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籍“昌黎”的李氏兄弟双博士
在民国二十二年版《昌黎县志·人物志》的学绩表中,豁然记有两对兄弟"留学博士",一对是李书华、李书田兄弟,一对是魏树勋、魏树荣兄弟。"法国留学电科博士"、当时"充北平电灯公司副经理"的魏树勋和"法国留学理科博士"魏树荣兄弟后来的情况不明,而被县志记为"法国杜鲁芝大学农学技士,巴黎大学理学硕士,法国国立大学理学博士,教育部总长"的李书田和记为"天津国立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科学士,美国康奈尔工学博士,水利委员会长"的李书田,后来都成了海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李书华和李书田这一对同胞兄弟,是当时属昌黎县管辖的新房子村(在昌黎县城西偏北16.5公里处,为离安山镇很近的大李佃子村南新建的小村)人;新中国成立前夕,兄弟俩均出走海外,尽管新房子村一带在1949年12月已经划入与昌黎县紧邻的卢龙县辖境,但两人在后来的数十年间一直依旧著籍"昌黎"。
李书华,字润章,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人。科举制度废止后,他不再追求科考中第,开始离开家乡,出外求学。1908年,他赴保定考入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直隶高等农业学堂。1912年4月,就在他即将走出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校门之际,有"中国留法第一人"之称的同盟会会员、祖籍为离保定很近的高阳县的李石曾,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支持下,与吴玉章等人在北京建立留法俭学会,倡导和扶持有志青年到法国"苦学"。为此,李石曾等人在北京安定门
▲ 从法国学成回国后的李书华外大方家胡同设立了留法预备学校。李书华受到留法俭学会的感召,决心赴法国"苦学",成了留法预备学校的第一班学员。
1912年11月下旬,李书华与第一批留法俭学生离开祖国,远赴法国留学。到法国后,他先后在巴黎附近的蒙达邑男中学、莫兰中学读书,学习法文;1915年秋天,考入法国南部的图卢兹大学(即《昌黎县志》所载"杜鲁芝大学")。1918年,他在图卢兹大学获得农学技士证书和理学硕士学位,开始主攻物理学;1919年,他转入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从事对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以及了解生物体内发生的有关现象有着重要意义的极化膜渗透性的实验研究,获得成功,于1922年6月获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
从1919年起,李书华就开始担任北京大学驻欧洲通讯员;1922年9月,他从法国学成回国后,应聘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开始致力于物理学的授课和物理实验指导等工作。1925年,他被选为北京大学教授会评议员,复又出任物理系教授会主任(即系主任),成为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
1920年,早在1916年12月就随蔡元培从法国到北京大学任教的李石曾,与蔡元培等人一起,在北京西山碧云寺的法文预备学校的基础上,扩充兴办文、理两科,建立了中法大学西山学院。1924年,又建立了以法国哲学大家孔德之名命名的孔德学院--中法大学社会科学院;同年冬天,中法大学西山学院的理科移到北京地安门外吉祥寺,以法国著名化学家居里之名,易名居里(时译"居礼")学院。
1925年秋天,又移文科于北京城里的北京大学附近的东皇城根39号,以法国著名文学家服尔德之名,改称服尔德学院。1926年1月22日,中法大学得到民国政府正式认可。就在这时,李书华被蔡元培辞去中法大学校长一职后任代理校长的李石曾聘为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院长,兼任居里学院物理学教授;是年春天,时任***中央监察委员、与***等人共同负责***政治委员会北京分会工作的李石曾,在"三一八"惨案爆发后被段祺瑞政府通缉,李书华受李石曾之托,代理中法大学校长一职。1928年6月,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出北京,***中央政治会议决议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北京改为北平;是月下旬,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委派高鲁接收北京原有国立学校,李书华被邀为襄助接收人之一。
同年9月,国民政府会议通过效仿法国大学管理体制的北平大学区组织大纲,决定将北京原有的9所国立大学和天津国立北洋大学一起合并为国立北平大学,由李石曾任校长,李书华任副校长。不久,国民政府又撤销河北省教育厅,把河北省的教育行政划归北平大学管理。之后,李书华又出任了北平大学的代理校长,成为北平大学区的行政主管。1929年夏天,大学区制撤销,李书华开始主要参与北平研究院的院务工作。北平研究院,是与大学区制的北平大学同时筹备、建立的,起初系由北平大学管理的一个研究机构,由李石曾、李书华总其成。1929年7月,大学区制的北平大学撤销,北平研究院正式被确定为地方研究院,由李石曾任院长,李书华任襄理院务的副院长,并兼任出版部部长、理化部部长、物理研究所主任、理化部水利研究会干事等职务。
1930年12月,李书华被调到南京国民政府任教育部政务次长;1931年6月,他出任了教育部部长。李书华在任教育部长期间,顶住种种压力,任命无党派人士梅贻琦为清华大学校长,解决了清华大学拖达一年的校长人选问题。梅贻琦上任后不负众望,励精图治,从而成为中国现代高校史上任职长达31年的著名教育家。在此前后,李书华出任了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和董事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会委员长,当选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被聘为国难议会会员,出任中法大学董事会董事,发起建立中国物理学会,并接连被推选为第一、二届会长。
1932年1月,李书华辞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一职,回到北平研究院继续担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院长,并兼任天然博物院代理院长。1934年,他与雷宝华等为天津《大公报》合编《科学周刊》,先后任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中国代表团教育部代表;1935年9月,任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会评议员;1936年春,出任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中国代表团***。"七七"事变爆发后,李书华为北平研究院的疏散及内迁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1938年8月,他在昆明设立办事处,安排各研究所相继迁入昆明等地。1943年9月,李书华接替叶企孙出任 ▲李书华与其家人的早年留影
与北平研究院同期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开始身兼两个国家级研究院的日常行政事务领导工作。
出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以后,他先后主持修订了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和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制定了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组织规程,操办了动植物研究所分为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和心理学研究所的搬迁事务,并筹备成立了医学研究所,显示了极强的组织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多年间,李书华在从事教学和繁杂的行政事务之余,一直没有放弃理论研究工作,在国内各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科学评论,表达了包括科学史、科学教育、科学与抗战、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精辟见解,为策划和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呐喊、献策。
1945年5月,他在***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同年10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的代表。1946年11月,他赴巴黎出席了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成立大会;会后,他的足迹遍布牛津、剑桥和哈佛、斯坦福、东京大学等一流院校,拜访爱因斯坦、劳润斯等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世界顶尖级科学家进行了接触,极大开阔了自己的科学视野。1947年,李书华被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3月,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7月,李书华离开祖国,抵达巴黎,任职巴黎大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研究所,在巴黎大学及法兰西学院从事"大分子"研究;1951年,他到德国汉堡大学作访问教授,作有关中国语言文字方面的讲演;1952年,他转行美国;1953年3月定居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继续从事"大分子"研究。
后来,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长期从事科学史研究,于1979年7月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89岁。
李书华晚年在海外侨居时,一直心怀故土,思念祖国。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默默度过余生时,不仅以研究和撰写中国科学史来表达他的思念乡土之情,还写出了《碣庐集》和《李书华游记》等自传体的文学著作。《碣庐集》取名"碣庐",怀念的自然是古老而雄奇的碣石山下的故土"昌黎"也。
比李书华小10岁的李书田,字耕砚,出生在"庚子事变"爆发那一年(1900年)的2月10日。
他自幼也树立了科教兴国的思想。据说,李书田是以土木工程科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天津国立北洋大学的;后来,他考取了清华大学官费赴美留学生,于1923年远渡重洋,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研究铁道及水利学,3年后获得了工学博士学位。成为博士后,他也与他的兄长李书华一样,走上了教学和教育行政领导岗位。1927年,他归国到其母校--天津北洋大学任教,1928年出任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华北水利委员会秘书长;1929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行已故总理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在乐亭县沿海修建"北方大港",任命两度留学德国的著名水利专家、建设委员会华北水利委员会主任、陕西蒲城人李仪祉(1882-1936)为北方大港筹备处主任,李书田为筹备处副主任。
当时,李仪祉同时担任导淮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及工务处处长,并承担设计杭州湾新式海塘的任务,工作比较繁重,北方大港筹备处的实际领导工作主要落在了李书田肩上。李书田上任以后,立即组织和带领抽调到筹备处的技术人员冒着酷暑,在乐亭县沿海开始进行建港的勘测工作,很快就提出建港的各方面科学数据,拟定了切实可行的建港方案,建议分三期完成全部工程,建成世界一等海港规模。紧接,他和李仪祉又于同年9月以华北水利委员会的名义组织编印了《北方大港》专刊,详细介绍了勘测结果与可行性较强的建港方案。是年11月,李书田代表国民政府和中国工程学会赴日本首都东京出席万国工业会议及世界动力会议;开会回来,他踌躇满志,决心继续大力推动"北方大港"的筹建工作,然而时隔不久,建设"北方大港"的筹备工作搁浅。
到1930年春天,"中原大战"爆发,陷于内部争权夺势斗争的南京国民政府无意再筹款修建"北方大港"。在这种情况下,李书田不得不回到教育工作岗位,于1930年5月出任了设在唐山的铁道部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在此期间,他先后著有《农田水利出版物之搜集》、《华北水利建设概况》;1931年4月,中国水利工程师学会在南京成立,他被选为副会长。1932年,李书田转任由北洋大学改 ▲李书田为《北洋周刊》题写的刊名
建的国立北洋工学院院长,并兼任天津工商学院(今河北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洋工学院与北平大学工学院和北平师范大学等学校迁至西安,组成西北临时联合大学;1938年秋天,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河南焦作工学院等院校在陕西省西南部的城固筹建西北工学院,李书田出任西北工学院筹委会主任。1939年9月,处在西北工学院筹委会内部纷争旋涡中的李书田,在国民政府委派他出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之际,带领内迁的北洋工学院部分教师及设备到西昌,在西昌创建了西康省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校--设置有农林科、畜牧科、土木工程科、矿冶工程科、机械工程科、化学工程科等专业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开拓了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一带的高等教育事业。1943年3月,李书田作为中国著名的水利专家之一,出任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副委员长,主持编写《中国水利问题》等著作。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李书田出任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院长; 1946年,他回到天津,在恢复原建置与校名的北洋大学任职。天津解放前夕,李书田只身飞往香港;1950年转赴美国,专门从事土木工程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李书田被推选为美国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会长,并在1963年获留美中国工程师学会(现名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成就奖。后来,他又获得美国混凝土研究院颁发的著名的服务奖,并成为这个研究院的终身研究员。从1973年起,他主要致力于创办私立函授大学,在美国教育委员会登记立案,在南达州注册建立了李氏科技研究所(一名李氏科学技术学院)和世界开明大学。
开明大学先后设立文、理、工、管理4个研究生院,设置37个专业,主要以函授和走读方式教学,为学业成绩合格的学生授予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3月28日,李书田在美国拉皮德城去世,终年88岁。当时,开明大学已在1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3个分校,成了在国际上比较知名的学府。一心办学、晚年生活俭朴至极的李书田生前曾多次讲过:"自私是只考虑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我一生追求的就是面向全世界。我要用我毕生的财富,奖励那些优秀的专家、学者,为祖国、为全世界培养高科技人才,发展科技事业,尽绵薄之力。"临终时,他把上百万美元资产捐赠自己创办的李氏科学技术学院和世界开明大学;如今,李书田基金会已经建立多年,设立的专门性国际性科学技术研究奖--"李书田奖",已经颁发给不少优秀的专家、学者。
李书田后来之所以侨居美国,主要是因小女儿李静贞早已在美国安家。1945年由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的李静贞,到美国一两年后就与同样由清华大学赴美留学,已经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化工博士的同学朱汝瑾结成伉俪。1997年10月,李静贞与朱汝瑾的儿子、李书田异常钟爱的外孙--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与另外两名物理学家同获诺贝尔物理奖,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之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五位美籍华人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