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老师熙洽其人
熙洽,一位大清帝国的忠臣。辛亥革命后,愤懑于清王朝的覆没,熙洽放言曰:“为恢复清廷的统治,就是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为达此目的,熙洽绞尽脑汁,四处奔走,终于找到了一条他自认为是前途无限美好的锦囊妙计——投靠日本军国主义,借以恢复大清统治。他身体力行,成为伪满洲国的重要缔造者之一,也使自己由忠于满清王朝的极端民族主义者转变为背弃民族大义出卖国家利益的汉奸,为历史所唾弃。
熙洽,字格民,光绪十年(1884年)生于盛京(沈阳),满族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他是努尔哈赤之弟穆尔哈齐第十子奉恩辅国恪僖公喇世塔的后人,其祖名英瑞,曾任盛京总族长(管理未入关之爱新觉罗家族的最高负责人)。其父任盛京工部主事。因其伯父赫龄23岁病殁,无后,遂过继给其伯父为嗣。熙洽自幼在皇家子弟学校作官学生。由于熙洽有天皇贵胄的家庭背景,又从小受到忠君报国的思想教育,遂以“报效大清”为己任,立志弃文学武,于是赴日本就读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于1911年毕业。民国初年任黑龙江监军公署参谋,黑龙江省军马牧养场场长。后经介绍到广东***公署任咨议数年。
1919年初,张作霖在沈阳开办东北讲武堂,特请回熙洽,聘为第一任教务长。其时正值张学良亦入学读书,熙洽遂成为张学良的老师。张学良将军的回忆文章中有一段与熙洽有关的文字:“我爸爸让我进讲武堂念书,当时,在讲武堂学习的那些人大多数都是行伍出身,大字识不了几个。我头一个月就考了个第一,第二个月又考了个第一,期末还是第一。这就轰动了整个讲武堂,人家都说我与熙洽有勾结,事先得到了试题。有一天,熙洽突然走进讲堂,说要重考,并要求把桌子、座位都调动了,然后出了四道题,结果这四道题全场就我一个人全答出来了。于是熙洽当场向大家宣布:‘他不会作弊的,你们看这些卷子,惟有他的卷子是百分之百正确的。’我是学炮科的,熙洽出的是步、骑、炮、空四类题。这时大家的气才算平了。熙洽治学还是很严格的。”
由于熙洽治学有方,更得到了张作霖的信任和尊重,不久改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参谋处长、蒙藏经略使署军务处长、东北军第十旅旅长、吉林军务训练总监、吉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成为吉林军政首脑张作相手下的第一人。
1931年9月,张作相因奔父丧回锦州,遂将吉林省的军政大权全权委托熙洽掌管。当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沈阳。并由南向北长驱直进,进攻长春。当时吉林省府设在吉林市,熙洽不顾各界爱国人士的反对和抗议,派出代表到长春迎接日军。省府委员诚允反对熙洽投敌,去宾州另行组织新的省政府,声明抗日到底。在熙洽的支持下,日军未费一枪一弹,轻而易举地进驻了长春,并肆无忌惮地把势力扩张到整个吉林省。熙洽与日军合谋,组建了军政合一的吉林***官公署,自任长官。然后立即发表通电,声明与南京政府和张学良政权脱离关系,宣告吉林省独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在日本扶持下的省级傀儡政权。
熙洽为什么如此迫不及待地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为了自己能当上个傀儡***吗?答案是否定的,熙洽有着更深层次的更远大的目标——恢复大清帝国的统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帝王统绪,全中国人民无不拍手称快,都说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是在具有天皇贵胄血统且树立了牢固的忠君报国思想的熙洽来说,恰恰是一件天大的坏事,因为就是这个辛亥革命,把熙洽自幼就在脑海中编织的一切美丽的幻梦打得粉碎。痛定思痛,熙洽一边积蓄力量,隐忍不发;一边绞尽脑汁,窥测方向,以求一逞。“九一八”给东北乃至全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熙洽却从中看到了无尽的希望:日寇入侵,中国大乱,正是清朝复辟的大好时机。熙洽急不可耐地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就是希望能够借助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在中国恢复大清的统治。于是熙洽派了专使到天津向溥仪游说,力劝溥仪潜回东北,建立满洲国,借助日本人的势力恢复大清皇朝的统治,他在给溥仪的信中这样说:“期待二十多年的机会终于来了。”并送10万大洋给溥仪以表忠心。熙洽的所作所为不仅迎合了溥仪及其身边一些亲日派、复辟派的心理,也给了他们以极大的鼓舞。熙洽遂成为伪满洲国建国的一大功臣。他满心以为自己能够当上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然而却没有被溥仪特别是未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看好,未能如愿,内心不满时有流露。
还有一事也许尚值一提。熙洽派去天津游说溥仪的特使叫张燕卿,时任吉林熙洽政权的实业厅长,清末军机大臣张之洞的第十子,毕业于日本学院,是当时留日学生中的佼佼者,相貌出众,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伪满成立后特任为实业部总长,后又升为大臣,也是个地地道道的投机分子大汉奸。
1934年,熙洽作为伪满特使到日本,向日本军政两界要人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庞大的建军计划,他请求日本协助组织训练一支30万人的满洲国军。编成后,先攻占北京作为首都,占领黄河以北几省作根据地,再训练50万军队,伺机打倒蒋介石政权,夺取南京,跨过长江,进而统一全中国,建立一个大满洲国,恢复大清王朝的版图。与日本的关系则名为两国,实为一体。日本可以在中国全境发展经济,开发矿业,建设工厂、企业,全面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熙洽预计用20年的时间,中日两国均能富强起来,成为亚洲之盟主,进而称霸世界。与虎谋皮,焉有成者!熙洽的“理想”不可谓不宏大矣,他把日本帝国主义当成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是大清王朝的救世主。岂不知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野心是要吞并中国,独霸亚洲。扶植伪满洲国,不过是想支解中国,好一口一口吞掉。在日本人的眼中,满洲国不过是个等而下之的小小傀儡,怎么能允许你熙洽来封日本作满洲国的“一字并肩王”呢?熙洽的“理想”正好触犯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禁忌,但是满洲国还是有利用价值的,所以日方以“时机尚不成熟”为理由,婉转地否定了熙洽的建议。熙洽因此大为光火,对日本十分不满。
1932年3月1日,伪满政权建立后,熙洽出任财政总长兼吉林***。1934年专任财政部大臣,1936年溥仪称帝后,转任宫内府大臣,成为溥仪身边可以依靠的重臣。
熙洽为人刚愎自用、桀獒不驯,待部下甚为严厉,在吉林独揽大权,说一不二,稍有违背,便暴跳如雷,大发脾气。对中国人如此,即使对日本人也常常颐指气使,一般日本人也惧他三分。熙洽在伪满虽身居高官,但大政皆出于日本,连溥仪也无可奈何,何况熙洽?傀儡汉奸的滋味是极难受的,又无实事可做,所以除了醇酒妇人而外,只好在家以赌博消遣时光。
1945年,美国向广岛、长琦投放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溥仪在日本的安排下逃到吉林通化大栗子沟。不久日本天皇颁布了投降诏书。与此同时,伪满洲国最后一任总务长官(伪满政权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日本政府的全权大使)武部六藏由长春乘专机到大栗子沟向溥仪通报情况,让溥仪也发布了所谓的退位诏书。在溥仪宣读了退位诏书之后,一个个与会的伪满大臣都垂头丧气,不置一词,惟有熙洽突然放声狂笑,直至最后一任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臧式毅用胳臂触他时,才戛然止住。这难道不是一种无奈之后,精神彻底崩溃时复杂的心态大发泄吗?
熙洽的命运当然与溥仪一样,成了苏联红军的俘虏,被押往伯力战俘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批战俘被引渡回中国。1950年,熙洽病死于哈尔滨狱中,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终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