感谢大纪元读者支持 希望唱好邓丽君
最后,朗噶拉姆向大纪元读者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全世界华人都很喜欢邓丽君,如果我唱的好,如果你们喜欢,都支持我,我就会继续努力,把她的歌唱下去,因为我也很喜欢邓丽君。大家说我像,我很开心,可以带大家一起回忆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