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自杀前的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了王益、肖建华
王益外传王益属于宋江一路人。一个出身微贱的外省子弟,在京城30余年,靠哥们义气和利用派系的罅隙,编织起自己的权力网络,最后能与太子分庭抗礼,非常不容易。
王益迷上作曲,其秘书华东政法学院毕业(与萧瀚本科同校),被迫自学使用作曲软件,痛苦不堪也。王益作风,基本上属宋江一类,身在衙门,为江湖兄弟做事。 但其投机一面,很像晚明另一人物——吴昌时。大家有兴趣,可以搜一搜吴的事迹,读懂吴,差不多可以读懂王益了。
一位经济学家听过王益的公司治理课程。 “他并不懂得公司治理,可他按照自己早年下海后的一些感想,把公司当成了一种猎取金钱的工具”。 他觉得听王益的课程,获得的不是学理上的清晰化,而是听取了一些“野蛮的个案”,或者一些有争议的手段,“感觉讲课的不是一位副部级官员,而是一位混迹湖的老大。
王益双规不久,某丫主持光华学院一辩论会,一教授问丫最近炒什么股票好,丫大怒,对一企业家同学道:前两年,他起码从我这拿消息挣了上千万,还嫌不足?某企业家问朋友,朋友道:这个教授不识相,某丫已与王分手,就没有基金经理给她进贡消息。
----当日,某丫主持辩论会,晚上的晚会,是芳菲同学主持。王益被控前,鄙人在一酒席上,见一38岁厅级干部大哭,口口声声要为大哥出力,但想不出办法。 此人出身微末,有金融博士学位,因王赏识得以擢升。
我道:“王益的朋友遍湖,有钱有力的不少,但以中之人情,人出事后,能感念旧情,照顾她家属的不多。如果你能做到一二,王就没有白交你。 ”此人遂心定。王益只是副部, 提他到厅级,已经帮到位。 王这个人有很多优点,尤其是热心于提携后进,再就是识才 ----当然是要为他所用。
一个寒门书生,漂流大机关,能得到王益赏识,不能不心存感激。 王益荒唐固荒唐,在官场,不荒唐也难。 但毕竟王益也做了不少好事。 从私人角度,这个人情不失边疆出身的人那种率真。魏东大殓。 很多同道前去,王益等人也在其中。 有记者听到魏东父亲与另几人唠话,道:“今天到场的总身价有5000亿吧?魏东的朋友们,在和博客上说话,多话中有话,外人多不识其意。
其实,那是王益他们向高层集体喊话,希望案件不要查下去。 但不久,王益还是在宁波被双规。《神州颂》全国巡演,是王益权力的巅峰也是他滑落的开始。 巡演到处都有地方,券商,基金捧场,创下中交响乐商演票房之最。 重庆尹首富,还想赞助他去金大厅演出呢。
王用这个行为向海里的人展示了自己的人气,也告诉别人自己是中证券湖的王者。 巡演,几乎是这个地下王者,巡视自己的疆土。好像王益第一次公开演唱,是在***的追悼会上,他带头合唱际歌。王益与太平洋证券上市一事,有司不会查下去。
太平洋事,即是王益转投另一集团的“纳投效”,获益的自然是该集团中人,比如到现在全妇联,原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孟女士。 而追王益的人物,也多有把柄被抓,如查不下去的邬建平案,双方兑个子儿,战端不会再扩大。 处理吗,看一看鲁能事件就明白了。
魏东这个人就私德而言,就是他的对手也说好。涌金系因发达很快,以前的发小个个牛叉,忘乎所以,内斗频频。 魏东带队伍越来越难,于是将高管关进潭柘寺,每人起法名。 但内部斗争如故。后,魏东又拉大家,喝血酒,搞结拜,还是不成。魏去世前,迷藏秘,家里香烟缭绕,如喇嘛庙。
王益在证券圈子的势力,一是他在证券办当副主任时的人脉,当时各地都想拿上市指标,王益靠这个积累地方官员人脉;二是股改过程中,靠政策和信息,指点一众朋友低价购买法人股,全流通后,这些人全成资本市场大鳄级人物。
证券圈子里很多人会怀念王益,就像上海官员圈子很多人怀念***一样。 这种湖大哥式的人物,往往给他们罩着的那些人很多温暖。 这种“罩”,在他们看来很实在,不像“同志般友爱”那样乌托邦,在没有起的法制环境下,只能是湖和黑的,正常的人际关系无法确立,无力的个人,只能托付于此。
上海将不敢担当的干部叫A型干部,敢担当的叫T型干部,一个有肩膀,一个没有肩膀。 很多干部,做坏事好处有份,出事了推出个把小弟,同伙,自身搞得很安全。 以后,官员圈子溜肩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