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源徐贤 名重天下的乡贤典范李根源

2017-07-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根源,字印泉,腾冲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和学者.清代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公派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在东京与孙中山.黄兴多有接触,并于

李根源,字印泉,腾冲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和学者。清代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公派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在东京与孙中山、黄兴多有接触,并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l905年)加入同盟会,因而被尊为国民党元老。

宣统元年(公元19D9年)学成归国,后参加过云南重九起义、护国运动、护法战争、反对曹银贿选总统、抗日战争等。历任国会议员、陕西省省长、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理国务总理、云贵监察使等职。解放后,任西南军政、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兼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李根源在军界也功勋显赫,曾授国民党陆军上将衔。

李根源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过较大作用。他在这些事件中表现出的卓异不凡的品格、胆略和才智,使他成为名重天下的云南人。楚图南称他为“有为有守切时望,亦文亦武胜匹俦”的“乡贤典范”,缪云台评价他是“吾滇近代乡先贤中最值得敬佩之一人”。

解决片马问题的前驱

20世纪初,英国公然从缅甸两次以武力入侵我国怒江片马,霸占大片疆土。刚从日本回国不久的李根源被云贵总督李经羲派往片马,处理边防交涉事宜。为了摸清英军情况,李根源带领云南陆军讲武堂的10余名学员装扮成傈僳族,翻越高黎贡山,直抵英军驻地侦察。

当英军得知情况下令缉捕时,他在当地向导的掩护下,昼夜兼程赶回腾冲。此后,李根源提出了处理片马问题的3条对策,并绘制了《滇西兵要界务图》126幅及图说2卷。在这次行动中,他们还在高黎贡山多处摩崖,标明所到之处都是中国神圣领土。

后来,李根源又建议在怒江地区设置“筹办怒俅边务委员”和“怒俅边务局”等机构并被采纳,从而加强了我国政府对滇西北边境的管理。这些活动对滇西防务、滇西抗战及解放后中缅划界都起了重要作用。

片马问题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才得到彻底解决。1906年,中缅两国政府签订《中缅边界条约》,规定将片马、古浪、岗房归还我国。周总理在去芒市和缅总理 签署条约之前,专程到医院看望生病住院的李根源,对他说:“李老,你在清末,为中缅边界问题反对英帝国主义侵占我国领土,出过不少力。现在中缅边界问题即将彻底解决,李老可以放心了!”

创办“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军事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由于培养了一批杰出军事人才而被誉为“西南黄埔”,在我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的朱德、叶剑英都出身于云南讲武堂,这更使它显得格外辉煌。

李根源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主要创办人和优秀领导者。宣统元年(公元190年)他从日本回云南,被委任为讲武堂监督,不久升为总办(校长),全面负责办学事宜。他以“坚忍刻苦”为校训,以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教育学生,暗中发展同盟会员,为革命造就军事骨干,从而使讲武堂成为“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军事学校。

朱德同志1941年曾在延安《解放日报》著文,给予高度评价:“满清政府对于革命力量的压迫是极端残忍的,对于讲武堂的摧残是非常严厉的。李根源先生对于学校的维护起了很大的作用。凭着他的革命热情与灵活的手腕,任劳任怨的精神,这个革命的熔炉才得以保存下来。”

李根源和朱德在讲武堂的师生情谊是现代史上的一段佳话。朱德曾对美国记者韦尔斯说:“我的志愿老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非常高兴。”朱德能够进入讲武堂,李根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李根源对朱德更有很高的期许和热忱的关怀。

从讲武堂,朱德走上他光辉的革命旅程,最后成为威震天下的一代名将和功高德昭的历史伟人。也是从讲武堂,李朱之间的师生情持续了半个世纪。

1965年7月,86岁高龄的李根源病逝于北京,朱德为他主持追悼会,送走了自己的恩师。

叶剑英元帅系讲武堂第12期学员,1917年夏季入学。在这里,他将原名“宜伟”改为“剑英”,正式开始革命生涯。

首倡“云南人的真精神”

李根源在学术文化上也有突出建树。他才华富赡,学养深厚,终身弹精竭虑地从事云南地方文化的整理研究,编撰出版了《永昌府文征》等重要文献。更为可贵的是,他能对云南文化、云南历史所包含的思想价值进行深邃的思考,揭示其内在本质。

“云南人的真精神”就是由他首先提出并加以阐释的。他在抗战三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讲,题目就叫《云南人的真精神》。在演讲中,他回顾了近代以来云南人民在反抗外国侵略与缔造共和运动中的优异表现,指出云南人之所以能在中法战争、重九起义、护国运动、台儿庄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中走在全国前列,原因在于云南人有一种“真精神”。

他把这种精神归结为3个方面,一是追求光明自由,反抗强敌的精神;二是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三是精诚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他号召云南人民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坚持“神圣的抗战”,“使我们的民族自由解放,我们的国家独立生存”。李根源所揭示的这种宝贵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