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李熙 【李氏】李朝朝鲜国王汇总

2017-1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朝鲜王朝](1392-1910年),1388年5月王氏高丽将领李成桂发动兵变,背元投明,经几度废立,自掌大权,改国号朝鲜.并于起李成桂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权知朝鲜国事.是以朝鲜族为主体,统一朝鲜半岛的封建社会君主制国家.国君姓李,也称李朝.1392年高丽将军李成桂政变上台,改国号朝鲜.1401年其子李芳远被明朝册封为朝鲜国大王,成为明朝藩属国.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政策.1636年,后金军攻占朝鲜全境,朝鲜国王李倧投降,改向后金朝贡,成为清朝的册封国.1876年,日本军舰

 【朝鲜王朝】(1392—1910年),1388年5月王氏高丽将领李成桂发动兵变,背元投明,经几度废立,自掌大权,改国号朝鲜。并于起李成桂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权知朝鲜国事。是以朝鲜族为主体,统一朝鲜半岛的封建社会君主制国家。

国君姓李,也称李朝。1392年高丽将军李成桂政变上台,改国号朝鲜。1401年其子李芳远被明朝册封为朝鲜国大王,成为明朝藩属国。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政策。

1636年,后金军攻占朝鲜全境,朝鲜国王李倧投降,改向后金朝贡,成为清朝的册封国。1876年,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签定不平等的《江华条约》,叩开了朝鲜国门。1896年朝鲜大王李熙登基称帝,改国号“大韩帝国”。

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李氏朝鲜为中国明、清时期的藩属国。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黄海海战和平壤战场等一系列关键战役中,大清帝国惨败于日本国。最终大清帝国被迫在《马关条约》中。

放弃对朝鲜王国的宗主权。1896年,时任朝鲜国王李熙称帝,宣布独立。翌年,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韩国,李氏朝鲜灭亡。李氏朝鲜历经27代,共519年。2007年,韩国皇室后裔、李氏朝鲜族长李海瑗在首尔登基为“朝鲜女皇”,追尊先代族长李玖为大韩皇帝,庙号朝鲜哀宗。

发誓光复大韩王朝正统。但未获得世界各国承认。 【李成桂】太祖(1335年—1408年),后改名李旦,原字仲洁,即位后改字君晋,号松轩,朝鲜族,1335年11月生。

元末明初朝鲜半岛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高丽王朝将领,朝鲜李朝开国国王。1392年即位,1398年起为太上王。1408年6月逝世,庙号“朝鲜太祖”,谥号“康献(至仁启运应天肇统广勋永命圣文神武正义光德)大王”。

为避免与唐朝睿宗皇帝李旦相混淆,朝鲜太祖驾崩后,后人即刻将其恢复原名“李成桂”。 中国元朝至元元年(高丽忠肃王后四年)十月十一日,李成桂出生于双城总管府((大约位于今日朝鲜咸镜道)永兴郡黑石里的桓祖,私邸(永兴本宫)。

朝鲜北部自金朝起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纳入中国版图。两汉至元末历15个世纪,共计1500余年,中国对朝鲜半岛北部一直领有主权。虽然疆界线呈出从南向北退缩的趋势,但在辽金元400余年间,基本稳定在今朝鲜江原道的永兴郡一带。

至元十九年(1282年),日本侵 扰高丽沿海,在高丽国王请求下,元军驻防金州。第二年,中国元朝正式在高丽设置征东行中书省,以高丽王与元军将领阿塔海共领行省事(《元史》卷208《高丽传》)。

直至元末,高丽的内政与外交均受到元朝的控制。父亲李子春仕中国元朝辽阳行省双城总管府,并为高丽朔方万户。李成桂少年仕高丽,官至东北面元帅知门下省事、守门下侍中,并与女真族酋长李之兰结拜兄弟,使得李成桂的军事地盘扩大。

韩国学术界出现新解释说朝鲜太祖李成桂(1335~1408年)为高丽系蒙古军阀势力,而朝鲜王朝是以北方游牧传统为基础建立的国家。

【李芳果】定宗(1357年-1419年)名李曔,字光远,初名芳果。李氏朝鲜的第2代君主(权知朝鲜国事),庙号定宗,谥号恭靖懿文庄武温仁顺孝大王。 元至正十七年(高丽武宗7年,1357年) 七月,出生于咸兴姚王洞的李成桂私邸。

仕高丽,官至将相。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李成桂即位取代高丽,李芳果受封为永安君、官拜义兴亲军卫节度使。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戊寅,靖安君李芳远在都城举兵发难,朝鲜发生第一次王子之乱,世子李芳硕被杀。

其时李芳果居长(长子李芳雨已死),于是被拥立上台,册封为王世子,九月五日受李成桂禅让于景福宫勤政殿,是为朝鲜定宗。李芳果即位后,只是名义上的国王,实权在拥有兵权的五弟靖安大君李芳远的手上。

即位当年,李芳果便离开了充满血腥戾气的汉城,回到高丽故都开京,先后居住在高丽故宫寿康宫、昌乐宫中。当年三月,李成桂也被迫移宫去开京。李芳果为人宽厚中庸,喜好在开城宫中玩击毬之戏。

吸取高丽朝臣专擅的教训,在定宗2年(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三月,朝鲜颁布了《奔竞禁止法》,抑制官人权贵势力。建文二年(定宗3年,1400年),在开城发生了第二次王子之乱。这一次,李芳远已经不甘心当幕后国王了。

是年十一月十三日癸酉,在百官拥戴下,李芳果在开城寿昌宫内传位于李芳远,十二月上尊号为“仁文恭睿上王”。永乐十七年(世宗2年,1419年)九月二十六日,李芳果于开城仁德宫薨,在位二年,在上王位十九年,春秋六十三。

明朝赐谥为“恭靖”(敬事供上曰恭;宽乐令终曰靖)。葬兴教洞厚陵。李芳远后来成为第一个被明王朝册封的朝鲜国王,史称朝鲜太宗。 【李芳远】太宗(1367年—1422年),字遗德,李氏朝鲜第三代君主,庙号太宗,谥号恭定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

葬于京畿道广州内谷洞大母山献陵。曾以两次王子之乱的方式,铲除异己,进而继位。太宗恭定大王得到了大明惠帝(建文)和成祖(永乐)的册封,是真正的朝鲜国王。

元至正二十七年(高丽武宗十六年,1367年)五月十六日出生于咸兴归州洞私邸(咸兴本宫),母亲是神懿王后韩氏。李芳远从少年时代起便英果聪毅,洪武十五年(1382年)擢高丽进士,癸亥登文科,官至密直司代言。

在李成桂谋代高丽的过程中,李芳远出力最大。 为了给父亲篡位扫清道路,他和判典客寺事赵英珪一起在开城选地桥(善竹桥)刺杀了高丽大贤郑梦周。李成桂即位后,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君。

洪武年间,他多次前往明朝。尤其是洪武二十六年朝鲜贡马,他随贡使前往南京,路过北平时与燕王朱棣私相会见,两人性格相近,相谈甚欢。由于李成桂晚年丧妻,续娶神德王后康氏,前妻韩氏所出诸子一直与其不睦,李芳远尤过之,康氏因此对其侮慢无礼。

而出于对继室幼子的溺爱,李成桂立最幼之子李芳硕为世子。这就为后来朝鲜宫中巨变埋下了伏笔。而李芳远既然有辅佐父亲篡位的本事,自然也有招募私兵暗做筹备的本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发生的政变第一次王子之乱,李芳远杀世子李芳硕和权臣郑道传,拥立李芳果上台,是为定宗,李成桂被迫让位。定宗即位后就前往开京寿昌宫定居。当年三月,李成桂也被迫移宫去开京。建文二年(1400年),宫廷政变再次发生,史称第二次王子之乱。

李芳远被册封为王世子,十一月十三日受禅让于松京寿昌宫。 【李祹】世宗(1397.5.7-1450.5.18)字元正,朝鲜族,朝鲜王朝第4位国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朝鲜半岛古代著名政治家、语言文字学家、改革家,朝鲜文(谚文)的发明者之一,朝鲜乃至东亚历史上最为贤明的国王之一。

即位前被封为忠宁大君,庙号世宗,谥号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葬于京畿道骊州城山英陵。

韩国人认为他对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超乎古人,所以后世史学家通常都尊称他为“世宗大王”。他也被称为海东尧舜。 朝鲜的朝鲜王朝第四任国王。22岁即位,在位31年,享年53岁。

他在位期间是朝鲜王朝的鼎盛时期,他本人也成为朝鲜历史上最为贤明的君主之一。李祹明洪武三十年四月十日(1397年5月15日)出生于汉城的太宗潜邸。明永乐六年(1408年)封忠宁君,和沈氏(后来的昭宪王后)结婚。

四年后进封忠宁大君。其实朝鲜的世子是太宗的嫡长子李禔,李祹似乎与王位无缘。然而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朝鲜宫中发生变化。据明史记载:“十六年奏世子禔不肖,第三子祹孝弟力学,国人所属,请立为嗣,诏听王所择。

因上表谢,并陈己年老,请以祹理国事。命光禄少卿韩确、鸿胪丞刘泉封祹为世子”。世子被废为让宁大君,而忠宁大君李祹则被太宗册封为世子。 就在当年的八月八日(1418年9月),身心疲惫的太宗将王位禅让给世子李祹,李祹于景福宫勤政殿登基,是为世宗大王。

退位的太宗在宫内仍保留一定权力,并掌握军事大权直到四年后他去世。世宗即位后第二年五月,为清除对马海峡倭寇的侵扰,在太宗的建议下派兵东征对马岛,次年9月,俘虏倭寇首领。

1443年签订《癸亥条约》,确立了在对马岛的宗主地位,对日本开放贸易。在北方,世宗时期继续侵占鸭绿江以东图们江以南明朝女真人的领地,并在新占的土地上建城、移民,拓展了领土。 【李珦】文宗(1414年-1452年)字辉之,朝鲜族,1414年生。

朝鲜王朝第5位、第4代国王,即位前被封为大君,1450年即位。1452年逝世,庙号“朝鲜文宗”,谥号“恭顺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明永乐十二年(太宗十四年,1414年)出生于世宗潜邸,六岁的时候被封为王世子。

正统二年(世宗十九年,1437年)开始协助父亲朝鲜世宗大王李祹处理庶务。景泰元年(世宗三十二年,1450年)即位于景福宫勤政门。

文宗体弱多病,而且一改李祹崇儒抑佛的政策,有好佛倾向,不仅在宫中修建内佛堂,并对全国的寺庙进行布施供养,并因此遭到儒臣言官的劝谏。但是佛祖并没有保佑他享国长久—文宗在位仅仅两年,便在景泰三年(1452年)因病逝世,终年三十八岁。

葬于杨州显陵。 【李弘暐】端宗(1441年-1457年)朝鲜族,1441年8月生。朝鲜王朝第6位、第5代国王,1452年即位。1457年逝世,庙号“朝鲜端宗”,谥号“恭懿(温文纯定安庄景顺敦孝)大王”。

明正统六年七月二十三日(1441年8月)出生于朝鲜王朝的东宫——景福宫资善堂。父亲李珦是当时的王世子、后来的文宗大王。正统十三年(1448年)被封为王世孙,明景泰元年(1450年)册封王世子。

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十八日即位于景福宫勤政门。景泰六年(1455年),他的叔父首阳大君李瑈和大臣韩明浍、郑麟趾勾结,杀死了皇甫仁、金宗瑞等顾命大臣而夺取政权。景泰六年闰六月十一日(1455年8月),李弘暐被迫禅位于李瑈,同年七月(1455年9月)尊为恭懿温文太上王。

李弘暐被篡后被幽于昌德宫,一批忠臣密谋拥戴其复位,但是被人出首密告。为了警告仍然拥护李弘暐的那些大臣,李瑈在景泰七年(1456年)悍然下令处死了为首图谋拥戴李弘暐的成三问、俞应孚、金文起、朴彭年、河纬地、李垲六人,世称“死六臣”(“死”意为“杀死”)。

【李瑈】世祖(1417年-1468年),朝鲜族,1417年出生。

朝鲜王朝第7位、第4代国王,1455年即位。1468年10月逝世,庙号“朝鲜世祖”,谥号“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 是世宗李祹嫡次子,端宗之叔父。李瑈最初被封为晋平大君,后来改封为咸平大君、晋阳大君,最后再改为首阳大君。

1455年他从端宗手中篡夺了王位,在位十三年。期间朝鲜王朝的政治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完善和发展。1468年10月,传位于睿宗李晄,次日在寿康宫(今昌庆宫)明政殿去世,终年五十二。

【李晄】睿宗(1450-1469)字明照,初字平甫,景泰元年(1450年)正月出生于世祖私邸。初封海阳大君,长兄李暲去世后,于天顺元年(1457年)册封王世子。

成化四年(1468年)九月七日受禅于寿康宫。成化五年(146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在景福宫紫薇堂薨,在位一年,终年二十。明朝赐谥“襄悼”(因事有功曰襄;未中早夭曰悼),葬高阳昌陵。 【李娎】成宗(1457年-1494年)朝鲜王朝的第9代君主,李姓讳娎,庙号成宗,谥号康靖仁文宪武钦圣恭孝大王,葬于广州宣陵。

他是前任君主睿宗的侄儿。即位后他追封父亲桃源君为德宗,并封母亲为仁粹大妃。在位期间完成了编著并颁布《经国大典》,成为了朝鲜刑法的典范。

天顺元年(1457年)七月三十日生,天顺五年(1461年)封者山君。成化四年(1468年)改封(者乙)山君。成化五年(146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睿宗薨,因其长子早夭,次子年幼,所以奉世祖大王大妃(太王太后)贞憙王妃之命,李娎入承大统,于当天即位于景福宫勤政门。

明史对此事的记载是“……晄病笃,以所生子幼,命其兄故世子暲女子娎子权国事,遣陪臣以闻。及卒,赐谥襄悼,命娎嗣位,娎妻韩氏封王妃”,是为朝鲜王朝成宗。

【李隆】燕山君(1476年-1506),在位1494年-1506年,是李氏朝鲜第10代君主,第11代君主朝鲜中宗的同父异母哥哥。是第七代君主朝鲜世祖的曾孙,也是朝鲜历史上第一位废君。

【李怿】中宗(1488-1544)字乐天,弘治元年(1488年)三月十九日出生于景福宫。初封晋城君,生母尹氏被立为王后之后改为晋城大君。正德元年(1506年)九月,朝鲜发生宫廷政变,长兄燕山君李隆被废,迎立晋城大君即位,是为中宗。

【李峼】中宗(1515-1545)字天胤,正德十年(1515年)二月二十五日生于景福宫。正德十五年(1520年)册封王世子。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一月二十日即位于昌庆宫明政殿。

次年七月去世于景福宫之清燕楼下小寝。在位一年,终年三十一。明朝赐谥“荣靖”(宠禄光大曰荣;宽乐令终曰靖)。葬高阳孝陵。 【李峘】明宗(1534-1567)字对阳嘉靖十三年(1534年)五月二十二日生。

初封庆原大君,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七月六日以仁宗荣靖大王李峼遗命即位于景福宫勤政门。明宗即位时方十二岁,由文定王后垂帘听政。嘉靖七年(1528年),勋旧派元老南衮死后,勋旧派势力便一蹶不振。

到明宗即位时,朝中已经是士林派的天下。其时士林派分为两派,以尹任为首的大尹派和以尹元衡为首的小尹派,两派之间斗争激烈,不亚于当年士林和勋旧之争。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发生了在良才驿墙壁上书写大逆不道文字的壁书事件(丁未士祸),尹任和凤城君李岏受牵连被赐死。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王子(顺怀世子)出生,为此大赦全国,在燕山君和中宗朝受打击的佛教势力借此机会得到复兴。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发生了乙卯倭变,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朝鲜著名学者李退渓设立了陶山书院。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顺怀世子死。隆庆元年(1567年),小尹派首领尹元衡自杀。

隆庆元年(1567年)六月二十八日,明宗薨逝于景福宫养心堂,在位二十三年,终年三十四。明朝赐谥“恭宪”(敬顺事上曰恭;行善可纪曰宪),葬杨州康陵。 【李昖】宣宗,(1552年-1608年)初名李钧,李氏朝鲜第十四代君主。

在位时间1567年—1608年庙号宣祖(??)(原庙号宣宗,1616年、光海君8年改称宣祖)谥号正伦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义格天熙运景命神历弘功隆业显文毅武圣睿达孝昭敬大王1567年-1608年 【李珲】光海君(1575—1641),1608-1623年在位。

朝鲜王朝第十五代君主。朝鲜宣祖庶次子。 【李倧】仁祖(1595年-1649年),朝鲜王朝第16代君主(1623年—1649年在位),字和伯,号松窓,死后庙号仁祖,谥号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清朝赐谥庄穆大王),葬于交河长陵。

在位时发生丁卯虏乱和丙子胡乱,朝鲜亦从此成为清朝的属国。 【李淏】孝宗(1619年—1659年),字静渊,号竹梧,朝鲜王朝第17代君主(1649年—1659年在位),为朝鲜仁祖次子,李淏于1626年被封为凤林大君,丙子胡乱后被抓到清朝做人质。

其兄昭显世子李溰暴毙后,他被立为王世子并继承王位。

在位时秘密执行反清复明计划。死后谥号为宣文章武神圣显仁明义正德大王(清朝赐谥忠宣)。 【李棩】显宗(1641—1674),字景真。李氏朝鲜第十八代君主。庙号显宗,谥号昭休衍庆敦德绥成纯文肃武敬仁彰孝大王。

崇祯十四年(仁祖十九年,1641)二月四日出生于沈阳的朝鲜世子馆。1644年甲申,入主中原的清朝释放朝鲜质子归国,年幼的李棩得以随父亲凤林大君一同回到祖国。1649年己丑,八岁的李棩被册封为王世孙,1651年辛卯(孝宗二年)进封王世子。

1659年己亥五月九日,李棩即位于昌德宫的仁政门。 [1659年-1674年在位] 【李焞】肃宗(1661年-1720年),幼名龙祥,字明普,是李氏朝鲜的第19代君主,1674年至1720年在位。

庙号肃宗(??),谥号显义光伦睿圣英烈裕谟永运洪仁峻德配天合道启休笃庆正中协极神毅大勋章文宪武敬明元孝大王,葬于高阳明陵。他在位时,后宫大嫔张氏曾干预朝政。另外,清朝亦与朝鲜在豆满江及鸭绿江边界发生领土纠纷。

[1674年-1720在位] 【李昀】景宗(1688—1724)字辉瑞1688年戊辰(肃宗十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生于昌庆宫就善堂,母亲是朝鲜历史上有名的权术女人张禧嫔,父亲肃宗是三代单传,得知李昀出生的时候自然是欣慰异常.

1690年庚午,三岁的李昀被册封王世子,1695年乙亥入学,行冠礼.1696年,朝鲜奏请清朝,请立李昀为世子.清朝礼部沿用《大清会典》'王与妃年五十无嫡子,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而拒绝奏请.

朝鲜使臣以外国与内服不同,世子虽为庶出,但是诞生后即报清朝,且告宗庙,定以嫡长子(估计是禧嫔的手段),由王妃抚养,无异嫡出,臣民属望已久为由,再次请封.

1697年丁酉,康熙皇帝乃允朝鲜所请,册封李昀为王世子.是年肃宗患病倦政,李昀作为王世子,承命代理摄政.1720年庚子六月十三日,肃宗去世,李昀即位于庆熙宫崇政门,是为景宗.大概是因为生母作恶多端的缘故吧,景宗自幼体弱,无子,不得不把弟弟李昑封为王位继承人.

景宗在位年数不长,但是朝中也不免权贵党争.景宗年间,朝鲜人首次发现了日本海中的独岛(日方称竹岛).景宗于1724年甲辰八月二十五日去世于昌庆宫环翠亭.

在位四年,终年三十六.无嗣.葬杨州懿陵.清朝赐谥恪恭. [1720年-1724年在位] 【李昑】英祖(1694年10月31日-1776年4月22日)是李氏朝鲜王朝的第21代君主,原庙号英宗,1889年高宗改称英祖,谥号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弘伦光仁敦禧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大成广运开泰基永尧明舜哲干健坤宁配命垂统景历洪休中和隆道肃庄彰勋正文宣武熙敬显孝大王(清朝赐谥庄顺大王),葬于坡州元陵。

英祖五年(1728年),少论派人李麟佐、郑希亮等起兵,以宗室密丰君(昭显世子曾孙)李坦为君,但以失败告终,史称戊申政变。英祖除了是李氏朝鲜在位最长的君主(在位五十二年)之外,同时也是最长寿的君主(享寿八十三岁)。

[1724年-1776年在位] 【李祘】正宗;(1752年-1800年)朝鲜王朝第22代君主,庙号正祖,号弘斋,自号“万川明月主人翁”,1776年-1800年在位,被评价为朝鲜最后一位明君,“热爱学问、有圣人之风的王”,以学识渊博、作风开明、仁爱亲民、富于改革精神著称于世,是朝鲜王朝唯一留下个人文集的君主,和世宗、英祖同被誉为“圣君”,又和仁宗并称“仁君”。

正祖和英祖统治的时期被后世合称为“英正时代”,在正祖时达到顶峰,其时朝鲜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空前繁荣,士农工商全面发展,也被称为“朝鲜的文艺复兴时代”或“朝鲜中兴时代”。

[1776年-1800年在位] 【李玜】纯宗;(1790年-1834年)是李氏朝鲜的第23代君主,1800年至1834年在位。

庙号纯宗(1857年后称纯祖),谥号宣恪渊德显道景仁纯禧体圣凝命钦光锡庆继天配极隆元敦休懿行昭伦熙化浚烈大中至正洪勋哲谟乾始泰亨昌运弘基高明博厚刚健粹精启统垂历建功裕范文安武靖英敬成孝大王(清朝赐谥宣恪大王)。

他11岁即位,在位时曾因朝政衰乱而导致民乱(尤其以纯祖11年,洪景来在平安道与黄海道引发的“两西大乱”最著名;乱事维持数月,而洪景来最后在定州城战死而告乱平),亦曾破例提拔商贾为官员(湾商大房林尚沃曾提供粮食接济在定州与洪景来之叛乱军对峙的政府军,加上先前亦曾广发救荒盐予饥民,纯祖遂决定力排众议破例提拔商贾林尚沃为地方官员)。

他葬于献仁陵。 [1800年——1834年在位] 【李奂】宪宗(1827—1849)字文应,号元轩,是李氏朝鲜的第24代君主,庙号宪宗(??),谥号庄肃体健继极中正光大至圣广德弘运章化经文纬武明仁哲孝大王。

宪宗为文祖(孝明世子)李旲之子,即位时年仅八岁。1839年,赵万永弟弟赵寅永任领议政,1840年后,丰壤赵氏独霸朝政,宪宗后来立金祖根之女为妃,于是,安东金氏又重掌政。 [1834年-1849年在位] 【李升】哲宗(1831年—1863年)是李氏朝鲜的第25代君主,于1849年至1863年在位。

他的本名是元范,讳昪(与“弁”同音),字道升,庙号哲宗,谥号熙伦正极粹德纯圣钦命光道敦元彰化文显武成献仁英孝大王。

全溪大院君第三子.母为龙城府大夫人廉氏.1831年辛卯(纯祖三十一年)六月十七日生于庆幸坊私第(全溪大院君).1849年己酉六月六日,宪宗大王去世,无子.此时由正祖、纯祖、翼宗一脉单传下来的男性后代已经断绝,只能上溯到庄献世子的其他各子中去寻找继位者.

庄献世子长子懿昭世孙早死,次子正祖一支已经绝嗣,所以依据长幼顺序,选定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的孙子,而这一支也人丁不旺,且有宗法“长子不(过继)为人后”的规定,只能从次子、三子里面去找.

于是选定了全溪君李圹的第三子李升.六月八日,十八岁的李升奉纯祖纯元王后金氏之命,封德完君,承纯祖之嗣.次日行冠礼,即位于昌德宫之仁政门。

1897年,朝鲜高宗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哲宗亦被追封为哲宗皇帝,而哲仁王后亦获追封皇后的封号。 [1849年-1863年在位] 【李熈】高宗(1852年-1919年)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父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王大妃曾垂帘,闵妃即明成皇后亦曾参政) [1863年-1907年在位] 【李坧】纯宗(1874年—1926年),朝鲜王朝第27代君主,大韩帝国第2任皇帝(1907年—1910年在位),同时也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

字君邦,号正轩,本贯全州李氏。死后庙号纯宗,谥号孝皇帝,所以通称朝鲜纯宗,又称隆熙帝、李王坧等。他是朝鲜高宗李熙和明成皇后闵氏两人间仅存的儿子。

1875年册封王世子,1895年晋升王太子,1897年大韩帝国成立后封皇太子。1907年高宗退位,太子李坧即位,改元隆熙。1910年日本强迫韩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大韩帝国灭亡。李坧下诏退位,降封为昌德宫李王。1926年病逝。李坧个性懦弱,是一个傀儡皇帝。 [1907年-1910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