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程思 明确发展方向 加快示范工程 实现科学发展(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程思)

2017-10-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经历为期五天的"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教科学发展战略专题研讨班"的学习,收获很大,提高了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从事职业教育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明确了职业"类"教育的改革.发展的方向,提高了策划学院科学发展方法.路径的信心.学习回来后,学院立即组织了学习.贯彻鲁昕副部长"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讲话的专题研讨会,重点依据讲话精神重新审视学院"十二五"事业规划,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一.充分认识职业教育

经历为期五天的"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教科学发展战略专题研讨班"的学习,收获很大,提高了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从事职业教育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明确了职业"类"教育的改革、发展的方向,提高了策划学院科学发展方法、路径的信心。学习回来后,学院立即组织了学习、贯彻鲁昕副部长"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讲话的专题研讨会,重点依据讲话精神重新审视学院"十二五"事业规划,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一、充分认识职业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

1、高职教育面临重大的战略转变、机遇期     

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20年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的重要特点是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以及安徽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高教强省、职教大省等相关战略性文件,这些都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劲,提供了机遇。

2、商科教育面临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上发生了战略性变化,为商科教育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机遇。

3、区域经济发展对我省职业教育提出了人力资源需求

安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过去高校毕业生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状况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国家新的战略部署,促进了安徽经济的跨越式大发展,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就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本地高校的发展创造了大发展的环境。

4、学院社会美誉度高、战略处境优越、竞争力强

经过51年办学、建院7年的积淀和发展,特别是省级示范院校、省文明单位的高票当选和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推荐单位等荣誉,标志着学院已跻身省内高职院校的第一方阵,成为商科特色的一流学院。在同类院校中比较优势明显。

综上,我院"十二五"期间,面临大好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战略举措,对人力资源的结构及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院面临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学院应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切入点,主动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学院的大发展。学院扎实的基础,丰富的内涵,高涨的士气为学院的新一轮腾飞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二、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战略

学院"十二五"期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师生员工对一流院校、打造高质量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事业目标的追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快速发展、特色发展为主线,针对学院在"十二五"期间所处环境,面临的挑战与机会、优势与障碍,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宏观指导,确定学院"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 "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教学,以质量建示范、以特色创品牌"。

具体战略:  实施" 品牌战略 "" 差异化战略 ""国际化战略"

战略总目标为: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通过省级示范院校的建设,努力争创国家示范院校。

具体目标 :

1、基础设施锦上添花。在稳定现有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在学院周边再调整或增加土地100亩,使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完全到位,新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提升学院可持续发展能力;

2、教职员工一专多能。支持教职员工的个人成长规划,通过定向培养,使得教师一专多能,成为专业素质、双师素质、辅导员素质三能合一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3、专业建设接轨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人才质量要求为标准,创建各专业素能本位、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动态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内容、方法、模式等方面全方位的进行课程改革,创建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体系。

4、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积极探索和尝试教育共建的体制机制,扩大校企合作的规模,提高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按照一个专业三个校企合作单位的比例关系,建设120个左右紧密合作型的校企合作单位。

5、实训条件再上台阶。创建大学生"三创"(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基地,改、扩建实训大楼,扩大实训设施专业覆盖面。预计建设面积2万平米、投资2900万元。

6、资讯水平大幅提升。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提升网络品质,拓展服务范围,提高信息流率,实现共享目标。

7、国际合作稳步推进。实施国际化战略,在现有中外教育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办学的规模和范围。巩固发展与韩国各高校的合作关系,开创与英、美、德等发达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合作。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创建在专业、课程等方面的共享机制。

8、服务社会全面展开。努力提升学院、系部、教师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能力,在现有以教学服务为主的服务社会能力的基础上,向以技术服务为主的方向转化,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规模、增加服务收入。

办学定位 :   立足商科建品牌,工商融合创特色

面向现代服务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战略措施

     1、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过程

在"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国家教育总的工作方针指导下,学院"十二五"期间,以"追求卓越,创建一流,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愿景,以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骨干院校为目标,以全面推进示范院校建设为抓手,以"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教学,以质量建示范、以特色创品牌 "为学院的总体发展战略,坚持"立足商科建品牌,工商融合创特色"的办学定位。深入研究"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和谐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实施"素能本位、理实一体"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加强专业建设,以 "校企对接"为路径,不断改善各专业能力结构、课程体系和专业标准,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产学研结合之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实施"品牌、差异化、国际化"战略,保障学院协调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在学院各项工作中以创建品牌为目标,努力提升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倡导改革创新,提高社会美誉度。尤其是在常规管理先进性、规范化,资源管理节约性、集约化,人才管理激励性、人性化等方面做出标杆;实施差异化战略,学院在工作中,一面倡导学习借鉴先进院校的长处和经验,一面鼓励改革创新,创新体制机制,创建工作模式,打造特色的校园文化,打造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院特色,以特色创品牌。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下,吸纳先进的办学理念、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提升学院的国际化水平。通过三大战略的实施,保障学院在质量提升、特色发展、国际交流水平等方面协调发展。

3、创新体制机制,创建办学共建模式

树立系统培养观念,进一步理顺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调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创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以创出新",促使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利用社会资源。完善管理体制,努力办好与中海集团、洲际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海物流信息人才学院、洲际英才培育学院等。

4、以"三能合一"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关键。制定教师队伍中长期培养规划,支持每位教师的成长规划,出台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坚持培养与引进"两手抓",坚持"为我所有"与"为我所用"相结合。坚持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提高",大力推进"名师工程"、"新秀工程"、"双师工程"、辅导员素质工程,表彰"最受同学欢迎的老师"。鼓励教师一专多能,既当老师、又当师傅、同时亦是优秀的辅导员。鼓励教师关爱同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以校企对接为路径,全面展开专业市场化建设

主动跟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诞生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因素,"因变而化",动态的设置、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在建设"素能本位、理实一体"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同时,以创新为理念,以改革为动力,努力探索和创建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对接"为路径,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教学模式,重新规划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人才的要求为出发点,重新审视课程的质量标准和教学的方法、内容,实施课程的全方位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

6、以素能目标为核心,构建适应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评价、保障体系

在示范院校建设的新平台上,"循规立矩",确立教育教学新目标,确定常规管理新规范;改革考试、评价模式,建立以素质为目标、以能力为核心的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质量评价标准,探索"以赛代考、考赛合一",理论 实践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质量反馈、分析评价的信息系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7、创建"三创"人才孵化基地,培养学生"三创"能力

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学院决定利用老区改造的机会,投资2900万元,创建面积为20000平米的大学生"三创"人才(创意、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基地面向市场,利用校企合作的机制,实施企业化管理,吸引新兴、创新"产品"入基地,鼓励、帮助大学生创业。

8、建设现代化网络中心,提升教育教学数字化程度

学院将投资创建数字化校园,提高学院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综合管理、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程度。创建以网络平台、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数字文献中心建设及其功能开发为重点,全面提升校园信息在收集、处理、整合、存储、制作、传输和应用等环节上的能力,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创建校园数字化、虚拟教育信息化的环境。

9、以提供技术服务为重点,全方位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培养输送优质的急需人才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学院多样化社会服务功能,增强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院服务社会的贡献度。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挂职,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继续发挥中职师资培训基地的功能,提高对中职师资的培训质量;以职业资格、技能鉴定为主要内容,为企业员工和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远程教育,为在职终身学习提供便利,为创建学习型社会做贡献。

10、"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创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氛围,强调学院各项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目的性,努力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成长提供满意的条件和环境。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坚持把促进学院发展与促进师生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学院发展与师生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