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 品读《哲学修养十五讲》

2017-05-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哲学之难,不在于你掌握它的各种具体的知识,而在于你能不能进入一种真正的哲学思考.为叩开哲学思考的大门我选择了孙正聿老师的<哲学修养十五讲>这本书作为研习的对象.<红楼梦>被认为是一部"把生活的大山推倒,又用艺术的眼光重新构建了起来"的艺术奇葩,而读这本书颇有用哲学的手法重新构筑思考维度的启发,使自己为能够享受到缕缕来自哲学境界的"普照光"欣喜不已.       二.特点此书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留讲课的口吻和交流的互动,现场感浓厚;善于引

哲学之难,不在于你掌握它的各种具体的知识,而在于你能不能进入一种真正的哲学思考。为叩开哲学思考的大门我选择了孙正聿老师的《哲学修养十五讲》这本书作为研习的对象。《红楼梦》被认为是一部"把生活的大山推倒,又用艺术的眼光重新构建了起来"的艺术奇葩,而读这本书颇有用哲学的手法重新构筑思考维度的启发,使自己为能够享受到缕缕来自哲学境界的"普照光"欣喜不已。

       二、特点

此书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留讲课的口吻和交流的互动,现场感浓厚;善于引用例证,启迪发散性思维;点睛之处多采用反问手法,让疑问瞬间烟消云散;章节衔接紧密,详略得当,超然于照本宣科的枯燥与古板。整本书虽然是哲学关怀的高度浓缩,但仍能给人以娓娓道来的风度,如同《和谐拯救危机》中净空老法师带给人们的安静祥和、淡泊高雅。

       三、体系介绍

"一个现代公民,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需要有多方面的修养,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具有时代内涵的哲学修养",开篇前就采用这种"未成曲调先生情"的独特方式阐释了提升哲学修养的重要性,同时重申了这本书的目的所在。开篇则通过对哲学的初步追问展开了对哲学修养的核心问题、哲学修养的内容以及提升哲学修养的方法的探讨,并以此引入对"哲学"本身的追问。

在对哲学本身的追问中,作者使我认识到哲学是一个"爱智"的学问,是一个对"自明性"进行分析的学问,是一种爱智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反思的智慧、创新的智慧,它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同时哲学又是一门反思的学问,它最重要的要求是进行独立思考,要"跟自己较劲",要"跟自己过不去"。只有"撞击理论思维",也就是"跟自己较劲"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达到学习哲学的目的,从而形成真正的哲学修养。

       (一)概述

在这本关于哲学修养的系列讲座中,主要不是对哲学本身的追问,而是以对哲学的追问为前提,它集中地探讨了一些哲学最为关切的"关系"问题:一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二是"生存与生活"的关系,三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四是"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五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六是"历史与文化"的关系,七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八是"标准与选择"的关系。

这些"关系"都是通过对"人"的存在的反思而把握到得,从而真正在哲学的层面上理解哲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

在这个基础上,再展开对"存在"的反思,探讨"思维与存在"、"思想与反思"、"存在与本体"、"本体与表征"、"理念与境界"的关系,从而以哲学所探寻的"存在"的概念为核心,达到对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和"辩证法"的统一的理解。这大概就是《哲学修养十五讲》探讨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内容。下面就将对其理解稍作表述。

        (二)"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科学是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从而形成关于整个世界的科学思想,而哲学是以科学所提供的关于整个世界的思想为对象,形成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理论。哲学是从人出发的,它是从人出发,去反思人同世界的关系。

从人出发去理解人同整个世界的关系,那就包括人同自然的关系、人同社会的关系、人同他人的关系、人同历史的关系、人同自我的关系,哲学是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的。但人和世界并不是孤立的,我们通常在理解"世界观"的时候,是把它解释为"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的观点"。

而一旦我们对世界观做出这样的解释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把人和世界相互割裂开来,认为人类在世界之外去看整个世界,从而我获得了"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三)"生存与生活"的关系

研究人同世界的关系,必须从思考"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入手。人与世界的关系取决于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人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但是,人不是一般的生命的存在,人不是一种生存,人是一种生活。"生活",是人的独特的存在方式,是人同世界发生的真正的"关系"。

我们可以把全部的存在物分为两种,一种叫做无生命的存在,一种叫做生命的存在。对生命的存在我们做进一步的划分,一种叫做作为生存活动的生命存在,这就是动物;还有一种作为生活活动的生命存在,这就是人。人作为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命的存在,不是动物的存在,而是一种生活活动的存在,也就是一种实践的存在,"超越自然"的存在,或者说"超越性"的存在。

人的存在是一种生活活动的存在,而且其遗传具有双重性,是"获得性的遗传"与"遗传性的获得"的统一,即"自然的遗传"与"文化的遗传"的统一。人是历史性的存在,就是"文化"的存在。人的生命活动,不仅是改变生活环境的活动,使自然"人化"的活动,把"人属的世界"变成"属人的世界"的活动,而且是改变人类自身的活动,使自身"文化"的活动,把"属人的世界"变成"文化世界"的活动。

"历史"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人是自身存在的"前提"和"结果"。

马克思说:"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是在这个过程的一定阶段上,人才成为人。但是,一旦人已经存在,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能成为前提。

"在这里,马克思精辟地阐发了人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结果"所构成的"历史"的内涵。简要地分析马克思的论述,会有助于深化对人的"历史"和"发展"的理解,有助于深化对人的"生活活动"和"生活世界"的理解。

       (四)"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在这个意义上,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而整个世界则是人改造和认识的对象,也就是"客体"。所以,人同世界的关系,只有表现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才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去揭示人同世界之间的现实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极为深刻地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

""关系"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因为整个世界就处于普遍的联系和永恒的发展之中,但是,要使"关系"作为"关系"而存在,就必须以"我"的存在为前提,就必须构成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所以,无"我"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动物之间、动物与他物之间的"关系",既不存在作为"我"的"主体",也不存在作为"对象"的"客体",因而"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

人同世界具有"时间"的和"逻辑"的双重的关系。主客关系,是以主体的先在性为前提的逻辑关系。主体和客体,是对人和世界关系的一种反思层面的理论自觉。它是在反思的意义上成立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以主体作为"我"的逻辑在先性为前提的。

我有关于我的自我意识,我才把我同世界之间把握为一种"关系"。而这种关系构成了一种主体客体关系、主客关系。"关系"是以我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我的存在怎么能有"关系"呢?所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以主体的"逻辑的在先"为前提的。

       (五)"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在主体自身的存在当中,一对最基本的矛盾是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把握,以及我们在把握事物当中所构成的各种矛盾,首先都根源于认识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的存在。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使人能够把自己的全部对象都视为矛盾性的存在;或者反过来说,人的全部对象都能够被视为矛盾性的存在,根源于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理解这个问题,对于理解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六)"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主体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它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在把握经验客体的时候,构成了客体的一系列的矛盾,而如果把主体作为一个"大我"来揭示主体自身的矛盾,就形成了"大我"与"小我"的关系的对比。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表现了在主客关系当中的主体自身的矛盾,就是我作为"小我"和我作为"大我"的矛盾。

       (七)"历史与文化"的关系

人是超越性的、创造性的、理想性的存在,人在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把现实的世界变成了人的理性的现实。这就是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的统一关系,也就是理想对现实的否定统一关系。人就是在这种人对世界、理想对现实的否定统一的活动过程中,构成了人自身的具体的、真实的、现实的存在——历史的、文化的存在。

历史和文化,是人的真实的存在方式,是人的真实的生活世界。人类的"历史",是以人类的双重性的遗传实现的。

大家都知道,人类的遗传具有双重性,是"获得性的遗传"与"遗传性的获得"的统一,即"自然的遗传"与"文化的遗传"的统一。人是历史性的存在,就是"文化"的存在。人的生命活动,不仅是改变生活环境的活动,使自然"人化"的活动,把"人属的世界"变成"属人的世界"的活动,而且是改变人类自身的活动,使自身"文化"的活动,把"属人的世界"变成"文化世界"的活动。

       (八)"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孙正聿老师在《超越意识》这本书中写道,"人是世界上最奇异的存在——超越性的存在"。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超越其所是的存在,是一个创造性的存在。这种超越性、创造性的存在,意味着人是一个理想性的存在。

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创造性的、理想性的存在。那么这种人的理想性的存在,它不是空泛的、抽象的一个命题或者判断,它具有丰富的内涵,直接地表现为人类实践活动的超越性。这种实践活动的超越性,它的内涵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超越性。

这种实践活动、精神活动的超越性,具体地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文化活动的超越性,它构成的是一种人自身的生活境界的超越性。这种生活境界的超越性体现出的是一种价值追求的超越性。所以,人的理想性,或者说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是实践活动的超越性、精神活动的超越性、文化活动的超越性、生活境界的超越性和人的价值追求的超越性所构成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九)"标准与选择"的关系

人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动物的生命活动是按照本能而进行的维持生存的生命活动,而人的生命活动却是一种寻求意义的生活活动。所以,人类的自身的发展构成了人类的文明史。由此我们就会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既然人的生活活动是有意义的生命活动,人的历史发展是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那么,究竟什么是有"意义"的?这样,评价"意义"的标准,就成为思考人的生活、历史和发展的核心范畴。

如果进一步思考,我们还会认识到,历史作为人实现自己目的的生活过程,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总是人们自己选择评价意义的标准,从而根据自己的选择而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样,思考人的生活、历史和发展,就引进了一对更为重要的范畴:"标准与选择"。

这些"关系"都是通过对"人"的存在的反思而把握到得,从而真正在哲学的层面上理解哲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在这个基础上,又展开了对"存在"的反思,探讨"思维与存在"、"思想与反思"、"存在与本体"、"本体与表征"、"理念与境界"的关系。

       (十)"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从"反思"的哲学智慧出发,我们就会重新思考全部的哲学问题,也就是真正地在哲学的意义上思考全部哲学问题。首当其冲的,我们就会重新思考大家所"熟知"的"哲学基本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了,我们所讲到的各种关系,就真正地升华为哲学问题了。

人同世界的关系问题,在一个素朴实在论的意义上,是一个经验事实的问题。当我们把哲学的基本问题抽象概括升华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把一个经验事实的问题提升为一个哲学层面的逻辑的问题了,思维同存在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逻辑的意义上,穷尽了人同世界的全部关系。我们往往把人同世界的关系看成它的那种感性的丰富性,而很难去把握到思存关系的逻辑的丰富性。所以人们就很难理解哲学了,通常都是以经验常识去理解哲学,所以比较容易接受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但是很难升华为思维对存在的关系。因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对人同世界关系的一种理论的自觉、哲学的自觉。

       (十一)"思想与反思"的关系。

我们在哲学的意义上所探讨的全部的哲学问题,都是在哲学的"反思"的意义上成立的。反思是人类思想的另一个基本维度。我把我思存关系分解为两个基本的维度:一个就是说,我们通过自己的现实的认识活动,在我们的思想的过程当中,来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从而形成关于世界的各种各样的思想。

而哲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另一种独特的方式,它是以思想自身为对象,反过来思之,而不是构成思想,它不构成关于世界的任何思想,反过来,它却把关于世界的全部的思想作为自己的对象。

       (十二)"存在与本体"的关系

哲学从其产生开始,就试图为人类提供某种关于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最后的根据、尺度和标准,也就是为人类提供某种"安身立命之本"或"最高的支撑点"。这就是哲学的"终极关怀",也就是哲学的"本体论追求"。然而,哲学作为"思想中的时代",它又只能是以时代性的哲学理论去充当这种"安身立命之本"或"最高的支撑点",由此便构成了哲学的追求目标与理论内容的矛盾,并因而深层地决定了哲学自我批判的本性。

通过考察哲学的本体论追求,会使我们更为深切地理解哲学在人类文明中的特殊价值,也会使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哲学的批判本性。

如果我们把抽象的或纯粹的"存在"称作"在",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具有规定性的所有事物都称作"在者"。显然,世界上只存在具有规定性的"在者",而不存在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纯粹的"在"。

然而,人类的思维却不仅仅是抽象事物的各种规定,将事物把握为各种具有规定性的"在者",而且还舍掉事物的各种各样的规定性,寻求一切"在者"的"在"。

由此大家可以初步理解,对"在"的反思性的寻求,就是哲学的本体论;而哲学所寻求的"在",就是所谓的"本体"。必须注意的是,"本体"作为抽象的"在",并不是某种现实的存在物,而只是一种人类思维的指向性。

哲学反思的现实基础是人类自己的社会生活。因此,对哲学所寻求的"本体",对寻求"本体"的哲学本体论,都需要从人类自己的社会生活出发予以解释;或者反过来说,只有从人类自己的社会生活出发,才能合理地解释哲学的"本体"观念和哲学的"本体论"。

       (十三)"本体与表征"的关系

"表征",是哲学显现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的独特方式,而不是与"表述"和"表达"相对待的一种语言职能。这就是说,哲学并不是以某种特殊的语言职能来实现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把握,而是以自己的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使哲学话语系统获得特殊的意义。

更明确地说,哲学总是在"表述"什么或"表达"什么,但这种"表述"或"表达"的意义,却不是对经验事实的陈述或对情感意愿的传递。而对哲学的"科学化"要去或对哲学的"拟文学"理解,从根本上说,就在于"遗忘"了哲学所"表述"或"表达"的意义,而仅仅看到哲学总是在"表述"或"表达"。

可以这样设想:因为哲学家们总要"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那么把哲学"说"的和"写"的汇集起来或梳理起来,是否就是所谓的"哲学"?如果是的话,岂不荒谬?用黑格尔的话说,哲学是"思想中把握到的时代"。

用马克思的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思想对时代的把握,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既不是"表述"时代状况的经验事实,也不是"表达"对时代精神的情感和意愿,而是"表征"人类对时代的生存意义的自我意识。

哲学之不可"消解",或者说哲学的"合法性",在于人类不能"消解"关于自身存在意义的自我意识,在于人类关于自身存在意义的自我意识需要通过哲学的理论"表征"的方式而获得自我理解和自我反思,从而历史地调整和变革人类的生存方式。

       (十四)"理念与境界"的关系

哲学理念就是任何一个哲学家所构建的哲学体系的统一原理。关于这一点,黑格尔有一句名言,他说,哲学理论"作为一个体系,需要有一个原理被提出并且贯串在特殊的东西里面","全部被认识的东西必须作为一种统一性、作为概念的一种有机组织而出现";他还针对人们经常发生误解的哲学的"理念",做出这样的解释:"要这样来理解那个理念,使得多种多样的现实,能被引导到这个作为共相的理念上面,并且通过它而被规定,在这个统一性里面被认识。

"实际上,不仅仅是黑格尔,所有的哲学家,在他所构建的哲学体系当中,都蕴含着一个双向的东西。一方面,它是每个哲学家的全部哲学思想、全部哲学观念、全部哲学观点、全部哲学方法的一种积淀和结晶。另一方面,这种积淀和结晶,往往表现为一个独特的哲学命题,或者独特的哲学范畴,它又构成了特定的哲学体系当中的统一性原理。因此,哲学理念对于哲学家来说,总具有某种程度的简捷性。

这些关系的探讨,以哲学所探寻的"存在"的概念为核心,从而使读者达到对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和"辩证法"的统一的理解。

最后,作者提出:要提升自己的哲学境界,就需要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去引导和规范自己的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从而自觉地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塑造和引导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可以充满自信地说,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自由发展",这并不是一个"解放的神话",而是"解放"的真实内涵、"解放"的现实道路和反观"解放"的人的尺度。

以人类解放为真实内涵的哲学理念,是人们获得哲学智慧、进入哲学境界的"普照光"。

       四、问题思考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传道授业解惑上,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中提及的"一纵"、"二横"的学习方法很值得借鉴和探讨:"一纵"是指,要追问哲学,就要诉诸整个人类的认识史,诉诸哲学的发展史,知道古往今来的哲学家都是怎么理解哲学的。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他说,"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所以,哲学,直接地看,它是对自明性的分析,似乎很简单;但是,它的真正的困难之处在于,它离不开哲学史,它必须以"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去反思"自明性"的东西。

因此,可以说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而哲学史是一种思想性的历史。哲学和哲学史是密不可分的。

"二横"中第一个"横"是指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从哲学与宗教、艺术、科学等等的关系中去追问哲学到底是什么;第二个"横",是当代哲学家对哲学的多姿多彩的理解,从各种哲学观的比较中去理解哲学究竟是什么。要真正理解哲学,就必须在哲学史的这个"纵向"的发展中,在人类把握世界的多种方式的"横向"比较中,在当代哲学给我们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哲学观的"横向"比较中,你才能够理解什么是哲学。

在我看来,孙老师"一纵"、"二横"的方法,为我们提升自己的哲学境界和理论高度指明了道路。但是,要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哲学,更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去理解哲学,把哲学融入到实践中去,将学习和生活的感悟上升为哲学的境界和高度;同时,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哲学的真谛,并用其来指导实践,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哲学,使哲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研究综述

自哲学产生以来,方***的探讨就是该学科研究中的永恒话题,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探究,当前国内外对哲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主要有:

       (一)国内哲学方***研究现状

当代哲学的研究,只有秉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的理念,坚持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才能使哲学的研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促进人类精神生命的提升。国内建构哲学的方***容纳了历史文本研究法、学科交叉研究法、内史与外史结合法、"返本开新"研究法、"非同质化"研究法五个方面。

第一,历史文本研究方法。众所周知,注释"文本"一直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要研究方法。在借鉴西方哲学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哲学,同样无法离开对古代文本的研究分析。

无论是开创"中国哲学"的胡适和冯友兰等前辈学者,还是身居港台,素有近代新儒家代表之称牟宗三、唐君毅等人,无不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对中国古代文本有着广泛的研究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历史文本研究方法的开展必须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深入全面的了解文本。在分析具体范畴前,必须深入了解该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原有内涵,而不应以主观的想象代替严肃的学术考证,否则极有可能劳而无功。

其次,问题意识是历史文本研究过程中的必须具备的素质。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中国哲学的研究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因此以问题为主线收集相关资料既能"呈现"文本的"原貌",又是符合现代学术趋势的有效方法。再次,协调好以上两个方面的关系。提出问题的基础在于真实地理解文本,而这只有通过考据才能实现;通过对文本的考据,则有利于我们了解文本在历史上的流变,为提出问题提供思想背景和文本依据。

第二,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古已有之,上文提到的中国古代文史哲一家就是中国学科交叉的典范。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交叉学科不仅仅是是中国哲学与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等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也是中国哲学内部不同主题之间的交叉。

从宏观方面说,中国哲学由儒释道三教构成,三者既相互独立发展,又相互交叉融合,共同构成中国哲学发展的丰富图景,因此,只有运用三教交叉的研究方法才可能真正地、深入地理解中国哲学。 第三,内史与外史相结合的方法,即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从中国传统学术的发展历程看,文史哲原本就是一家,关系极为密切。中国传统文人大多是兼治文史哲,只是近代以后,中国学术界才出现学科的分化,文史哲三分而立。其次,只有借助于历史和文学的相关资料和研究观点才可能深入理解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一个时代的思想具有一个时代的特点,钻研史料,诠释思想,必须了解史料的时代背景。

第四,"返本开新"研究方法。一直以来,中国哲学似乎总是无法摆脱一个阴影——中国哲学是西方哲学问题的翻版,而且实践证明完全隔离西方哲学的影响而追求纯而又纯的"中国哲学"是根本就行不通的。

因此,"返本开新"就成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即通过不同文化传统的哲学思想观念的比较会通,彰显中国哲学的独特智慧之思,拓展中国哲学的问题域,最终提供可以为当代中国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思想创新远比思想火花来的更为艰难,贯彻中国哲学"返本开新"的方法同样如此。首先,我们要真正了解中国哲学的长处与不足。其次,我们还必须厘清不同哲学传统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学术历程,中西哲学有着各自不同问题域和运思理路,所以比较二者的同异成为会通中西的关键,否则所谓的"会通中西"只能是自说白话。

第五,"非同质化"研究方法。葛兆光在《思想史的写法一中国思想史导论》中指出了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非同质化"研究方法,即哲学史的研究不可能以系统化、脉络化的理论作为研究的前提,哲学史或思想史的开展也许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断裂"式的图景呈现出来。

       (二)国外哲学方***研究现状

      纵观西方哲学史的研究方法,多是围绕史与论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大致可以分别概括为"以论带史"、"就史论史"和"论从史出"。      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用他的 逻辑范畴来整理和概括哲学史的材料,达到了哲学理论和哲学史的统一,堪称"以论带史" 模式的典范。

但是,事实证明,把这种凝固僵化的模式当作惟一正确的方法,不利于哲学史的研究。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西方哲学史领域出现了"就史论史"的范式转换的变化。我国相关哲学史工作者开始批判苏联日丹诺夫提出的哲学史是"唯物论和唯心论两军对阵的历史"的定义,逐步从"以论带史"的模式转向了"就史论史"的模式。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哲学研究者继承老一辈学者的严谨学风,以"就史论史"的态度,忠实于原著,忠实于事实,力图恢复西方哲学的原貌。      "就史论史"模式的一项突出成果是勘定版本,翻译注释,编辑资料,特别注重文字功夫,大致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小学"。

但是,"就史论史"并不是不要理论,更不是没有理论。事实上,史和论的界限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能够严格区分开来。

即使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研究也无形中受到研究者所处的学术环境、理论背景的影响 "就史论史"与"以论带史"的分歧不是根本的分歧,而是程度上的不同。关键的问题不是"哲学史要不要接受哲学理论的影响",而是"理论用何种方式影响哲 学史"。

      最后,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及其论述同样要以史为鉴,从过去认识现在,预知将来 。这种思路与 "论从史出"的西方哲学研究方***是一致的。  

尽管某些西方哲学家并不十分强调建立方***的必要性。如伽达默尔认为,解释学首先是"真理"的问题,其次才是"方法",不应把"方法"置于"真理"之先或之上。但不可否认,哲学不同于"科学",哲学家是从方法上思考哲学问题,这使得哲学无法回避方***的问题。

然而,恰当的方***并不是与学术研究相伴而生的附产品,而是我们主动寻求建立的方法体系,并且会随着新问题的出现而变化。因此,在哲学的研究过程中,成熟且能主动调适的方***不但是学术研究的"力量倍增器",更是使哲学进人新时代并走向未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