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吉英的老婆 阎吉英:责任感撑起的铮铮脊梁

2017-1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他是从炼土焦到"三佳焦"蜚声国际的"焦炭大王".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家投资旅游业第一人.他创办的企业是山西省第一家中外合资.第一家出口欧美.第一家通过环保验收.第一家拥有职工医院.职工大学的民营企业;他投资的绵山景区是省内第一家荣膺5A称号的民营景区;他发展的有机硅产业是山西省转型项目的标杆--他的名字叫阎吉英.6月25日,传奇晋商阎吉英先生辞世.绵岳垂首,汾水鸣咽,晋中百姓无不扼腕叹息.人们时常谈起他堂堂相貌.矫健身姿;也对他白手起家.富甲一方津津乐道.但人们更多地敬

他是从炼土焦到“三佳焦”蜚声国际的“焦炭大王”、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家投资旅游业第一人。他创办的企业是山西省第一家中外合资、第一家出口欧美、第一家通过环保验收、第一家拥有职工医院、职工大学的民营企业;他投资的绵山景区是省内第一家荣膺5A称号的民营景区;他发展的有机硅产业是山西省转型项目的标杆……他的名字叫阎吉英。

6月25日,传奇晋商阎吉英先生辞世。绵岳垂首,汾水鸣咽,晋中百姓无不扼腕叹息。人们时常谈起他堂堂相貌、矫健身姿;也对他白手起家、富甲一方津津乐道。但人们更多地敬重他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品格,敬佩他睿智果敢、至诚至信的韬略,怀念他重情重义、乐善好施的事迹。

他从事着与环保天然是冤家的炼焦行业,却被原联合国副秘书长、地球理事会创始人莫里斯·斯特朗盛赞:“你的工作是在为全人类造福。”;他出身寒门,却仗义疏财,20亿元投资绵山,为介休“清明寒食发源地”正名;他没上过几天学,却确立了大道绵山佛道儒三教融和的文化宗旨,传承中华“忠孝”大文化……

这样的对立统一在阎吉英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不断闪现,直教人感慨阎吉英是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又是怎样一步步走来的。但是当我们将这些传奇故事串联起来之后,会发现,阎吉英所考虑的,无他,唯“责任感”而已。

余秋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男人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虽出身贫寒,但寒门中的阎吉英却“位卑不敢忘忧国”,与生俱来的责任感成就了他独特的个人魅力,也让他撑起了新晋商的脊梁。

自强不息的企业责任感让他永远在路上

阎吉英作为山西三佳(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企业前身是三佳煤化厂,创建于1983年,是全省首家民营焦化企业。在那个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才刚刚吹到介休这个县城,在人们提到个体户还有些战战兢兢的时候,阎吉英怀着对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开放的高度信任和满腔热情,借资700元创立了三佳焦化厂,带领着一批靠天吃饭,靠地穿衣的贫困相亲走向致富之路。

在阎吉英这个领头羊的示范作用下,很多人也开始挖沟壑、炼土焦。介休成了不是战场的战场,硝烟遍起,云山雾罩,但一个个“万元户”的诞生让环境的牺牲变得无足轻重。

阎吉英没有墨守陈规,他一直渴望着能够实现焦炭的清洁生产。在不断的翻阅相关资料、查看新闻之后,阎吉英得知在四川萍乡已经研制出炼焦使用的“萍乡炉”的消息,能够减少炼焦废气排放。没有一点犹豫,他立即派遣技术人员学习萍乡炉的建造工艺和生产技术。1985年,来自四川的萍乡炉在介休落户,实现年销售收入384万元。

“当大批焦化厂兴建起来之后,我需要为此承担什么、付出什么?”萍乡炉的成功之后,阎吉英经常这样问自己。“为人要讲道义,只顾企业挣钱,不管群众受害,不要说党性,就连良心也谈不上。”为了改进萍乡炉全敞开排放大的特点,他开始带领企业一班人改进焦炉,自主研发出“倒焰炉”,成为介休炼焦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自主创新的焦炉。标志着三佳煤化厂从一个单一的生产线企业,向生产和技术研发型企业的初步转型。

不断的技术改造使三佳煤化厂生产的焦炭产品质量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成为首家首钢采购产品的民营企业,并获得了“信得过”的免检产品称号。

国内市场所向披靡,晋商胸怀天下的基因在鼓动着阎吉英迈出国门。当时国内的焦炭产品被国际同行称为“垃圾焦”,怀着为国货正名的的责任感,1990年,阎吉英与“英德国际贸易进出口公司”达成协议,成立了中德合资的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再次成为国内首家合资民营企业。

1991年,三佳公司与德国客户签订了每年20万吨、连续10年供货的焦炭出口合同。1992年3月公司出口德国的第一船焦炭登陆欧洲,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诚实守信的商业作风,国际客商满怀肯定的将三佳公司焦炭产品称为“中国三佳焦”。

在1993年德国蒂森钢铁公司和丹麦曼内斯曼钢铁公司,分别为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颁发质量奖杯——这是欧洲商业界对合作伙伴给予的重要奖项之一。而且德国拉普卡夏煤炭有限公司董事长施皮策尔和总经理罗德,在给阎吉英董事长的个人信笺中说:“同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生产厂家相比,中国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生产的焦炭适用范围广,质量上占有优势地位。”

多年来,从德国、法国到日本、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上川流不息的货轮中,总有巨轮运载着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的产品漂洋过海。

但有如奥运精神一般的责任感让阎吉英不断突破自己。在环保炼焦、投资旅游之后,2006年,阎吉英再次踏上转型之路,他将目光投向了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新材料行业,并着力打造“煤——焦——热——电——有机硅单体——硅油硅橡胶及配套深加工项目——多晶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007年1月,阎吉英筹建的山西三佳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工,2010年3月一次性试产成功,填补了山西省硅化工产业的空白。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发布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让人惊叹的是,国家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题设立改革试验区尚属首次,阎吉英又一次走在了政策的前面。

2009年,阎吉英响应中央号召,参与西部大开发,决策到内蒙古开发硅矿和建设硅厂,使集团公司的有机硅产业获取更多的价格话语权和市场份额。这一年,他64岁,拖着病躯、含着药片,在建厂一线执着着企业发展、职工福利,却早把那一个个“第一”称号、富豪排名丢在了大草原上。

造福桑梓的社会责任感让他活在人心中

自古晋商富贾皆有“崇义让,淳宗族,睦邻里亲友,赈贫恤乏,解纷讼,成人之美”的传统。阎吉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仍没有忘记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2003年到2009年,阎吉英曾兼职义安镇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之职。短短6年的任职期间,他主持修订了村民自治章程议案;启动义安小城镇建设工程改造;完成引进汾水灌溉农田工程;同时还拓宽平整了义安村主要街道、翻修义安村委办公大楼、义安中心小学、义安中心幼儿园,至此家乡变田园。

不仅如此,阎吉英像一位老家长一样挑起了全村的生计。在他的主导下,村委为村民发放年人均300元的土地分红、120元的生活用电补助、720—1200元的60岁以上老人生活补助和老党员老干部生活补贴;免除全村卫生费,闭路费、浇地费、机收小麦费等;为录取大学生发放助学金等,凡此善行,不计枚举,有口皆碑。

汶川地震,阎吉英个人捐款150万元,助医助学,修路绿化,保障三无老人生活。1993年,绵山遭了一场大火,介休市政府修复山上的云峰寺,缺乏资金。阎吉英拿出了20万元,成为唯一的捐助企业家,由此与绵山结缘。

如果说,捐资做慈善是一个完善小我的过程的话,阎吉英更多地考虑的是如何成就大我,如何实现在炼焦行业在攫取利润的过程中不以环境为代价,为子孙留下青山绿水。在那个只谈发展、“白猫黑猫”的年代,阎吉英的这种对社会自发的责任感可以说是超越了时代。

有这样一件事,阎吉英在德国考察期间,德国焦化企业提出无偿提供大型机焦炉设备,只需三佳公司承担运费和焦炉拆、装费即可。对于当时相对落后的中国焦化企业来说,这无异于是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阎吉英没有被馅儿饼砸晕,反而开始深入思索背后的原因,这才发现,德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对企业生产污染物排放的管理严格,导致德国大机焦行业陷入了继续生产违反环境保护法,拆掉焦炉和管理废旧设备材料需要巨大费用的两难困境,所以德国人才愿意免费提供焦炉。

这件事对阎吉英触动极大,他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生产、社会的不断发展,环保和国民健康将越来越受重视,作为国家经济、生产、社会建设的一份子,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阎吉英婉拒了德方,并决心研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环保型、清洁型炼焦炉。

1996年,三佳公司成功研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J---96清洁型无回收炼焦技术,并很快投入生产,形成年产120万吨规模。2000年,经过省环保局、省科委、省经贸局、省乡镇局联合调研,在《山西能源与节能》期刊刊载的《山西炼焦工艺及炉型的发展和选择》文章当中,横向对比了多种炉型,并得出结论:“SJ--96清洁型炼焦炉炉体结构合理、基建投资低、生产成本低、焦炭质量好、废气污染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SJ--96清洁型炼焦炉的诞生极大地改善了焦炭行业对环境的污染状况,先进的炼焦技术获得四项国家专利,三佳公司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保先进企业,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环保模范企业、外商投资先进单位、全省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等荣誉。

在介休税收只有8个亿的时候,阎吉英的三佳集团就纳税过亿,从2007年到2010年连续三年雄居介休企业纳税之首,为介休全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谈到这一切的时候,阎吉英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四两拨千斤,云淡风轻。

传承文化的人文责任感让他永留汗青间

介休,因介子推得名。绵山是介子推长眠之地,介休也成为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然而,当年的绵山曾被日军掳掠,后又遭遇大火,绵山盛景不再。阎吉英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痛心不已,在捐资重修云峰寺后,由与政府签订了开发绵山的协议,焦炭大王的“任性”一度不被人理解。20年来,阎吉英在绵山已经投资了20亿元人民币。关于这一笔令人乍舌的投资,阎吉英说:“即使收不回投资,也给介休人民留下一笔精神财富。”

中国文联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曾说:“当他(阎吉英)发现绵山废弃的古庙随处可见,残垣断壁、颓梁倾柱之间居然压着许多珍贵的神佛造像,有的被砸毁,有的埋没在荒草乱石间,于是怜惜之情、抢救之意,随即而生。”而阎吉英也在《绵山中兴记》中如此写道:“恢复发展绵山旅游,旨在传承绵山道德文化,帮助下岗职工、社会剩余劳力就业。”

“渴了喝山泉水、饿了嚼饼子,脚底磨起了泡,膀子晒脱了皮。”山西三佳新能源集团副总经理杜国华回想当年开发绵山时的情景仍动心不已,“50岁的精神头真是让我们年轻人都自叹弗如,董事长是真心喜欢、真心保护,这山的每个景点的传说故事都在他脑子里装着。”

“现在绵山已拥有14大游览区、350余个景点。20亿元的投资主要是用于修复文化遗址和配套旅游设施、绿化以及一些文化活动。”三佳集团总经理王建镇说起绵山优美的山水风光、壮阔的悬崖地势、传统的悬崖建筑的特色资源和传统文化如数家珍。

阎吉英从一而终的高标准建设,让绵山终于荣膺国家级5A景区桂冠。“虽然景区升级了,但从闫总开发绵山那天起到现在一直没变的是,介休人凭身份证免费游览。”三佳集团总经理王建镇眼含泪花:“绵山就是介休人的‘后花园’,这也是闫总的遗愿。”

2008年4月2日至4月15日,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山西省政府主办,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晋中市人民政府、介休市人民政府、绵山风景区承办的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在绵山风景区隆重举行。山西绵山风景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牌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由此介休市也被授牌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绵山当之无愧地荣获“中国十大著名节庆活动”称号。

“寒食清明文化源地”的历史地位终于实至名归,得到了当代中国的举世公认。先贤介子推“忠孝仁信、礼义廉耻、慈俭温良、谨让谦和”的品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美德,阎吉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他最大的功德。

因善而举,必得其益。开发绵山不仅是三佳集团的发展绿色旅游业的成功转型,也让阎吉英从一个农民企业家升华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追求的现代企业家。他开拓了山西煤焦企业转型旅游业的先河,亲身诠释了民营企业转型旅游成功范本。

如果说晋商如票号创始者雷履泰、高介臣、杨济浦等为世人留下了“重商逐利”的固有印象,那阎吉英则代表了新晋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舍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情怀。2015年6月25日,阎吉英70年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但其对人生、对事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必将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