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哪里是战争片,明明是一部悬疑惊悚片好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大大。
许久不见,有没有很~~~~想我呀。
昨天,社长看了诺兰大神的新片《敦刻尔克》。
作为一个装逼范儿的文艺屌丝,这部电影列为我的9月必看片单。
看的时候,简直全程“卧槽”。
诺兰大神全程都在“玩”我们的情绪——
社长旁边一个妹子,本来带来一大堆吃的,结果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忘记吃,连饮料都忘记喝。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程无尿点啊!
还是那句话“诺兰出品,必属精品”,一部电影用心不用心,观众是可以检验出来的。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只有他,所以他当之无愧。
今天社长大大就给大家说说《敦刻尔克》。
一、悬疑惊悚片
在社长看来,这部电影哪里是战争片,明明是一部悬疑惊悚片好吗!
诺兰此次从海、陆、空三线平行展现,一个小时、一天、一周的三个时空里通过角色关系来推动剧情发展。
标志的诺兰式剪辑贯彻影片始终,悬疑感也是从这营造出来的。
诺兰所有的电影都是关于时间的,这种时间不是平铺直叙的一段时间,而是打乱、铺排、重置的时间片段。
最典型的就是《记忆碎片》,本身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好莱坞故事套路,但是诺兰大神硬生生通过剪辑,让观众集中注意力关注时间,关注到底发生了什么。
《敦刻尔克》也是如此。
观众跟随海上一家民用救援船只、陆上几个士兵、海上一个空军的视角来看待整个大撤退。
每次一条线上的故事展开,刚进入高潮让人提心吊胆的时候,他开始讲另一条线上的东西。一边你还在为刚刚发生的担心,另一边你已经被他吸引开始为将要发生的紧张。
没有配乐的加持,一部影片的悬疑感会大打折扣。
这部影片的配乐也是贯穿始终。
从开头的“滴答滴答”声(这是诺兰录的自己的手表声),时间紧迫,一分一秒过去,后来滴答声转为管弦乐。
不得不提汉斯▪季默的配乐,这里采用的是一种“永无止境的音阶”。
就是三个音阶高、中、低,无论是从左往右弹奏还是从右往左,总是一个音阶开始变高的时候,另一个音阶变低。
这样的一段音阶不断重复,回环往复,造成一种永无止境的紧张感。几乎诺兰的所有电影都会使用“永无止境的音阶”。
这是一种从听觉上造成的悬疑感。
视觉和听觉所营造的悬疑感,造成1+1>2的效果。
不仅如此,音乐也具有转场效果,平行剪辑的片段会给人突兀感,音乐高低起伏的变化,削弱了这种突兀感。
就像社长上面说的,一条线刚进入高潮,突然切换下一条线。音乐也是从低到高的过程,这种紧张的情绪一遍又一遍出现。
所谓惊悚,社长以为,电影本身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场景就已经是惊悚。
惊悚是什么,是一种对未知和死亡的恐惧。
几十万士兵,一开始只有几艘船能载着大家回英国。
前面隔着海峡,祖国就在眼前却望而不可得。
后面德军包围,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打过来或者扔几颗炸弹。
所以影片中的几个年轻小士兵只想坐船回去。
他们抬着伤兵,偷进救生船,奋力逃出被海水填满的船舱,差一点被敌人射击,最后终于在着火的油海里被救到船上。
全程就是一种窒息感,几个那么年轻的士兵,还没有生活的阅历,遇到死亡只能逃生。
可是每次都很不幸,不能如愿。
如果影片拍成美国式话痨,就像《拯救大兵瑞恩》那样,一群人一边聊天一边前行,倒也不会那么令人恐惧。
这部影片台词少得可怜,大家都在跟随本能去行动。
“我完全不给观众喘息的机会”,他做到了。
二、身临其境感
身临其境感,得益于诺兰很少使用特效镜头,他很喜欢实拍。
他喜欢用IMAX摄影机,因为能够呈现最逼真的世界。
海滩上的士兵,宁愿用纸片人也不用数字技术一键复制。
包括飞机、子弹,所有的都是真枪实弹,“突突突”的声音,仿佛子弹就穿梭在你耳边。
这些都是道具和场景布置方面的用心。
社长要讲的是诺兰镜头处理和配乐为观众营造的身临其境感。
虽然是战争片,但是本片几乎没有出现“德军的镜头”。
诺兰说过,他的镜头是主观镜头,他不会让观众看到主人公看不到的镜头。
所以观众也是大撤退中的一员,我们跟士兵一样不知道炸弹什么时候扔下来,不知道德国空军什么时候朝我们来几发。
诺兰的镜头很少像一些电影大师一样,用很有创造性的镜头语言或者长镜头来完整呈现一段完整时间。
创造性的镜头语言因为不同寻常会让观众产生疏离感,长镜头会让诺兰把握不住自己的电影时间。
这也是很多人说诺兰被称“大神”而不是“大师”的原因。
所以诺兰本着让观众不需费力就能看懂的原则,镜头语言不着痕迹。最多就像本片一样,将IMAX摄影机架在飞机机翼上,目的还是让观众体验空军飞行战斗的感觉。
音乐在这部电影中的作用不仅在悬疑营造上,也在临场感上。
不可否认,音乐是全世界最能感染人的艺术形式。
诺兰发挥了音乐最大的作用。
尤其在IMAX厅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开始的“滴答滴答”声让你快速进入战场的紧迫感,之后管弦乐越来越震耳欲聋。
越来越放大这种现场感。
三、四个小鲜肉
最后,社长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敦刻尔克》里的四个小鲜肉演员。
其实,这样的安排社长一开始想到的就是张艺谋的《长城》,也是战争片,也选用了很多小鲜肉演员。
但是后来完成效果一般,主要的篇幅都落在景甜和马特▪达蒙身上。
唯一亮点是鹿晗饰演的小兵,一开始怯懦胆小,后来却为大家牺牲自己,也是影片中唯一看出有人味儿的角色。
相反,这部影片,落脚点都在这些年轻的士兵身上,大家都有那个年龄段士兵胆小怯懦的一面。
诺兰这样解释找小鲜肉演员的原因,“好莱坞电影有一个传统,就是30岁左右的演员们来扮演更年轻的角色,但我希望能找到和角色年龄相当的演员来出演。”
社长看后,觉得他们完成度都不错。
下面社长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小鲜肉,满足一大波迷妹的好奇心。
菲恩·怀特海德出生于1997年。13岁时,他在里士满的橙树剧院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继而转到里士满学院,并在英国国家青年剧院就读夏季课程。
在2015年被诺兰选中参演《敦刻尔克》之前,他还默默无闻,在伦敦一家咖啡店打工。
尽管有一些舞台剧的经历,菲恩在《敦刻尔克》之前仅有一次“触电”经历,主演了去年ITV播出的三集迷你剧《HIM》。
哈里·斯泰尔斯出生于1994年,单向乐队中的一员,被粉丝称为“哈卷”,还和霉霉谈过一场恋爱。《敦刻尔克》是他首部大银幕之作。
采访时,诺兰说自己没听过他的歌,但是女儿喜欢单向乐队。
杰克·劳登出生于1990年,是四枚小鲜肉中最年长的,并且演艺经历也是最丰富的。他不仅参演过多部英剧和电影,在戏剧界也颇有声誉,曾获英国戏剧界最高奖——劳伦斯·奥立佛奖。
从2013年开始,劳登先后参演多部英剧和电影,包括剧集《边隧迷案》(2013),电影《暴乱也》(2014),以及剧集《丧钟》(2014)。
汤姆·格林-卡尼出生于1995年。他同样有着丰富的舞台剧经验,在为《敦刻尔克》宣传的同时,还忙着出演一部重要的舞台剧。
好了,没去看电影的,可以去看电影了。看过电影的,可以去二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