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比利·林恩》对观众意味逼真,却能“逼死”演员
李安导演把本·方登小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改拍成了同名电影。我的朋友披星戴月跑到电影院排队,买了120帧比利·林恩的电影票。我问他:观影效果如何?他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皮肤真好。
一部3D、4K、120fps的电影意味着什么?对观众来说,意味逼真。对演员来说,意味着逼死个人。
电影的基本原理就像一本儿快速翻动的小人书。3D代表着拍摄呈现出的视觉纬度,4K是指每帧图像的分辨率。影院的4K标准是4096×2160,长边像素高于4000,所以简称4K。不过电视机的4K标准并不统一,有时候3000多的也能凑合说是4K。总之像素越高,看着越清楚。
至于史无前例的120fps,是指每秒拍摄和播放的帧数达到每秒120帧。长久以来电影的帧数是24fps。5倍的速率意味着画面更流畅,真实,看起来甚至会觉得亮度更高。
李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每秒60帧的速度就足以让传统电影拍摄时伪装手段一览无余,比如虚假的布景和演员脸上的化妆品。而他们之所以选择120帧,除了是为了实现电影拍摄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也是因为一道数学题:120可以被24整除,但60不行。因为无论是用高端的60fps 还是用更高端的120fps拍,放映的时候大部分影院也只有最普通的24fps设备。这就意味着必须转制式。60不能直接被24整除,导致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金钱修改 。
但120fps的效果真实得可怕。24fps镜头下炉火纯青的演技,在120fps下可能就会变得浮夸和肤浅。另外,李安说的他面试演员的时候,还必须要问:“不化妆,行不行?”演员们倒是都欣然接受。
李导演的问题也是挺多虑的。对于大多数演员来说,拍李安的电影,别说不化妆,不穿衣服应该也是可以的。而我的那位朋友在听说了120fps有鉴定皮质的效果后,毅然决然去排队买票。
技术在不断改变娱乐业。每一次革新,都能逼死一大波演员。
不仅仅是在大屏幕上,前几年16:9电视画幅的问题,就曾经促使一大波女明星疯狂减肥。前因后果,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当各家各户电视机屏幕纷纷改成16:9后,节目的制式依然是4:3,结果画面里的男女老少都被残酷无情地拉宽了。这个现象来得如此突然而又刻骨铭心,导致16:9甚至成为了描述女明星身材骤然变化的形容词。即便后来节目制式已经纷纷调整,电视画面恢复到正常的样子。16:9的这种特殊用法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历史的上拍摄技术革命,直接影响到了演员们的表演风格。
无声电影的时代,演员们的表演方式通常是走闹剧路线。动作怎么大怎么来,表情怎么夸张怎么演。否则很难让在闹哄哄的电影院听配乐、读字母的观众产生代入感。
然而20世纪20年代有声电影的出现,让大批台词儿不利索的演员下岗了。紧接着30年代彩色电影时代的到来,让画面变得更真实,也让演员表演方式更加多样。但影响最大的还是电影化妆手法。黑白电影时期,浓重的眼影、鼻影、修容一去不返,妆面也显得更加自然。
40年代,胶片电影出现了绿幕技术,早在电脑特效出现之前,就把无实物表演的水平推向了高潮。在此之后,电影拍摄设备原来越轻便和可移。70年代斯坦尼康的发明,让长镜头拍摄变得越来越多。一镜到底的确是在考验演员的演技和导演的拍摄功力,但把他们逼到这步田地的是技术和设备的革新。
接下来的数字电影时代,终于轮到电脑特效大放异彩。大批粉丝明明是冲着吴彦祖去看《魔兽》,整部电影看完连个真人都没瞅见。然而特效可能会吃掉一个人的容颜, 却永远无法抹杀一个人的演技。
技术改变演艺圈儿,只有真的演员才能经受住这些挑战。
我到最后也没告诉我的那位朋友,其实比利·林恩的电影里面的演员很可能还是化了妆。只不过是摄影师找到了一种含硅,但是有透视感的粉底。
新的电影技术除了能逼死演员,也会逼出点别的。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