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鼎与张学良 张学良与周恩来一见钟情后多次帮助中共红军
周恩来这个人我最佩服了,很佩服他,这个人我佩服,他也佩服我,我们俩也没谈多少,简单说他说,怎么说,他说我,我也拿这个话(说他),他说我反应很快,就说几句话就明白了,用不到哩哩啰啰的说好多事情,这个人可是厉害。
凤凰卫视12月13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张学良:剿共我也不主张剿,剿共也是中国人,咱们打什么呢,共产党我们可以谈嘛。
我说你这样下去,不就等于投降,我意思就这么一句话,你这老头子,我要教训教训你。
郭冠英: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因为东北军不肯剿共,蒋介石来到西安震慑军心,他认为张学良心志不坚,做事缺乏最后五分钟的热度,他说他来西安是置个人死生于度外,他没有想到张学良也是这样,张学良私下见了周恩来,两人达成了逼蒋抗日的共识,张学良曾经对我说他是蒋先生就想摆一个特务在你身边,他就相信戴笠CC这一套,但他就不知道我与共产党的关系。张学良还对中共的长征非常的佩服,他对周恩来说,共同保卫中国。
解说:西安历史之都,渭河历史之河,当汉唐之盛世,中国就是天下,历代的帝王们在此建立了壮丽的宫殿和陵寝,后来紫气东移,黄沙盖地,一切又都埋入了地下。三千年后,一架飞机,张学良在天上看着下面感叹地说,人贵有建树,以重史册,否则如此帝王陵寝还不是黄土一抔。
张学良:西安城是这样的,咱们清朝末年以后啊有几个城,这个西安是一个,浙江这个杭州也是一个,还有三四个呢,就是这个城里头驻着有清军呢,有这旗兵啊,那时候那个旗兵是那个旗的旗,那个时候那个旗兵啊就等于日本的军队镇压一样。西安呢那更有意思,西安它没有石头啊,那个柱子,咱们柱子底下都有石头啊,它那有那个假的石头,你知道用什么做的,用土用泥巴做的,那中国的工程也很有意思,它把一层一层的土。
解说:不过1935年西安还是有石头的,蒋介石。他来到西安,布置剿共的军事,他要投下一颗巨石,阻绝那只剩涓滴的赤流,他与张学良视察了西安,登上了北门城楼,看了这个古都的过去。再来到革命公园,追怀为了新时代而在此牺牲的西安军民。然后他们从咸阳渡渭水,去巡游汉唐的历史古迹。张学良身穿皮大衣,在渡船上留下了这张英姿勃勃的照片。当时他三十五岁,蒋介石五十岁。
张学良:我跟蒋先生争的就是为这个问题,跟蒋,跟“总统”争就是这个事,他是安内攘外,我是攘外安内,我跟蒋先生,蒋先生为这件事他对我(很不高兴),他说你长他人志气,我说我们根本打不过共产党,他问我你什么理由,我说因为它背后有老百姓多数支持它,可是不支持我们,这个问题大了。
解说:张学良本来是要给疲惫的红军补上最后一枪,结果他把枪交到红军手里,认为这股力量为什么不用在抗日上。
张学良:我对我的部下我常常说,我说他们这个所谓万里长征,我说我们都是带兵的人,谁能带,谁能把军队带成这么样,它跟你走,不都带没了,我跟我部下常讨论这问题,我说我们都是带兵的人,假如这个事情是我们能不能这样做到,我们做不到,它怎能做到。
男:两万五千里长征。
张学良:不管怎么样它怎么能做到,我问你们为什么能做到。
解说:在那艰苦的逃亡途中,中国共产党也在反省,为什么他们会濒临绝境,是不是他们的极左革命路线错了。(上世纪)30年代世界的大环境是德、意、日的侵略不断扩张,苏联腹背受敌,必须支持中国的抗日。共产国际提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口号,1935年8月1日王明代表中共在莫斯科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同胞书》,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蒋介石也知道,要抗日就要联苏,要联苏就不能剿共,因此他也愿意与共产党做政治解决,派了陈立夫、张冲与周恩来、潘汉年谈判。但他要共产党输诚,要红军投降,否则就予以消灭。
陈立夫(前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民国二十四年,二十四年九月里面,九月里面呢这个周恩来,周恩来有封信,写给我同我的哥哥两个人,周恩来的亲笔的信,是要我们不要再,不要再剿匪了,他们愿意共同地抗日了,同我们抵抗日本。这个是因为苏联这个第三国际啊,是要共产党要它来投靠我们啦,就这样子我们可以没有顾忌了,我们可以去打日本。
解说:蒋介石认为只要他做成了清一色,苏联只有支持他抗日。但是日本人却不愿意等,日本的财阀,法西斯反共,他们也知道如果要侵略中国,就会激起中国的民族主义,攘外就会压过安内,但日本又不可能放弃侵略,共同防赤成了它侵华驻兵的借口。华北岌岌可危。
白竞凡(张学良秘书高崇民儿媳):就这个消息他知道了以后吧,这是触动他联共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因为他原来总还是想听蒋介石的,蒋介石总说咱们先安内后攘外,你内部后院净起火,咱们怎么去抗日啊,咱们那个,我三个月就能把共产党那个打垮,然后咱们一块去,我跟你一块去抗日,但是他知道了这个蒋介石要搞这个广田三原则,广田三原则第一条就是承认满洲国呀,要日满华合作,你想这个张学良怎么着也不能承认呢。那个那还有一条就是哪有共产党,日本兵就到哪,这不等于它日本要借口到哪就是哪有共产党了吗,这中国就没有主权了。
解说:共产党不肯死,中国却可能亡,张学良则等不下去,他要找活路。他到最繁华的上海去找,也到最荒凉的前线去找,前线先有了消息,红军将被俘的东北军团长高福源放了回来,高福源声泪俱下要求张学良联红抗日。张学良与中共代表李克农就在洛川这间房子内见了面,接着上海的朋友也找到了,中共派刘鼎来到张学良身边做联络工作。1936年4月9日,张学良在延安的这座天主堂里见到了周恩来,孙铭九是张学良的卫队营长。
男:延安会谈是您陪他去的。
孙铭九(张学良卫队营长):对的,因为当时的情况也还是保卫的意思,当时的情况也很秘密的,我们是坐飞机去的。
男:您就是起飞也开,下降也开吗?
张学良:也能开。
男:那您在剿匪的时候被打了一枪啊。
张学良:对,被打过好多枪。后来我跟周恩来见过,他说有一次,他说那就是我,我就问他,是这么个事情,他们军队都多数都穿蓝的衣服,我是看见了,本来我过去的时候还是我们军,回来我就看怎么是蓝的衣服,把那个地方占了,那我们不是投炸弹,我们就拿那个迫击炮弹当炸弹往下投,他开枪打我,挨了好几枪。
男:周恩来在下面?
张学良:在哪?
男:周恩来在下面?
张学良:周恩来他哪是,周恩来是我的敌人,我投炸弹差点把他炸死,后来认识了,他说那天那里头就有我。
解说:张学良与周恩来一见钟情,这次的相亲改变了历史。
张学良:周恩来这个人我最佩服了,很佩服他,这个人我佩服,他也佩服我,我们俩也没谈多少,简单说他说,怎么说,他说我,我也拿这个话(说他),他说我反应很快,就说几句话就明白了,用不到哩哩啰啰的说好多事情,这个人可是厉害。我想共产党成功啊,当然这个谁这个共产党这个谁,我一下说不出来,这个它的首领,毛泽东,那可是周恩来的力量很大,所以周恩来后来也是他们说“四人帮”,周恩来也是屈折而死。
解说:会谈一开始周恩来就说我在沈阳生活两年,张学良则说我们俩同师,都受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教诲。
宁恩承(原东北大学秘书长):周恩来这人年轻时很漂亮,那个时代南开第一个就是张先生那个好的时候,他很重视新剧,新剧,他认为这个戏剧对于这个社会有很大的教育性质,所以他鼓励学生演新剧。那个时候是这样的,男女不同学了,男女不准共同登台了,现在都男女一起都登台,可是戏剧都有女的嘛,所以就得找那个女的,那时候周恩来都是装女角,所以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就常常叫“孙小姐”,就管他叫孙小姐,开玩笑的。周恩来后来以后胡子很大,他年轻很漂亮的,很漂亮很漂亮一个人。
解说:两人达成了“逼蒋抗日”的共识,张学良说你们在外边逼,我在里面劝,一定要把安内攘外的政策扭转过来。
白竞凡:当时张学良跟共产党达成的协议是什么,是“逼蒋抗日”,那个共产党主张是“反蒋抗日”,他一再说服共产党你不要反蒋,他是政府的,他有军权,有政权,有地盘,咱这个力量你说国家不统一怎么能抗日呀,日本那么强大,所以他把共产党说服了。
解说:会谈竟夜,快慰平生,周恩来说张学良“肝胆照人诚抗日之大幸”,最后张学良捧出一本申报大地图送给周恩来说,共同保卫中国。
张学良:我后来剿共时候说我跟介公讲,就是剿共我也不主张剿,我不主张剿,我并不是说同情共产党,不光是,我是剿共,也是中国人,咱们打什么呢,共产党我们可以谈嘛,所以后来谈这是我的主张,坐下来可以谈嘛,不是不能谈的事情,这何必呢。
解说:张学良一生风流,但他对共产党的感情却认真无比。他送了红军大量的军用物资与金钱,当时邓小平罹患副伤寒,聂荣臻把张学良送的一批炼奶罐头给了邓小平,才挽救了他的性命。当年五原誓师,邓小平是冯玉祥的部下,与张学良势不两立,现在两人又患难与共,历史就这样分合激荡。爱到深处无怨尤,当时张学良与中共之间的暗喻电报读起来就像热恋男女的情书,充满着浪漫和激情。
张学良冲昏了头,竟走得比共产党还远,他要反蒋抗日准备和大老板打一架,他要中共派那周胡子跟李瞎子再来与他算个命,他要加入共产党,共产国际不同意。但到了八月间,张学良与中共已经以同志互称了,他用李毅化名致信周恩来,说要以六个月的时间准备大干,双方要互谅互信。
披甲还乡,抗日救国,成了东北军一致的愿望,张学良与杨虎城办了王曲军官训练团,在黄土地上挖个丁字形的土沟,交流学习,砥砺抗日,又成立了抗日同志会的秘密组织。
招募北方来的流亡学生,部队设在西安的东门城上,学兵队有四百多人,成为抗日战场的一股中坚的力量。就在那个抗日呼声高唱入云的西安,有个小孩生了下来,他的祖父台湾人连雅堂厌恶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把这个孙子取名为战,连战的父亲连震东从台湾到东北,随东北军再到西北。
那段西安城下防空洞中躲避日本飞机轰炸的经历,是连战最深刻的记忆。东北大学也迁到了西安,张学良为校碑题字,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自九一八残遭摧残,流离燕市转迁长安,勗尔多士,复我河山。
白山黑水,念兹在兹,抗日是唯一的活路,高崇民编的这本小册子,在东北军中广为流传,但是红军已快没有路可走,虽然东北军、西北军、共产党结成三位一体,准备成立西北国防政府,打通国际路线,取得俄援来抗日,但红军西渡黄河失败,第四方面军损失殆尽,西北地瘠民贫,林稀水缺,军队支持不下去,张学良的掩护也左支右黜。共产党惨到连张学良的钱都借光了,酷日愈盛,求谁愈渴,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白竞凡:而且这个时候啊,红军也动摇了,因为国民党260个团围住了以后的目的呢就想那个消灭红军,消灭一部分,挤走(一部分),就榆林那一个口子全是到大沙漠,你渴也得渴死,饿也得饿死,那头也是死,陕北那么小的地方又穷又养不了兵,所以他就想了他想搞一个新长征计划,第一步到山西,还想到山西,山西站不住脚,到河北,河北站不住脚到河南,河南站不住脚到豫北,豫北站不住脚再回陕南,搞这个新长征计划,这是徐向前的书上写的呀。张学良一看这可不行,这个逼得红军没办法了,要走新长征了。所以他说你们呢,无论如何你不能实行这个计划,你们在陕北你们先熬两个月。
解说:张学良也忍耐不住了,他查抄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救回了被捕的共党学生宋黎等人,几乎要与蒋介石决裂,西安成了一座红城。
杨拯民(杨虎城之子):因为它是个矛盾集中在这个地方,民族的矛盾,阶级的矛盾,都集中在那一块,还有地方和外地的矛盾,中央和这个杂牌的矛盾。
解说:(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第四次来到西安,住进临潼的华清池,摊牌的时间到了。
郭冠英:蒋介石认为共产党虽然是非常地顽强,但已经是困兽之斗,我三十万大军调来西安,必然可以一举歼灭这个心腹大患。如果东北军不想打,那就调开,他想他与张学良那么好,张最后还是会听他的话,但他没有想到他震慑的态度太凶了,结果反而逼反了张学良,使得共产党得以从牢笼中解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