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超然的画 评陆俨少的山水画技法:随意点染皆成画

2018-03-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陆俨少先生是当代中国画坛卓然翘首的文人画家.他所创造的山水画独特技法和风格,为中国山水画艺术耸立了一座永恒的高峰.1983年深秋的一天,我在沪休假结束去延安饭店订回宁车票,走进饭店大门时,只见大楼台阶上有一位披着风衣的老者,长发齐肩,手拄拐杖,临风而立,目光中透着炯炯的精气神.饭店的朋友告诉我,他就是大画家陆俨少.这一瞬间,犹如一幅照片,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之中.偶遇陆老后,我就萌生了拜访他的愿望.陆老当时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又是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时常外出写生作画,举办画展,南北奔驰,行踪不定,我

陆俨少先生是当代中国画坛卓然翘首的文人画家。他所创造的山水画独特技法和风格,为中国山水画艺术耸立了一座永恒的高峰。

1983年深秋的一天,我在沪休假结束去延安饭店订回宁车票,走进饭店大门时,只见大楼台阶上有一位披着风衣的老者,长发齐肩,手拄拐杖,临风而立,目光中透着炯炯的精气神。饭店的朋友告诉我,他就是大画家陆俨少。这一瞬间,犹如一幅照片,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之中。

偶遇陆老后,我就萌生了拜访他的愿望。陆老当时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又是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时常外出写生作画,举办画展,南北奔驰,行踪不定,我几次欲想拜访均未果。这期间,我认真拜读了陆老的《山水画刍议》《陆俨少画集》《中国名山胜景图》。

随着我对大师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想拜见他的愿望越发强烈。 1984年9月,上海博物馆举行陆老向该馆捐画仪式。此间我正出差在沪,便慕名来到位于延安路威海路陆老的寓所拜访。我敲门后,开门的是朱师母。

我自报家门说明来意,师母听说我也姓朱,热情地招呼说,我们是本家,进来坐。师母告诉我,陆老刚从福州举办画展回来,腰腿不适,请了推拿师正在里屋推拿。陆老的客厅兼着画室,大小不过十来个平方,除画桌、书柜和几把椅子外,没有考究的摆设。

不一会,里屋门开了,伴着一股香薰味,陆老来到了我跟前。大概是师母在里屋已经介绍过了,陆老知我是军人。他对我说,1949年南翔镇解放时,解放军借住他家,真是不拿一针一线,秋毫无犯,所以他一直热爱解放军。

陆老的话顿然消却了我初时的紧张。一番交谈后,我欲起身告辞。陆老见我带着一本册页,让我拿给他看。他把册页摊在画桌上,一页一页地翻看,翻到一帧空白页时,他提笔蘸墨,行云流水,不过十来分钟时间,一幅简淡旷达、神韵流动的山水画跃然纸上。

他边落款盖印边对我说:“画不好,给你留个纪念。 ”我本欲拜访求画,听说陆老腰腿不适便打消了求画的念头,不想陆老如此善解人意、慷慨大方,敬仰之情不由陡增。

陆老1909年6月生于嘉定县南翔镇,13岁临学《芥子园画谱》,18岁进无锡美专专习中国画,辍学后与隐居南翔的前清翰林、书画家王同愈结为忘年交,后经王同愈介绍拜海上书画名家冯超然为师。 30岁起便在重庆、成都、无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全国解放后,参加新国画研究会,作品《雪山勘探》参加上海第一次大型书画展。上海中国画院成立时即为画院画师,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因出身问题被无端批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1980年正式调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1981年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引起轰动,198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任浙江画院院长,1989年任西泠印社顾问,晚年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并出版多部书画专著,1993年因病去世,享年85岁。

陆老当年拜冯超然为师时,冯先生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学画要有殉道精神,终身以之,好好做学问,名利心不可太重。”陆老铭怀于心,终身践行。他以传承弘扬中国画艺术为己任,在7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潜心研究宋元明清历代书画大家的创作技巧,但又不是无条件崇拜,而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精神汲取传统精髓。

他一生虽历经坎坷,多次蒙受不白之冤,但始终坚持深入生活,贴近自然。他游历祖国山河,对雁荡、黄山、峨眉、秦岭和长江、黄河等山川脉络、环境神气了然于胸。

因而他的山水画落笔大胆,随意点染,出神入化,气象万千。认识陆老后,我先后几次在上海和杭州拜访过他。他的谈话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是山水画家必须深入名山大川,观察大自然之精神面貌,扩展视野,增强感受,提高意境,丰富技巧;二是强调笔墨是中国画创新的首要条件;三是中国画一定要讲气韵,主张画要有动势。

他的画以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为基点,以胸有丘壑的博大情怀为视界,以高超扎实的笔墨技艺为根基,气韵生动,流畅飞扬。

他创造的“留白”、“墨块”两种新技法,开拓了中国山水画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新境界。他的《万里山河图》、《峡江险水》、《云岩飞瀑》等作品,具有一种特殊审美意念上的动态之美,充满艺术张力。谢稚柳曾称誉:“即唐宋高手,亦不足为我俨少敌也。 ”

陆老去世近20年来,他的作品始终受到市场追捧。我想,社会在追求陆老作品的市场价值时,更应传承弘扬他学画的殉道精神,注重生活注重笔墨的艺术思想,以及敢于突破前人突破自我的创新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