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基博几个孩子 钱钟书 曾是个没正经的孩子
民国9年(1920年)7月,无锡立矣实学堂和东林小学同一日招考新生。第二天,当时无锡的两张比较大的报纸《锡报》和《新锡报》同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并且刊登了录取新生的名单。
在这张录取新生的名单上,钱钟书和小他半岁的堂弟钱钟韩的名字赫然在列。有意思的是,在这份名单中,包括钱钟书、钱钟韩在内的20人,大概是入学考试时算术考得不好,虽已被录取,但同时被告知要在家补习,等开学后“再行复试”。
考上东林小学后不久,钱钟书便遭遇了他平生的第一件伤心事:他的大伯父钱基成因病去世了。钱基成是钱家“基”字辈中的长子,因其婚后无子,钱钟书一生下来便过继到他的名下。钱钟书自小和伯父生活在一起,相互间的感情极深。伯父去世的当年,钱钟书写了《题伯父画像》一文,文云:
呜呼!我亲爱之伯父死矣;不得而见之矣。可得而见者惟此画像耳。然吾瞻拜伯父之画像,不禁哀之甚,而又慰之深也。哀莫大于死别,夫何慰之有?慰者,幸音容之宛在。然而不能无哀,哀者,哀死者之不可复生也。嗟夫,我伯父仍终不可得而见矣!于不得见之中而可以稍慰夫欲见之心者,幸有斯像耳。岁时令节,魂兮归来。钟书衔哀展拜,供奉香花,我伯父在天之灵,其实式凭之。
这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钱钟书最早的一篇文字。
深受宿学大儒熏陶
虽然上了学校,但钱基博仍然没有放松对子侄的教育。当时钱基博正在设在无锡的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教,每天下午放学后,钱基博就要钟书、钟韩去他的办公室,自习或教读古文。到师范学生们吃过晚饭,开始夜自修时,才带他们回家吃晚饭。
在这期间,因了钱基博的关系,钟书、钟韩兄弟小小年纪,就得以遇识了一些父执辈的著名学者。一位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另一位是文史大师———钱穆。钱穆长钱钟书15岁。据钱穆在《师友杂忆》中回忆,民国12年(1923年)钱穆应钱基博之邀任教于省三师;时钱基博已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因任省三师四年级课,欲待其班毕业,故仍留校兼课,每周往返。
课毕,钱穆常至其办公室长谈。“当时其子钟书方在小学肄业,下学,亦常来室,随父归家。
予泉(钱基博字———作者注)时出其课卷相示,其时钟书已聪慧异常人矣。”民国19年(1930年),20岁的钱钟书曾替父亲代笔,为钱穆的《国学概论》作序;抗战初期,两人曾一度同在西南联大任教;1985年,苏州市举行建城2500年纪念大会,钱钟书应主办单位的要求,给当时在台湾的钱穆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回大陆观礼。
痴迷林纾译的小说
在课余读书的过程中,他无意中发现并阅读了大量的林纾翻译的西洋小说,由入迷而产生极大的兴趣,学习外国语文,进而精研西方思想、西方文化,由此而逐渐形成了他后来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早在民国初期,林纾曾经和钱基博为了各自小说作品的优劣,有过一场恩怨纠葛。但世事就是这样难以预料,钱基博当时可能不会想到,林纾的翻译小说后来会把自己的儿子、东林小学里的一个小小少年弄得如痴如醉,把他领进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广阔而神奇的世界。钱钟书后来在他写的《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回忆道:
……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那两小箱《林译小说丛书》是我十一二岁时的大发展,带领我进了一个新天地,一个在《水浒》、《西游记》、《聊斋志异》以外另辟的世界。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
邹文海在《忆钱钟书》一文中曾说:“小学时代他(指钱钟书)英文极其正常”,等他到投考清华,校长罗家伦因他英文特优,所以力争破格准其入学。让邹文海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何以中学六年就能这样出类拔萃呢?”而钱钟书下面的话,正好可以看作是对整个疑问的回答:“我自己就是读了林译而增加了学习外国语文的兴趣的……假如我当时学习英语有什么自己意识到的动机,其中之一就是有一天能够痛痛快快地读遍哈葛德以及旁人的探险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