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老师 光绪皇帝的英语老师

2018-05-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中国历史上自觉愿意学习西方语言的皇帝似乎并不多.1688年,康熙皇帝在与俄国进行<尼布楚条约>谈判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找到俄语人才,只能任用懂得拉丁语的耶稣会士--法人张诚和葡人徐日升充当翻译.康熙深感培养双语人才的重要性,曾经推动过俄语人才和拉丁文人才的培养工作.清代第二位热情学习过外语的皇帝是光绪.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学习英语呢?这位在内争外患中成长起来的小皇帝,时时感受到"时事多变",萌发了强烈的忧患意识.风云变幻的国势危机,深深促动着光绪的心灵.显然,他希望通过学

  中国历史上自觉愿意学习西方语言的皇帝似乎并不多。1688年,康熙皇帝在与俄国进行《尼布楚条约》谈判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找到俄语人才,只能任用懂得拉丁语的耶稣会士——法人张诚和葡人徐日升充当翻译。康熙深感培养双语人才的重要性,曾经推动过俄语人才和拉丁文人才的培养工作。清代第二位热情学习过外语的皇帝是光绪。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学习英语呢?这位在内争外患中成长起来的小皇帝,时时感受到“时事多变”,萌发了强烈的忧患意识。风云变幻的国势危机,深深促动着光绪的心灵。显然,他希望通过学习英语来表明自己一种冲破保守势力的态度和信念。

  谁充当光绪皇帝的英文教师呢?《翁同龢日记》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初一(1891年12月1日)所记的“同文馆教习进见讲洋文”者,是京师同文馆的总教习丁韪良为光绪送来的张德彝与沈铎。张德彝(1847~1919),原名德明,号在初,汉军镶黄旗人,是京师同文馆初创时最早入学的10名学生之一。

他1862年6月11日入学,1865年经总理衙门大考,被奏保为八品官。1866年,19岁的张德彝被选派出洋游历,是最初被选择随赫德赴欧洲游历的三位同文馆学生之一。

此行访问欧洲九国,历时九个月而归,是近代中国派员出外考察的创举。同治六年底,原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中国率团前往各国办理交涉,携带同文馆学生六人同行见习,张德彝再度获选。

同治九年,他三度出国,与庆常等人随崇厚为天津教案赴法道歉。虽然三次遣使活动中,张德彝并非在正式场合担任翻译,但历练了外语能力,增广了外交知识。光绪二年,郭嵩焘出使英国时,张德彝被正式选派为翻译官。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张德彝先后担任崇厚使俄的翻译官、洪钧使德参赞、罗丰禄使英参赞、那桐专使日本参赞等。他1890年回国后出任总署英文正翻译官。1901至1906年间充出使英国大臣,兼充出使意大利、比利时大臣等。

  张德彝一生著译不少,同治十年(1871)逗留巴黎期间,取常用中文七千字按序编号而成《电信新法》一书,为总理衙门采用作拍发中文电报之用。光绪初年与同文馆同学合作译出吴尔玺的《公法便览》。同治五年初次完成《航海述奇》,最后使英归来完成《八述奇》,估计全部在两百万字左右。

这是百年来外交官中仅见的记载,其中除了七述奇稿佚外,其他七种已在光绪中刊印。也许当年是为了配合光绪皇帝学英语的需要,他曾编写了一部英文文法《英文话规》,1895年完稿。

这是近代由中国人编写的最早英文文法书之一。该书1909年由京华印书局出版,将英文分为九类,并依次分为九章详细进行分析。一指字(今译冠词)、二实字(今译名词)、三指实字(今译形容词)、四替实字(今译代名词)、五动字(今译动词)、六指动字(今译副词)、七接连词(今译前置词)、八承转字(今译连接词)、九发语字(今译感叹词),书末还列有英文的十二种标点符号。

  因为这项工作实在非常累人,张德彝和沈铎两人被获准分担教学任务,每隔一日轮流给皇帝上课。为了显示作为光绪皇帝的英文教师的尊严,光绪允许他们在其面前坐着上课,而其他皇族和大臣还只能跪着。由于半小时的英语课程是在清晨四点钟左右开始,老师们必须在半夜刚过就起身入宫。

有时候在上课前要等候好几个小时。他们两人不同的教学方法却给自己添加了麻烦。有一天,其中一位教师就向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抱怨,另一位教师故意使他难堪,在皇帝面前纠正了他对一个词的发音。

丁韪良因此不得不特别警告这两位皇帝的英语老师:“如果医生们对于治病的看法莫衷一是的话,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的,何况你们的学生还是皇上。”光绪皇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课都很准时,很少会缺一次课,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也显示出相当的颖悟。

但他的口语却糟糕透顶。丁韪良认为原因是皇帝作为外语学习者与教授者之间的身份较难把握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试想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从不敢纠正,又哪能学得好呢?除了汉文之外,满清皇帝还得学满文和蒙文,因此,大臣对于皇帝学外语并不吃惊,只是觉得以皇帝之尊,去学习“夷”的鸟语,总觉得有失尊严。

光绪皇帝首先在宫中学习英文,实在对传统是一种震撼。

宫里也掀起了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王爷和大臣们一窝蜂地到处寻觅英文教科书与教员。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十(1894年12月6日)慈禧太后传令将“满功课及洋字均撤”,英文教师及英语课程的学习大约是在1894年底因为西太后的干涉而停止。

不过,光绪后来可能也另外非正式地请过英文教师,因为据载,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也曾在上书房教光绪皇帝英文。光绪的英语教师最后被禁止,可能是在戊戌政变后,恐怕并非因为他学习英语,更大的可能是慈禧太后害怕他通过英语教师过多地与外界联系。对于光绪继续自己的英语学习,慈禧太后实在是眼开眼闭的,所以,这股在朝廷中掀起的英语热在戊戌政变之后似乎并没有降温。

  光绪皇帝曾经计划在新年根据一篇英文稿用英语致辞,以显示自己学习英语的成效,无奈各国的公使不给面子,谢绝前去聆听。这可能使皇上感到很丢脸,但这位好学的君主学习英语的热情并未因此而低落。1903年清朝驻法大使裕庚回到北京,他的女儿德龄进入清宫为慈禧太后随侍做伴。

后来她在1911年完成出版的《清宫两年记——清宫中的生活写照》一书中详细地谈到了光绪皇帝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热情。1903年前后,光绪皇帝的英文水平已经很不错了,德龄写道:“我每天早晨碰见光绪皇帝。

他常常趁我空的时候,问我些英文字。我很惊奇他知道的字这样多。我觉得他非常有趣,两眼奕奕有神。他单独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了。

他会大笑,会开玩笑。但一见到太后,就变得严肃、忧郁。有时候甚至觉得他有些呆气。有许多在上朝时见过他的人,曾告诉我他是个迟钝的、话都不太会讲的人,我却知道得更清楚,因为我每天看到他。我在宫里这些时间,已经很能够了解他了。

他,在中国实在是一个聪明又有见识的人,他是一个出色的外交人才,有极丰富的脑力,可惜没有机会让他发挥他的才能……他是一个天才的音乐家,无论何种乐器,一学就会。他极喜欢钢琴,常常叫我教他……我们常常谈到西方文明,我很惊异他的对于每一事物懂得那样透彻。

”“夏天我比较空闲,每天能有一个钟点的时间替皇帝补习英文。他很聪明,记忆力又惊人,所以进步很快,然而他的发音却不很正确。不久他就能够阅读一般学校英文读本中的短篇故事了,而且能够默写得很好。

他的英文字写得非常美丽,对于古字、美术字等尤为擅长。太后见皇帝这样学习,也很喜欢,说她也想学,想来不久也得学会。但是只上了二课,她便没有耐心再读下去了,以后也不再提起这件事了。”1905年德龄离开清宫陪父亲去上海就医,与皇帝皇后话别时,“皇帝只摇着头用英语祝我们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