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冠中设计 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设计师要创造新文化

2017-09-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举办的各类综合性设计活动达130余个,遍布北京各处.由于活动太丰富,凭个人之力不可能全部体验.还有些活动因性质不同无法向所有观众开放.比如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北京设计论坛"是一个业内交流.但世界各地的设计大师的主题发言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分论坛中来自意大利.丹麦.英国.日本.中国的设计师们就从"衣食住行用"几个角度阐发各自研究的结果.特别是"住"对于北京乃至中国百姓来说是一个重要话题.被称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

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举办的各类综合性设计活动达130余个,遍布北京各处。由于活动太丰富,凭个人之力不可能全部体验。还有些活动因性质不同无法向所有观众开放。比如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北京设计论坛”是一个业内交流。

但世界各地的设计大师的主题发言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分论坛中来自意大利、丹麦、英国、日本、中国的设计师们就从“衣食住行用”几个角度阐发各自研究的结果。特别是“住”对于北京乃至中国百姓来说是一个重要话题。被称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的清华美院教授柳冠中以《适可而止的“栖息”》为题的演讲既尖锐更带给人们启发和思考——

设计师要有能力创造新文化

柳冠中教授认为: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国民居的设计典范。但是我们要思考四合院现在谁能住?老百姓不能住。四合院是代表当年生活的浓缩:一个家长可能三房姨太太,姑嫂、叔侄在一起,需要四合院来解决家庭的和睦、对外的交流。这是传统的一个载体。大家更知道故宫,故宫是中国皇帝三宫六院、前朝后殿、左舍右主的一个体制的浓缩。但现在四合院、故宫的方式不能解决北京2000万人、世界70亿人口的居住、工作、生活问题。

中国当代设计师要有能力创造一种新文化。要规划人类未来的生活,而不是跟着我们的祖先去生活。也不是简单地照外国发达国家的模式去做。

消费黑洞“灭”掉子孙

市场上的商品、铺天盖地的广告引导人们无休止地消费。柳教授认为这是一种商业的黑洞。

他说去年清华大学办了一个GUCCI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20分钟,我们花了800万,在清华美院不到12个小时就拆掉了——这是现代所谓的商业宣传。中国社会存在一个设计审美的误区: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奢为美。设计师要知道什么是美?怎么教给老百姓、教给大众?也许要追求奢侈,但是也要追求朴素,这是设计师的责任。我们说的是多元化,但现在推出的是一元化。

现代社会追求高消费、追求奢侈,同时存在的是贫富悬殊。富人住的地方跟贫穷的孩子们的生活境地天壤之别。这不仅仅在中国,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现在城市里住的都是这样的状态,到底老百姓要什么?设计师怎么引导?我们不能只是光做一个产品、做一个建筑,我们做设计的不能光拿出东西,要引导它的生活质量。

炫富意味着没品位

柳冠中教授说,现在很多边远的地方还保留了中国人传统的、和谐的家庭、社会交流形式。少数民族其实有非常优秀的对人的生存的思考,就是“栖息”,而不是“住”,要家庭、要沟通,要跟别人和谐相处,要解决衣食住行用,而不是简单的摆排场——但是我们从中学了多少?恐怕只学了一个模式、一个符号。

中国的文字大家都知道,是象形会意的。三个口才能是“品”。一个口只能满足温饱。有了第二个口,就开始摆排场。市场这么丰富,穿的都是名牌,拎着LV包,住着豪华宾馆,这是炫耀财富,不是品位。有第三口,才知道人要和自然和谐,要和大多数人和谐,我们应该适可而止,要约束自己。人类要学会约束自己。

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节约资源,留给子孙。第二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抵制商业社会的消费黑洞和奢侈,培养可持续的消费观,要提倡个人使用,不要提倡个人占有——现在整个都在提倡占有,世界资源没有那么多。第三是提倡人口的素质来培养适可而止的栖息的居住观,继承中国传统的精神——留有余地、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