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书 韦勒克《文学理论》与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两本书的差异?

2018-03-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谢邀,回答的有些晚,抱歉.上面的答主已经把韦勒克讲得很细致了,就不多加赘述了,谈一谈对童庆炳那本的看法吧. 童庆炳版本的<文学理论教程>目的是为了教学,所以里面有很多和稀泥的成分.与韦勒克等人坚定的内部批评和新批评立场不同,这本教程本身是没什么立场的,主要是总结和梳理对文学几大问题(文学起源.文学本质和文学功用等等)的各种说法,试图全面和平衡地介绍一下关于文学的总体概况.虽然如此,但里面还是有很多强加的内容,大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成分的(比如说劳动起源说,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等等).这在童庆炳上一个版

谢邀,回答的有些晚,抱歉。上面的答主已经把韦勒克讲得很细致了,就不多加赘述了,谈一谈对童庆炳那本的看法吧。 童庆炳版本的《文学理论教程》目的是为了教学,所以里面有很多和稀泥的成分。与韦勒克等人坚定的内部批评和新批评立场不同,这本教程本身是没什么立场的,主要是总结和梳理对文学几大问题(文学起源、文学本质和文学功用等等)的各种说法,试图全面和平衡地介绍一下关于文学的总体概况。

虽然如此,但里面还是有很多强加的内容,大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成分的(比如说劳动起源说,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等等)。

这在童庆炳上一个版本中还没有,应该是为了响应“政治正确”什么的吧…… 总而言之,童庆炳版本作为一本教材,本身还是比较全面的(结构),但内容却比较浅比较乱,还不如他编著的那本成人自考版本。

不过相对于姚文放等人的个人化文学理论(他是搞形式主义的,于是里面大部分评价都是形式主义的评论,有偏激倾向),这一本对于理论入门还是比较合适的。

当然,这是在没有接触到西方文论的前提下。一旦更为深入的学习各种精彩纷呈的西方文学理论,这本书就显得单薄无力了。在这方面,韦勒克的《文学理论》显然更加有洞见,有价值。 所以说,一本课本,一本论文集,基本还是没有太多可比性的。

至于韦勒克,我觉得他的内部和外部的批评方法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其实任何一本文学理论著作,从苏格拉底到萨义德,无论是哪一本,都不存在失去适用价值这种事。毕竟,即便我们不认可他的观点,仍然可以从他的观点中找到一个视角或者启发。就像在西方社会如此完备的法律体制下,仍然有时候需要求助于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