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生管理 工行前行长杨凯生谈管理团队怎样搞好团结 不服不行!

2017-08-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公客户经理必读"订阅号由一位银行信贷人创办,目前已有几万人关注订阅,欢迎您转发!杨凯生,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进入工行,初始担任工行规划信息部主任,后升任工行深圳分行副行长.后因业绩卓越,再升任工行第四副行长.1999年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年10月,杨从工行调任华融总裁,同时兼任工行党委成员.2004年9月10日出任工行常务副行长兼党委副书记.后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2013年5月22日,易会满接替杨凯生出任工行行长及副董事长.正文:银行是一个

"对公客户经理必读"订阅号由一位银行信贷人创办,目前已有几万人关注订阅,欢迎您转发!

杨凯生,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进入工行,初始担任工行规划信息部主任,后升任工行深圳分行副行长。后因业绩卓越,再升任工行第四副行长。

1999年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年10月,杨从工行调任华融总裁,同时兼任工行党委成员。

2004年9月10日出任工行常务副行长兼党委副书记。后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2013年5月22日,易会满接替杨凯生出任工行行长及副董事长。

正文:

银行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企业,在银行工作,尤其是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后,不懂业务肯定是不行的,但仅仅懂得业务也是断乎不够的。作为一个银行的管理者,一个团队的带头人,在管理好具体业务工作的同时,搞好班子团结也是十分重要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听起来似乎有点空,但个中具体内容委实不少。 ——作者注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工作开展得如何,固然取决于方方面面的因素,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这个班子是不是坚强有力,是不是团结。在座的同志,或大或小都是领导,平常都生活在某一个班子里,都能亲身感觉到班子是不是团结。班子是否团结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平时都有体会,也都有思考,下面我想就一个单位的领导者之间,一个管理团队的成员之间怎么搞好团结,怎样维护团结,讲讲五个怎么办,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一、如果遇到我们认为水平比自己低、能力比自己差的领导或同事,怎么办

我们生活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班子里,各种人都有。有的人经常心里暗暗评判自己的上级,评判周围同事,不过有的时候不说出来而已,不好意思说出来而已。这个领导怎么回事、怎么这么不行啊,没能力、没水平,等等。尤其发现有的人在某一方面同自己的长处相比存在一些反差时,例如,自己学历比较高,自己专业比较强,而这又恰恰是对方的弱项时,这种感觉可能会更强烈。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我出的。有一次在工商银行总行机关召开的青年员工座谈会上,一位刚刚毕业进入总行机关的年轻同志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我的领导的水平能力比自己低,我该怎么办?”他一说完,大家哄堂大笑。大多数人可能都在暗暗批评这个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其实何止年轻人有时有这种感觉,就拿我们这些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二十多年的同志们来说,有时也可能会产生这种想法,对周边的同志和自己的领导,有时会有这种感觉。

有了这样的感觉怎么办?首先要冷静地问问自己,这种判断是不是客观准确?是不是这个同志真的比你差?在思考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的时候,一定不要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简单地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是很难比出个长短,比出个高低来的,因为自己的判断往往是不够全面、不够准确的。

所以,有了这种想法之后,要有自知之明,要冷静地、平心静气地想想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实际上,每个同志都有他的长处。再说直白一点,他能干到这个程度,能和你在一个班子里,甚至能成为你的领导,也不是一日之功,必有他的长处所在,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其次,即使这个同志确实有的方面比你差,水平不高,能力不够,我们也要坚持基本的为人处世准则,简单地说就是要尊重他人、遵守纪律、服从领导、出于公心、讲究方法、积极补台。即使别人确实比自己差,比自己弱,但比自己弱的人并不就是不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尊重他人是一个基本的原则,现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讲伦理道德。大国学家梁漱溟曾言:“伦理社会所贵者,一言以蔽之:尊重对方。”更何况我们是共产党员,是受党多年教育的领导干部。

即使别人真的比你差,你也要尊重别人,同时要遵守纪律。班子里是有规矩的,上下之间也是有规矩的,遵守纪律非常重要。同时要出于公心,要讲究方法,有的时候某件事情他可能办得不好,此时,你应该积极补台,而绝对不能做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事情。

我们要记住一句老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一个团队里,看到好的,我们要跟他学,择其善者而从之;别人不对的地方兴许也会有,我们要改,不去学,不善者而改之。

正如《论语》里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就是看到好的,就向他看齐,向他学习;见不贤而内自省,就是看到不好的、不对的,则自省,提醒和对照检查自己。

二、如果下属、中层干部或班子成员与你议论班子另一成员的不是,怎么办

作为班子成员,甚至主要领导,有的时候会遇到你的属下、中层干部或者班子成员,到你面前来议论班子另一成员的不是,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首先就是不要随声附和,尤其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更不能随声附和:一种情况是这两名同志之间本身就存在矛盾。张三和李四有矛盾,张三到你面前说李四的不是,你就不能随声附和,相反要替李四做一些解释,“不会吧,你是不是误会了,我想他不是这个意思 ”。

另一种情况是你本来对李四就有点看法,或者说你平时对他的批评、指责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张三到你面前说李四的不是,你也不能随声附和,不能觉得正合你意,就一起议论起来。这种做法不利于班子团结,同时也有损自己的威信。特别是主要领导,更不能这样做。

道理好讲,但处理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当一个人到你面前反映班子其他成员有什么事情、做得怎么样时,你可能马上就非常生气,就附和了他,表示了自己的态度,甚至话讲得很重,这是经常可能有的事情。说了以后怎么处理?一定要设法弥补,要找张三、李四,最好还有几个人都在场的时候,公开把你的意见说一说。当然,怎么说一定要注意方法。

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一定要让张三知道你在李四背后说的话也可以当着李四的面说,甚至当着大家的面说。一定要做到这一点,这是维护班子团结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切忌张三到你面前说李四,你们两个关着门说得很热闹。

过几天,张三推门正好看见你和李四两个人在屋里说得也很热闹。你说张三会怎么想?“这是不是在说我呢?”今天他怀疑说我,明天我怀疑说他,整个班子就搞散了。当主要领导的绝不能以为,你对他有意见,我就在你面前说说他迎合你,这样可以调动你的积极性;他对你有意见,我在他面前又说说你的不是,又调动了他的积极性。

这是最不正派的做法,也是最愚蠢、最无效的做法。所谓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什么事情都可以坦诚相言,放在明面上。只有小人才经常背后琢磨人,嘀嘀咕咕。

所以,班子成员在一起不要互相议论,你的部下、中层干部到你面前议论其他班子成员,你更不能随声附和,要做解释、说服工作,甚至还要批评这些同志,表明你的态度。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问题,更是思想作风的问题。当领导的站在明处,其他人在暗处。

我们有时会担心别人议论自己,被议论总不是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有这么一个道理:你不议论别人,别人议论你的事情就会少一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例如严于律己,要争取做到没什么事情别人可以议论。总之,人和人之间要坦诚相待,班子成员走到一起不容易,应当共同营造良好氛围。

三、作为领导干部,发现自己讲话或者拍板有错,甚至失误了,怎么办

我们经常说 “永不言败,不怕困难,永远把困难两个字甩在身后 ”。但是,“永不言败 ”不等于 “永不言错 ”。有时候我们有一种误解,领导干部,尤其是一个企业的 “一把手 ”,说出一句话,轻易就改,承认错误,肯定会影响威信。

领导干部当然要忌讳朝令夕改,考虑问题要周全,朝令夕改不仅影响自己的威信,而且会影响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小到一句错话,大到一项错误决策,都不能承认,还要一条道走到黑,固执到底。

好像金口玉言,说出的话肯定是对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就是说错了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不要以为所有人都不会发现我们做错了。群众是聪明的,同事们都是很聪明的。现在员工学历这么高,都受过高等教育。

你一件事情办得对不对,一句话说得对不对,批评一个人有没有道理,大家心中都有基本的判断。你不承认错误,未必大家就认为你是对的。“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 ”,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人人都能看到。作为主要领导,一件事情做错了,实际上人皆见之,人人都知道。你改了,人人都仰头看你,就像看日食月食缺了又盈,反而有威信。

所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说错话了,办错事了,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认为错了又改就是朝令夕改,就影响威信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要坦诚,要勇于承认,并表示这事我当时不了解情况,我的说法不对,或者我了解情况不全面,看来某某同志当时的说法是对的,现在咱们想个办法纠正一下,采取措施弥补一下。

必要的时候,该这样表态就要这样表态。当然认错也要考虑场合、时机,要看事情的性质是什么,不是说领导干部可以上午说的下午就不算,今天说的明天就不算,这看上去挺谦虚,挺容易改正错误,但是会使整个单位的同志无所适从。具体怎么办,这就要靠我们自己去把握了。人生是一本书,是永远学不完的,直到眼睛闭上了,最后一页才合上。

四、研究讨论问题时有少数不同意见,怎么办

研究讨论问题时有少数不同意见也要认真地听。如果自己认为少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这时可能比较容易做到注意去听。但有时少数人的意见恰恰不怎么有道理,或者说不符合你的想法,是你不准备采纳的一种意见,那又该怎么对待呢?我想,也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要注意分析他的意见的积极意义所在,注意其意见有没有值得关注的价值,哪怕是一点点价值。

在班子讨论问题的时候,大家发了言,主要领导作为班长肯定要总结、要归纳、要拍板。拍板就会有的意见采纳了,有的意见没采纳。但在归纳总结的时候,不妨先把所有意见中值得关注之处都点出来,说明你认真听取了所有同志的意见,对未采纳的意见也进行了认真思考,只不过经过权衡,你认为现在采取其他方法更合适。

最忌讳的就是简单处理,人家说了半天,你置之不理,一句不提。有时,持不同意见的不止一个人,七八个人的班子里有 3个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不太赞成,4个人赞成,你怎么拍板?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事可以缓一缓,沟通沟通之后再说。

有些事不能拖,必须马上定的,就不能议而不决不拍板,关键是拍板时要把大家的意见分析清楚,该肯定的地方充分肯定,觉得不能采纳的地方说清楚道理,最后说:“大家看还有什么不同意见没有。

好,没有,就这么办,回去怎么落实,一、二、三……”就落实了。有的时候甚至可以把决策的意见交给曾经提出不同看法的同志去落实,这也是加强和维护班子团结的有效措施。

五、自己分管的部门、专业与别的班子成员分管的部门、专业产生矛盾,怎么办

这个问题对一把手来说可能不太突出,因为一把手经常不具体分管一个部门,即使你分管的部门和别的部门发生冲突,其他班子成员也会比较注意听一把手的意见。如果两个都是副职,分管部门之间有点不协调、有点矛盾、有点冲突,怎么办?首先就得有大局意识、整体意识、一盘棋意识。

分工不是分家。一个领导班子没有分工是肯定不行的,会打乱仗,没有明确的责任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但如果分工过于 “明确 ”,我的分工你不能插手,你的分工我不能过问,这个班子的协调、团结就有问题了。应该是既有明确分工,各自能够按照分工去做,而你不在的时候,其他同志又可以毫无顾忌地帮你处理一些问题。

回来说:“某某同志,昨天有个事情,你不在,我让怎么办了,你看怎么样?”“没问题,可以,我赞成。”如果能做到这一条,说明这个班子是比较正常、比较协调的。

讲大局、讲整体,通常会讲到哪个部门重要、哪个部门不重要,我分管的部门重要还是你分管的部门重要。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第一,我赞成所有的领导把凡是自己分管的部门都看成是很重要的部门。因为这说明工作的责任感很强,抓好工作的紧迫感很强,想努力去干事情,这是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表现。

总是认为自己分管的工作不重要、没意思,是敲边鼓的,你们自己干吧,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不仅是精神状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思想意识问题。第二,我也不赞成有些当领导的认为只有自己分管的部门才是最重要的部门,凡是自己不分管的部门都不重要。这就是缺少大局意识、整体意识了。

同时,领导干部不要搞拉拉扯扯。有的同志有时候对自己分管的部门,习惯于护着、捂着,这其实不是真正地爱护关心同志。而且,切不要以为这是一种工作方法,我为下属争了、要了,为大家说话了,下属就好指挥了,就能跟着我干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一切要出于公心,对自己分管、不分管的部门,都要实事求是。当然,这并不妨碍你因为分管这些部门,对他们的情况比较了解,在其他同志不了解的时候替他们说几句公道话,这是正常的。但不能因为自己分管,就搞拉拉扯扯,这肯定不行。

“君子和而不同,君子群而不党 ”,这是很有道理的。领导干部除了要严于律己,还要严格要求自己的部下。如果大家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分管的部门、自己的部下,那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就可以更好地解决。就像自己的孩子和街坊邻居的孩子吵架了,我们通常要先责怪自己孩子的不是,不能老是领着自己的孩子到别人家去兴师问罪,说别人的孩子打了自己的孩子。

实际上,孩子们在一起打架,很难分清是非。部门之间的不协调有时也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所以,一定要有大局意识、整体意识。

以上内容,摘自人民出版社新书《金融笔记》。

非常感谢小编!我要打赏!(长按二维码即可操作!多少都是情!)

好东西不独享,记得分享给小伙伴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