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冠中讲座 如何评价柳冠中的讲座《从造物到谋事》?
听过一次柳老师的讲座,柳老师是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对于当前设计行业、制造行业的发展都感到忧心忡忡,希望中国的产品质量、设计服务水平都有本质的提高。
我有几个感悟:
1. 对于设计的定位。以前我对设计的定位总感觉很模糊,不清楚它和技术的关系,也思考过设计是什么,设计能做什么。在这个讲座后,我对设计的理解变得清晰了一些,柳老师指出设计与商业、技术并列,设计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做商业和技术的奴仆,设计应该更多的关注服务、关注人文,而不仅仅是造物,成为商业和技术的工具。
比如汽车的例子,浪费了众多的资源却只是为了汽车可以卖的更多,互联网发展了商业,房地产发展了商业,汽车运用了足够好的技术,但人们的生活并没有改变,环境仍旧污染,道路仍旧拥堵。这个时候,应该设计发声,在商业与技术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追求一种平衡。设计是对这之间形成的矛盾的协调。
2. 什么是设计?设计应该从单纯的造物中走出来,并不仅仅是做一件物品,而是要谋划一件事情,产品的目的也是服务于人,让人更好的去做事情,应该基于用户选择,而非生产选择。造物只是产品很小的一个环节,应当站在更高的角度,从用户、环境出发去考虑用户在做事时遇到的问题。
柳老师认为,如果有别的服务可以让衣服干净,为什么还要买洗衣机?用户买的并非洗衣机本身,而是衣服干净,柳老师也认为如今信息时代的发展,用户都已在终端上交换信息,沙发也变得不再重要,如果只是单纯做家具,永远不会跳出沙发这个圈子。
3. 设计的评价。设计是谋事而非造物,因此,在不同的事情当中,一件产品的评价会有不同,如果在很多人排队的情况下,一个马扎就会比任何一个豪华坐椅更能满足需求。因此,设计的评价应该根据特定的场景,特定的用户做出考量,而不能脱离这些单纯的去评价好坏。
4. 文化的汲取和传递。柳老师指出,对中国文化的汲取应该重意,而不仅仅是提取一个符号那么简单,他举了古代唱戏脸谱、假音的例子,是因为那时没有扩音装置,晚上又比较昏暗,因此,用假音提高音量,用脸谱来使远处的人们更好的分辨人物。
他也不提倡将形式和功能剥离,因为形式和功能是一体的,就像猫、狼、狗,猫是偷袭性的,因此爪子藏在肉里,目标系统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形态。还有古代汉字的奥秘,如听、品、欲望、智慧等的不同释义,扩展了传统文化中对意的理解,而不仅仅是运用一个祥云符号那么表面和肤浅的形式。
对于文化,他鼓励依据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创造新的文化,创造属于21世纪这个时代的文化,例如清代有清代的文化,汉代有汉代的文化,每个时期文化都是在创造,而不只是拿来继承,应该创造符合当下时代特征的文化内含。
5. 对于设计的价值观。柳老师认为如今社会的风气是个糟糕的风气,人们都以多为美,以大为美,以奢为美,都是为了房子、车子、票子,他鼓励在设计中提供更多的分享,而不是占有,这样可以减轻社会资源的压力,不造成资源浪费。他也认为将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共享的社会,对交通工具的共享,对生活物品的共享,他指出美国的二手市场很繁荣,但中国对于二手产品却有着抵触心理。
做品牌,应该做“品”,而不是做“牌”,要注重服务的质量,而不仅仅是一种噱头。
6. 创意的展现。要用动词思考,去加主语,状语,就会展现多种多样的创意表现,如对水的创意,水可分为海、河、瀑布、冰雪雾等。如果以动词思考,加入听、观、戏、饮,形成戏雾、饮雾、听雾等搭配,创意就会源源不断,通过对状语和主语的确定,确定使用者、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则可以扩展出更多的想法和内容。而只用名词思考会使设计思路变窄,变得局限于一点。
7. 我自己的思考。柳老师的讲座站在了一个很高的层面上来分析问题,站在了国家的战略,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经营,强调设计的社会意义和国家发展的意义。但回到我个人的角度,从小的角度出发,我又在思考设计能做什么?能产生什么价值?我认为,设计的价值在企业经营的角度,设计可以让企业可持续性的发展,因为企业通过设计有了自己的产业组合、知识组合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依靠设备来进行单纯的生产,核心上不再依靠外部的专利和技术制约。
从企业经济利益的角度,我认为好的企业提供的服务方式,让顾客更主动的为好的服务消费,而不仅仅是被动的、不得不的去挑选生活必需品,让利润来源更加自主,而非推销式。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柳老师说设计是谋事并非造物,但没有否认造物的重要性,是不能只造物,而不是不造物,因此,对于我来说,设计知识的扩展应该更为系统。不仅要学习基础的造物知识,如色彩、材料、形式、工艺,还要将其和用户处理事情的角度和方式结合进来,事情是目的,在事情的基础上,有根据的选择造物的细节和方式。而谋事的相关知识,我暂时认为应该多读一些与体验、用户行为、用户心理等方面相关的书籍来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