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全息生命智慧教育 新世纪生命智慧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第6集
为什么生命的成长需要教育?教育是生命体成长必需的营养素,生命体的进化既需要道德伦理的滋养,同时也需要知识技能的储备和武装。
教育是生命发展进程中对所需信息的自我选择与汲取,生命体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否则就不会有“灵魂”。对新生命体而言,机体只是它的硬件,操作系统的遗传程序是预装的,但是算法、数据、应用程序等工具软件包需要你自己下载安装,所以生命体需要接受教育。
但是,教育不等于疯狂下载和持续灌输,因为硬件内存容量是有限的。新世纪的教育更关心的是操作系统的升级与工具软件的不断更新。
让我们换个思路,从新审视一下:“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刘宏毅:好!刘丰老师讲了唤醒,唤醒的关键是自我唤醒,如果我们要唤醒别人是很难的。那么我们下面再谈一个纠偏,纠偏刚才谈到了,是要纠正人性里面的那些负向能量,或者是阴暗的东西。那么人性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执呢,因为我们按照遗传学的观点来看,每一个生命体他的遗传信息来源是不一样的,他有来源于自然的,因为天地生万物,他有一个自然的遗传管道,叫自然遗传。还有一个血亲遗传,我们今天叫血缘性的遗传,叫DNA编码系统。这个在现在医学里面主流的科学里面研究是的比较明确了。
还有一个是文化遗传,文化遗传又叫做族群遗传。你生活的这个名族、种族,他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认定的标准,他所形成了你这个族群的生存方式。你们的价值观念,你们的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你们的民族或者群族的文化,这种文化也是一种遗传,遗传下去的。
譬如现在我们热衷于三岁左右的小孩子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教他外语了,希望他能够更多的掌握一种语言,实际上从遗传学的角度讲,我们忽略了他的文化遗传或者是族群遗传。他生在这块土地上,生在这个族群中里面,这个族群的文化遗传基因就会对他产生很大的,有时候是决定性的影响。
在这个时候你要教他族群的文化,也就是他的母语,而不是教他另外的一个名族的语言。我借用刘丰老师的一个词,用你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可能更容易达到唤醒的目的。
当然我不是说人性的唤醒,人性唤醒比较复杂。我说的只是文化遗传因素里面的文化基因,我们可以来把它唤醒。这是血亲性的遗传,那么还有自然和文化的遗传,那么无论是你自然性遗传还是血缘性遗传,在信息的遗传过程当中,信息都有可能失真,信息在转录的过程中失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他有性造比出来,如果信息出现失真,那么遗传到新的生命体上,他在复制信息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偏差。
那么这种偏差可以表现在它的情绪上、情感上、性格上,或者表现在他的身体健康状况上,或者表现在他的人性方面。古人把这些完完全全负能量的或者说属于偏性的东西用劣根性来代替它,我们说人类有劣根性。什么叫人类的劣根性,劣根性是从哪里来的?实际上它是通过不同的遗传信息,复制的偏差所引起的,生命体的一种负相的呈现,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人士,我们对新生命的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一定是要尽早的纠偏,把这偏执纠正过来。
我们知道小孩子小的时候,3岁以前不可能离开他的父母,特别是不可能离开他的母亲。因此纠偏的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由家庭来完成的,由母亲来完成的。所以古人这一点叫做家教,也叫作母教。千字文里讲“入奉母仪”,母亲的规范,母亲的仪容、仪态、礼仪,她的这种规则是对婴儿、新生命体有着本质上的一种影响。纠偏我认为应该是年纪越小越好,像小树一样枝杈长歪了,我们把他扶正,当然是树林越小的时候越好,等它长大了,纠偏就相当困难,这是我自己对纠偏的看法,不知道刘丰老师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
刘丰:首先,我是这么看的,谈到纠偏的时候我思考的问题就是纠偏和呵护智慧之间的矛盾,我们怎么来真正的掌握好。因为首先纠偏的参照是什么?它以什么来作为基本原则来作为标准,什么样的人有能力来做纠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家长本身自己没有这种跟高维智慧、内在智慧并没有达到那种境界的时候,他的纠偏以知识性状态来纠偏的话,可能他的纠偏和他的不纠偏来讲,不纠偏更重要、更好、更能保持他孩子与生俱来的高维智慧。特别是在我们现在的这个时空,2090后的孩子,大多孩子带着高维智慧。大量的母亲们、孩子们、老师们是被三维认知障碍的。
那么我们用三维这种格式化的知识去纠偏的时候,我们每个从事这个角色的人,面临巨大的挑战,就是自己的智慧在哪?因此说在纠偏一定会有一个前提,就说我们作为一个老师和家长,我们自己以自己内在的提升,才能保证在这个纠偏的过程中,不会适得其反,不会是揠苗助长。
而且在普遍统计的现实中来看,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教育,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导。而在我们过度物化的成长过程之中,我们形成了很多过度物化的概念,使得我们所谓的这种劣根性被放大了。
什么是劣根?实际人类共同的劣根是源于分别,当我们把一个分别不断的放大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在智慧,会被强烈的障碍住,我们执着把相对固话的能量关系不断的执着更加物质化。那这个时候我们形成的内在智慧几乎就全部的被我们有限的知识认知所障碍了。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纠偏,是带着内在的智慧,没有内在智慧高度的时候去做纠偏,这时会有很大的障碍。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实际它的本质是从天人合一的这种境界而呈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老祖宗给了我们真正在整个生命时空中纠偏的尺度和依据。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行为准则规范和行为表象他们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我们是否真正能够从我们传统文化里面,以传统文化本质的觉悟,来统一我们自己的生命,统一我们自己、调整我们自己或者超越我们自己的认知,并以此来作为我们在现实中纠偏的一个尺度。
但这也有个很大的风险。因为我们如果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理解我们老祖宗宝贵的智慧是以知识的形式理解的话,那么可能我们的纠偏也会偏差,因为我们只在乎外在的形式,我们不知道实际的纠偏,并不是只是以外在的形式把他规范化。
因为不同的时空,他外在的呈现形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多元文化在这个时空的呈现,我们很难拿某一个文化去规范现代人的生命,我们必须要把老祖宗的精髓,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和它的精神境界来作为纠偏的准则。
刘宏毅:好!刚才刘丰老师谈了对纠偏的看法,实际上我想说的是孩子在小的时候一些性格上的纠正。这是居于社会的,大家的一个共同认识得来的。有的孩子天生的就性子急,物质欲望比较强,他跟其他小朋友接触,他就会抢人家的东西。另外什么东西一定要他先拿,你不给他,他就会哭、会闹、躺地上不起等等的。不是说孩子大了才这样,有的孩子很小就这样的。像这些我们大家普遍都认为是偏的东西,是不是可以在小孩子更小的时候可以纠正。
作为家长、作为父母,就有意识的给孩子来纠偏,实际上在传统教育里面小孩子生下来以后,一般都会由家族里面有智慧的长者来给孩子取个名字,取名字主要根据他的特性,性格上的一些我们不能说是缺陷、弱点来给他一个提醒或者说加持。实际上我觉得都是古人的智慧反应在纠偏的方方面面。另外在食物上,如果孩子已经很躁动了、很不安了,那么我们就要注意了,少给他吃热量高的东西、甜的东西,因为这个给了他更高的热量,会让孩子更躁动。相反我们应该给他一些阴性的安静的食物或者平衡的能量,来让他安静。
这在一个新生命体发展、发育过程当中应该是我们纠偏的一些方法或者是手段吧。当然了这里面很多的东西我们不可能展开来谈,将来我们有时间我们再把他分条理序的一点一点的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