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只需十招即可轻松护理
体位性低血压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突发性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突然变为直立体位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继发性多见于脊髓疾病,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内分泌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降压药、镇静药之后。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和儿童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系统逐渐硬化,大血管弹性纤维也会减少,交感神经增强,可使老年人收缩期血压升高。长期偏高的血压,不仅损害压力感受器(位于颈动脉处)的敏感度,还会影响血管和心室的顺应性。当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或服降压药以后,在血压突然下降的同时,缺血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此外,老年人耐受血容量不足的能力较差,可能与其心室舒张期充盈障碍有关。因此,任何急性病导致的失水过多,或口服液体不足,或服用降压药及利尿药以后,以及平时活动少和长期卧床的病人,站立后都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护理:1. 由于失水引起的急性体位性低血压应补充液体治疗。 2. 长时间卧于床上或坐在椅上后起立时动作要慢,站立前作足部的背曲动作可促进静脉血回流心脏、增快脉率和增高血压,在直立位时作交叉双腿的动作可能有助于增高血压;做好体位转换的过渡动作,即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立位,从而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3. 冲凉时坐在椅子上,水温不宜过热。 4. 睡眠时床头应抬高25~30厘米,预防利尿作用。 5. 持之以恒的运动有助于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但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也不要做体位变动过于剧烈的运动,以步行、慢跑、游泳等项目为宜。出汗多时注意补充盐和水分。
6. 服用可引起头昏、头晕及低血压的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头晕、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告知病人应用此类药物后不要突然站起,最好静卧1~2小时,站立后如有头晕感觉,应继续卧床休息。 7. 对于老年人,为了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利尿剂尽量在白天应用,以免夜间起床小便发生意外。 8. 穿弹力袜或使用腹带包扎对某些病人有帮助。 9. 国外医生观察到咖啡因对慢性直立性低血压疗效甚好,早餐前30分钟口服咖啡因0.25克,能减轻饭后血压下降。也可在早饭前喝杯浓咖啡,借此提供咖啡因,也可收到相似效果。 10. 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协助医生积极诊治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