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迭什战役-埃及与赫梯的碰撞

2017-06-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穆尔西里二世(亦译作穆瓦塔努,穆瓦塔尔,穆瓦塔里什,穆瓦塔鲁,瓦塔利斯二世,前1330年-前1295年或前1322年-前1285年,?公元前1315-前1295年在位),新王国时期的赫梯国王.在其父亲苏皮卢利乌马斯一世和兄长阿尔努万二世(前1330年或前1323年-前1322年)接连死于瘟疫后继承王位,而此时在埃及也出现了古埃及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法老,一位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设者-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前1237年在位).这时的

穆尔西里二世(亦译作穆瓦塔努,穆瓦塔尔,穆瓦塔里什,穆瓦塔鲁,瓦塔利斯二世,前1330年-前1295年或前1322年-前1285年,?公元前1315-前1295年在位),新王国时期的赫梯国王。在其父亲苏皮卢利乌马斯一世和兄长阿尔努万二世(前1330年或前1323年-前1322年)接连死于瘟疫后继承王位,而此时在埃及也出现了古埃及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法老,一位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设者-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前1237年在位)。

这时的赫梯正处于其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雄心勃勃、如日中天,埃及也摆脱了埃赫塔吞宗教改革带来的混乱,进入了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

拉美西斯率领的埃及人与赫梯族人之间的冲突起因是对叙利亚的绝对控制权。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卡迭石之战(卡捷什之战,卡叠什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为了同赫梯进行战争,拉美西斯二世进行了很多准备:他在三角洲东部营建了新都培尔-拉美西斯;他还组建了四个军团,招募了不少雇佣军,兵力合计3万多人。穆尔西里二世也为同埃及争霸而将赫梯首都从哈图斯城迁到了靠近叙利亚的小亚南部城市达塔什。当时站在赫梯一边的还有叙利亚地区的若干公国,如纳哈林、阿尔瓦德、卡赫美什、科迪、卡迭什、努格什、乌伽里特和阿勒坡等。形势对埃及十分严峻。

拉美西斯二世计划先占领叙利亚巴勒斯坦的沿海地区,以取得立脚点和打通海上交通线,便于从海上与埃及本部取得联系。为此,在其执政的第4年,进行了一次预备性远征。这次远征的结果是占领了腓尼基沿岸,到达了今之贝鲁特。

位于奥伦特河(卡迭石以南10公里)上游西岸的卡迭石,位于今泰勒奈比曼德,位于叙利亚霍姆斯城附近。河水湍急,峭壁耸立,地势险要,交通十分方便,几乎所有的商路都在这里交叉,是联结南北叙利亚的咽喉要道,也是赫梯军队的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自公元前十四世纪初起为赫梯王国的首都。穆尔西里二世选择卡迭石作为会师的地点不是没有理由的。除了交通条件外,卡迭石的地形也相当优越。整个城池位于一座***上面,一旦赫梯军队驻扎在这里,不仅可以居高临下,控制河谷,而且可以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很便利地观察敌军动态。

而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力图在早期所征服的地区确立埃及的统治权,也试图首先攻克卡迭石,控制北进的咽喉,尔后再向北推进,恢复对整个叙利亚的统治。

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率领了3500辆战车和近4万战士于公元前1312年春(有说为前1275年4月末,公元前1298年4月底)从自己设在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军事要塞萨鲁出发,开始远征赫梯人占领的叙利亚。埃及部队分4个独立支队(均按神的名字命名,即太阳神支队、拉神支队、普塔赫神支队和苏泰赫神支队)从巴勒斯坦出发,经过13昼夜的行军到达卡迭石地区。

就在埃及举兵北上之际,一场紧锣密鼓的备战活动也在赫梯全面展开。拉美西斯二世还未启程,赫梯即从派往埃及的间谍那里获悉了埃及即将出兵远征的秘密情报。赫梯王穆尔西里二世召开王室会议,制定了以卡迭石为中心,扼守要点,以逸待劳,诱敌深入,粉碎埃军北进企图的作战计划。为此,赫梯集结了包括2500-3500辆双马战车(每辆战车配备驭手1人,士兵2人)在内的2万余人的兵力,隐蔽配置于卡迭石城堡内外,拟诱敌进入伏击圈后,将其一举歼灭。

在靠近奥龙特河的地方,法老的军队抓获了两名自称是赫梯族逃兵实为赫梯细作的贝督英人(贝都因人),他们说有重要情报要通报给埃及人。这两人被带到了拉美西斯面前并向他交代说,穆尔西里二世的部队距离此地很远,法老可以轻而易举地攻下城池。拉美西斯此时已视卡迭石如囊中之物,未等大部队集结完毕即独自率领阿蒙支队(“太阳神”)冲向靠近卡迭石西北的平原地带并在此宿营。第二支队(“拉神”)渡河后尚在行军,其他支队仍在半渡之中。各支队间失去联系。

拉美西斯二世率军在卡迭石附近高地驻宿一夜后,于次日清晨指挥主力部队向卡迭石进击,意欲在黄昏之前攻下该堡。拉美西斯二世率阿蒙军团冲锋在前,拉军团、普塔军团居后跟进,塞特军团由于行动迟缓,尚滞留在阿穆路地区,一时难以到达战场。当阿蒙军团进至卡迭石以南8英里的萨布吐纳渡口时,截获两名赫梯军队的“逃亡者”,这两名实为赫梯密探的贝都因游牧人谎报赫梯军主力尚远在卡迭石以北百里之外的哈尔帕,并佯称卡迭石守军士气低落,力量薄弱,畏惧埃及军,特别是叙利亚王侯久有归顺埃及之意。拉美西斯二世信以为真,立即指挥阿蒙军团从萨布吐纳渡口跨过奥伦特河,孤军深入,直抵卡迭石城下。穆尔西里二世闻讯迅即将赫梯军主力秘密转移至奥伦特河东岸,构成包围圈,将埃及军团团围住。

拉美西斯二世又重新审问贝都因人,经过严刑拷打,这两位间谍供出,赫梯国王穆尔西里二世早已先于拉美西斯所率埃及军队抵达卡迭什城。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陷进了敌人的包围圈,立即派急使催促拉军团和普塔军团紧急来援。但此时为时已晚。躲在城堡内的赫梯族人突然发起进攻,措手不及的法老军队溃不成军,四下逃窜,只有拉美西斯带领贴身侍卫奋力抵挡赫梯族人的进攻。当拉军团到达卡迭石以南的丛林时,早已设伏于此的赫梯战车出其不意地攻其侧翼,“拉神”军团损失惨重。接着,赫梯军队以2500辆战车向埃及军阿蒙“太阳神”军团发起猛烈攻击,埃及军士兵一触即溃,四散逃命,陷入重围之中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侍卫的掩护下;左突右挡,奋力抵抗、并祈求阿蒙神的庇佑,还将护身的战狮放出来“保驾”。这时,有两个情况救了拉美西斯二世的命。一是赫梯军队没有集中精力去攻击拉美西斯二世(可能,他们还不知道拉美西斯二世就在那里),而是忙于抢劫埃及军队的财物;二是埃及的援军普塔赫军团和曾被打散后又集合起来的拉军团的一部分士兵赶到了。于是埃及军队重整旗鼓,打败了赫梯的战车兵,使拉美西斯二世化险为夷。

赶到战场的阿穆路“普塔赫神”支队决定了战斗的结局。它以严整的战斗队形(呈三线配置:一线位战车并有轻步兵掩护;二线为步兵;三线为步兵和战车各半)攻击对方翼侧。把拉美西斯二世从危局中解救了出来。埃及军连续发动6次冲锋,将大量赫军战车赶入河中。赫梯王也增派战车投入战场,猛冲埃及中军,并令8000名要塞守军短促出击,予以配合,战斗十分激烈。黄昏时分,埃及普塔军团(普塔赫神支队)先头部队赶到,加入战斗。入夜,赫梯军退守要塞,战斗结束,双方势均力敌,胜负未分。而实际上准确地说,是拉美西斯逃脱了一次惨败,当他在战场上陷入困境时,没有士兵冲上前去为他护驾,只得求助于他的护狮,他的军团很不容易才抵挡住了赫梯军的冲击。

次日,双方再次开战。穆尔西里二世也投入步兵和战车,猛冲埃及中军,并令要塞守军8000人出击配合,战斗十分激烈,但各方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鉴于埃及军队已经齐集,而且塞特军团还未参加战斗,穆尔西里二世于次日同意双方暂时休战,虽然他还有8,000名步兵根本没有投入战斗。这之后,拉美西斯二世立即向南撤退,返回埃及。把直到大马士革之间的广大地区留给了赫梯人。

卡迭石战役中双方损失惨重,无力再战。而且,双方都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亚述对赫梯和埃及的威胁,以及两国内部的困难等。所以,卡迭石战役实际上也标志了埃及同赫梯之间争霸战争的基本结束。

弗朗克齐米诺说:“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完全如此。穆尔西里二世虽说失去了许多辆重型战车(与埃及人的战车相比,数量更多但也更难操纵),但他的士兵几乎毫发未损。但对拉美西斯来说,赫梯族人的突袭使他至少损失了一个支队。”战事是的结果是一次平局,这迫使拉美西斯放弃攻取卡迭石的打算。但是,他借助自己的宣传把这次几乎要葬送其前程的征战变成了在一位伟大领袖领导下的英雄壮举。

在卡迭石之战中,究竟胜利属于谁的问题,说法不一。埃及的铭文中说胜利属于拉美西斯二世,卡迭石平原上满是赫梯人的尸体。赫梯的铭文则说,这个战役是埃及的巨大失败。尽管在卡尔那克、阿比多斯和阿布?西姆别尔的神庙的墙上,宫廷诗人和画家吹嘘这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胜利,但实际上,穆尔西里二世巩固了自己在叙利亚的地位。他把亲埃及的本特西纳从阿穆路的王位上拉下来,还和哈尔帕的里米萨尔马鉴订了条约。不过,不管谁应称为胜利者,双方的损失都是巨大的,这次战役并没有最终解决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归属问题。

在卡迭石战役之后,埃及和赫梯又进行了16年战争。不过,赫梯人一般不在开阔地带和埃及人作战,而是凭借散布在叙利亚境内的城堡固守。埃及人由于多次的暴行,在这一地区不得人心,多次激起反埃及的起义。这一因素对于赫梯人说来则是有利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多次远征,虽然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只是使埃及在叙利亚占领的地区比谢提一世时稍微向北推进了一点,基本上还是在叙利亚南部,并没有达到图特摩斯三世曾经到过的疆界。

公元前1296年(有说公元前1283年,公元前1259年),埃及和赫梯订立了和约。和约的产生过程大体是:继承自己兄长穆尔西里二世王位的赫梯国王哈杜西利三世(亦书哈图什尔,哈图舒尔三世,哈图西利斯三世,哈图西里三世,有说约前1265~前1240年在位,?前1275年-前1245年或前1266年-前1236年)向埃及提出缔结和约的要求,并派出使者向拉美西斯二世递交了一份铸在银板上的和约草案。拉美西斯二世同意缔和,并在赫梯的和约草案的基础上拟定了自己的和约草案,送给赫梯国王。条约全文以象形文字被铭刻在埃及卡纳克神庙和位于底比斯的拉美西斯神庙的墙壁上。它是译自原稿的副本,原稿可能是用赫梯语和当时国际通用的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在埃及的卡尔那克神庙以及其他地方神庙的墙上刻有该条约的条文,也发现了用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书写在泥版上的条约文本。这是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最早一份和平条约。

和约的缔结,结束了两个奴隶占有制国家的长期争霸战争。

该条约的最主要的条款是:相互保证按条约确定的疆界的不可侵犯;在遭到第三国的侵犯或发生人民起义的时候,相互提供军事援助;将来自对方的逃亡者交还原主。按照这个和约,包括阿穆路国在内的叙利亚的大部归赫梯所有,只是在地中海沿岸,埃及占领的地区向北推进了一点。为了巩固埃及和赫梯的同盟,拉美西斯二世娶了哈杜西利三世的女儿为妻。

从埃及和赫梯缔结的和约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个奴隶占有制国家又争夺又勾结的本质。条文中说,要使两国永远不再相互敌视,永远和睦相处。实际上,无论是埃及法老,还是赫梯国王,都是为内外形势所迫而不得不如此。

和约签订了,拉美西斯二世将其看作是自己的胜利,这不无理由。因为是赫梯人首先建议签订和约。赫梯国家内部矛盾重重,王位继承的争夺十分激烈,人民起义时有发生,因此赫梯国王迫切需要同埃及保持和平,结成盟友。

对于埃及说来,同样是需要和平,需要结束与赫梯的战争。年年征战,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阶级矛盾的加剧,农民破产者日多,兵源减少而引起的使用雇佣兵越来越多等等情况,使得再长期继续进行战争困难重重。拉美西斯二世不可能不了解这种形势。因此,当赫梯国王提议缔结和约后,他便同意了。

赫梯与埃及的战争及最后合约的签订在世界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个不同地区的强国(埃及在北非,赫梯在小亚细亚)为了争夺彼此国境外的一个重要地区的霸权和划分势力范围而长期进行的战争与交涉。同时,周围其他大国如米坦尼、亚述、巴比伦尼亚也在不同程度上先后卷入这场复杂的军事外交斗争中。这也标志着在公元前2000年代后半期,东地中海一带的各文明古国之间的关系已经日益密切,开始打破孤立、闭塞、隔绝的状态,逐渐有机地连接起来。

公元前1296年的和约签订之后,埃及和赫梯确实再也没有交战。不过,在和约签订之后不久,这两个一度称雄的国家,都是国力日衰,再也不能到处显示武力。

值得一提的是西亚地区骑马的习俗,约始见于公元前1300年前后,在赫梯人与埃及人大战于前亚地区的时候,赫梯军队中便已出现了骑兵。赫梯人当是西亚地区最早掌握骑马术的民族。也可以说是古代世界中最早掌握骑马术,流行骑马习俗的民族。

西亚地区除用驴拉车外,也有用驴直接驮物的习惯。此外,在某些地区则发展出骑驴的习俗。如从出土的腓尼基工艺品图案中可以看到腓尼基人骑驴习俗的盛况。古犹太人也流行骑驴习俗或用驴驮运货物之俗,并流行女人骑驴的习惯。

骑乘骆驼之俗在西亚青铜器时代虽不多见,但也有流行。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前后,西亚有名的航海、贸易民族腓尼基人,曾从其殖民地中将骆驼带进西亚地区,使该地区开始出现骑乘骆驼的习俗。从而为后来阿拉伯地区广泛利用骆驼的风俗盛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