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吃什么最好?清明螺、蛏子、马鲛鱼
清明之后,品尝时令的“水中鲜”成了这个时候的特色。螺蛳、蛏子、马鲛鱼经历了一冬的潜藏,纷纷活跃起来,尽情饱餐新生嫩水草和浮游生物,积存了一身鲜味,入口便如三月春风一样,回味隽永。
清明螺,赛过鹅
尽管螺蛳一年四季都有,但清明前后的最好吃。经过一个冬天,现在的螺蛳肉质肥厚,无子又干净,无论营养还是口感,都是一年中最好的。清明以后,螺蛳‘怀了宝宝’,吃起来麻烦,肉质也差了!
还有“清明螺,赛过鹅”的说法。这个说法来源于过去家境穷、买不起鹅的人家,每到清明前后就下河塘摸盆螺蛳,夹去尾端,放点葱、姜、辣椒煮熟,肥美的螺蛳也能抵得上鹅肉的鲜美。
买螺蛳很有讲究。要选择外壳呈青色,且有一定光洁度的螺蛳。螺蛳并不是越大越好,太大的螺蛳肉质粗糙,太小的又食之不甘。个头不大不小,壳呈褐色又透着黄绿色的螺蛳口感最好。
买回螺蛳,一般不忙着做,还要养一会儿,吐吐泥。将螺蛳用清水浸透,它会慢慢地张开黑褐色的鳞片,露出灰白的嫩肉,伸出灰色的细细的两根触须。在水中滴上几滴食用油,这样螺蛳就会加快张合节奏,壳里的泥也尽数吐出。再换几次水,螺蛳也就养干净了。
对于螺蛳怎么吃,吃货界也分成了两派。有些人只吃上面紧实的蛳肉部分,还有些人觉得螺蛳的“尾巴”也可以吃。
到底哪种吃法可取呢?螺蛳的“尾巴”其实是螺蛳的腹腔,里面主要是肠子等内脏。螺蛳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水里的微生物、水底的有机碎屑和水草的嫩枝嫩芽为食。河水一旦受污染,水里的重金属大多以碎屑的形式沉积在水底。螺蛳分不清好坏,一股脑儿将水底的碎屑吃了进去,最后体内的重金属越积越多。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吃螺蛳的“尾巴”部分。
清明螺虽好,但也不能贪吃。螺蛳性寒,肠胃不好者,吃多了易导致腹泻。
清明蛏肥美,莫负“西施舌”
蛏子肉白而丰满,头顶两根细长柔软的水管,伸缩之间格外妖娆。清代诗人张焘在《咏西施舌》一诗中这样赞誉蛏子:“灯火楼台一望开,放杯那惜倒金田。朝来饱啖西施舌,不负津门鼓棹来。”因此,蛏子也就有了另外的一个名字——“西施舌”。
和螺蛳一样,蛏子也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要论味道还是清明前后的最好,在海涂里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蛏子格外肥嫩饱满,味道最佳。到了秋天,蛏子会在白露前后抱卵,寒露前后产卵,这段时间的蛏子味道就变差了。而古人也曾有诗赞道:“沙蜻四寸尾掉黄,风味由来压邵洋。麦碎花开三月半,美人种子市蛏秧。”
买蛏子时要摸一下露出的肉部,如果迅速缩回去的就是活的,否则就是死了的。挑蛏子时一定要选土黄色壳的,这样的蛏子壳薄肉厚,如果壳是暗黑色的就不能要了,这样的蛏壳厚肉少。壳的表面鲜亮、颜色浅淡、花纹清晰的口感最好。另外,要挑干燥的蛏子,泡过水的蛏子鲜美度要差很多。
另外,不要太早去市场购买蛏子,可能会买到刚进货入手的蛏子,不但体内的沙子最多,没吐出来,而且还是最贵的。
蛏子买过来之后也需要用清水养一养,方法和螺蛳差不多,可以用盐水养,也可以在里面加入几滴食用油,加快蛏子的吐沙速度。
杨花飞送鲛鱼,莫过时而食
“春事刚临社日,杨花飞送鲛鱼。但莫过时而食,宁轩未解芳腴。”马鲛鱼也到了一年中最鲜美的时候。慈溪人通常更喜欢将马鲛鱼和咸菜同煮,两者搭配味道绝佳。
马鲛鱼属洄游性鱼类。清明前后,带卵马鲛鱼洄游江河产卵,此时的马鲛鱼味道最为鲜美,被沿海一带的人称为“串乌”,是最受美食爱好者追捧的“鱼中极品”。
选马鲛鱼无非是挑鱼的新鲜度,有三大准则——“鱼眼亮,鱼鳃红,体表有光泽”。另外也可用手指按马鲛鱼体表,结实有弹性的为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