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达残疾读后感 蔡崇达作品《皮囊》读后感

2018-0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伺候的——蔡崇达.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皮囊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皮囊读后感(一)读完蔡崇达的作品集<皮囊>,它是来自于朋友微信上的推荐,那个推荐链接了他书里的第一篇同名文章<皮囊>,写他外婆的母亲,那是一个坚硬而睿智的女人,看这篇文章,那个失去了女儿还能冷静的在祭祀上一下摔死挣扎的公鸡,并说出"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精彩话语的老太,真的让我喜欢的不行,于是,买来书细细品读,第一次从书里看到闽南人的生活,第一次渐渐明白为什么闽南人会那么尊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伺候的——蔡崇达。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皮囊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皮囊读后感(一)

读完蔡崇达的作品集《皮囊》,它是来自于朋友微信上的推荐,那个推荐链接了他书里的第一篇同名文章《皮囊》,写他外婆的母亲,那是一个坚硬而睿智的女人,看这篇文章,那个失去了女儿还能冷静的在祭祀上一下摔死挣扎的公鸡,并说出"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精彩话语的老太,真的让我喜欢的不行,于是,买来书细细品读,第一次从书里看到闽南人的生活,第一次渐渐明白为什么闽南人会那么尊崇大家族,原来他们是始终有信仰的,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妈祖和各类祖先,逢年过节会一家人去祭拜,遇到大事小事会选择和神灵的对话沟通,因为一直内心有坚定依靠,使得作者和他的老太、妈妈哪怕经历最艰难的人生,也依然心存希望。

《皮囊》里写外婆的母亲,失去了女儿却没有哭泣,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她"舍得",当作者询问她对舅公游泳训练的狠心传言时,她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就是这个坚硬如石头的老太,92岁高龄还可以攀到屋顶去修补漏洞,我想蔡崇达的人生,能够坚强的面对一次次挑战,从那个大海边的小镇走到北京,走向更辽阔的世界,老太的人生观应该是他成长路上的第一份人生礼物吧。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始终不能理解在老家执着于建房子的父母,不能够明白为什么所有的身家要去盖那个根本就知道很快要很拆掉的房子,在《母亲的房子》一文里,随着蔡崇达的叙述,我渐渐明白了他的母亲内心的那份近乎令人感觉不近人情的坚持,盖房子是因为母亲对父亲的爱,无论父亲是健康,是生病,还是离世,这份爱成为母亲人生最坚定的目标和信念,作者从最初的不可理解到最后和母亲的统一战线,也从这篇文章里读懂老人家坚持背后的诉求,所以读完第一时间给朋友推荐了这本书,也许他能在这里找到和父母沟通的契机。

我在通篇的书里感受着母亲对父亲、儿子的爱,感受着母亲对于儿子寄予的无限的信赖,儿子从高中开始就那么自觉的开始承担一家之主的角色,挣钱养家,照顾瘫痪的父亲,因为这个儿子,让家再一次有了家的感觉,也因为父亲的生病,缺失,成就了蔡崇达的坚强,独立,目标,常常说磨难是最好的学校,临近高考两周倒下的父亲,最后没有令到作者沉溺,反而成为了人生最强大的动力,让他的大学生活变得紧张严肃,有计划有目标,一切就是这样成就了这个原本在青春期的时候无比迷茫的少年,而《天才文展》里的主角却那样意外的最后变成了废柴,看文展的初中阶段,我还计划把文章分享给儿子看,让他也如天才文展那样早早开始有计划有目标的前行,但文章看到最后,我发现已经不能分享了,人生的变化真的让人难以捉摸,文展的命运让人唏嘘,其实看开了,就知道一个人的命运里最关键的除了智商这个必要条件外,还有情商、逆商和更多的东西。

之前并不知道蔡崇达这个人,因为对这本书的好奇,才去网上查阅了他的信息,一个看着阳光的知识青年模样,典型的闽南人长相,虽然年轻却履历丰富,如今的身家已经超过10亿,读这些信息的时候很是好奇,是什么促使了他的快速成长和蜕变,等到读完这本集子,已经没有了疑问,因为至少这是一个有情有义,有思想有目标的男人,大学四年他不曾虚度,尤其是最后一年的实习,他很好的为自己早早筹谋,并最终落定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看他的经历,再对比身边太多孩子的抱怨,无业或者彷徨,我们曾经以为现在的就业确实有着无比的压力,可是为什么这个来自闽南小镇的一个师范学院的男生能够在满是北漂的京城落脚,任何时候,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也是给这种有情义有责任的人的,老天也会眷顾这个爱家爱故乡的男孩,不愿意看到他们家真的坍塌吧。

《残疾》是一篇让我感动泪流的文章,这里面写的是他的父亲,虽然那时候的父亲已经因为中风而偏瘫,虽然他们全家穷的只能每天吃母亲捡回家的烂菜,但是家的温暖却从来没有消失,父亲就算是从顶天立地变成胖乎乎的孩童,他们依然相爱相扶,最后父亲走了,蔡崇达难以纾解内心的愤怒,但那所有的咆哮和怒吼却让我泪流,因为那里面承载的是一个小小男生最大的压力和爱,那份爱是压抑的,变成了全部儿子对家的责任。

"春节不回家无家,清明不回家无祖"蔡崇达母亲的话语用最通俗的表达,告诉了我们最质朴的情感,就是这种情感坚定着所有游子回家的信念,让蔡崇达无论走到哪里都坚信自己是有家的人,我很羡慕他文章里关于祭祖的描述,那样的情景我们只存在于想象中了,新生的生命一个个涌现,长辈们一年年渐渐变成被祭拜的对象,而家族因此生生不息,无论去的,还是在的,都知道这里是家,这里是归宿。

有家的感觉,真好!有爱的感觉,真好!这是勇气,这是力量,这是生命的传承......

皮囊读后感(二)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伺候的——蔡崇达

今天晚上去外地出差,在高铁上拜读了蔡崇达所著的《皮囊》,感觉这本书很真,所有的好书能深入心扉无非一个字"真"。这本书的很多地方似曾相识,作者同为福建人,同为80后,父亲同为壮年早逝、同为在北京努力奋斗。这本书以散文的形式诉说自己的过往亲历,尤其是对父亲、家人、朋友、村人的看法。读来没那么苦涩,却直达心扉,好像诉说了是自己的故事。

《母亲的房子》诉说母亲为了维护父亲的尊严而争一口气,忍受侮辱坚决把一栋房子建起来。其实我的妈妈比我的爸爸更令我感动、伟大,只不过我不想去写任何关于我妈妈的文章,希望妈妈永远健康、快乐地活着,人不痛苦是无法写出真挚的文章。

不过我妈妈的心愿:想让我在老家建两栋房子,一栋是我的,一栋给我弟弟,我爸爸所盖的那栋当成祖厅。我一直在努力希望尽快实现。但自我爸爸去世以后,每次回到家,我妈妈反复告诫我:"不要急于建房子,你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自你爸爸去世以后,我无法再承受失去你的打击,你要好好注意身体,不要老熬夜,挣钱有的是机会,人生很长,慢慢来,水到渠成,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的。"

《张美丽》诉说一个村里年轻的美女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囿于世俗的观念最后自杀身亡。《厚朴》诉说蔡崇达的朋友由于沉迷于自己所幻想的世界里,缺乏脚踏实地地努力和面对现实的勇气,最后无法承受因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自杀身亡。《回家》讲述蔡为了弥补自己心中的遗憾,花高价为其父亲买了一个好的坟墓。《愿每一个城市都不被阉割》讲述了当下的中国为了追求大城市,都千篇一律建设高楼大厦,实际上失去了每个城市独特的魅力。

《我的神明朋友》讲述了其陪同母亲到女巫那里找其父亲的灵魂故事,在福建,俗称为"找灵魂"。我记得我爸爸刚去世的时候,我也去找爸爸的灵魂,原来对此一无所知,将信将疑。第一次是去隔壁的三山镇去寻找我奶奶的灵魂,目的是希望爸爸刚刚去世,希望爷爷奶奶在那边多照顾爸爸,由于小的时候我是奶奶带大的,所以对奶奶的许多习惯性动作印象比较深刻,一看到女巫用我奶奶习惯性侧面梳头的工作,又在那种供奉神明的地方,以为是奶奶的灵魂附体在女巫身上,所以我一下就跪倒在地,嚎啕大哭,恳请奶奶多照顾爸爸。

特别让我震惊得是由于我爸爸当天刚刚去世,我只报了我爸爸的生辰八字,这个女巫就能把我爸爸怎么突然因为脑溢血去世,死在哪里?家里有几个孩子?我爷爷有几个孩子?以及同来找灵魂的都是谁等等都能说得一清二楚,女巫安慰我说:"你爸爸的命数如此,你不要过于难过,务必照顾好你妈妈以及家人,性格不要急躁,你爸爸是因为人好且能力强,当地的鬼神需要他主持事情,他已经有了好的归宿,他在人世间所有积累的功德将恩惠在你们子女的身上,每个人都有生死,每个人都有灵魂,积善成德。

"找灵魂完毕,由于我是律师,职业使然让我对任何一件事情都保持合理怀疑,是不是女巫在每个农村安插眼线或合作伙伴,比如说医生或村长或风水师,因为只要一有人死亡,这三种人是最先知悉的,是不是他们告知女巫的。

但与此同时,我又否定自己的推测,如果说是他们告诉女巫我家里的基本情况,但有些只有我和爸爸、奶奶之间的私事或习惯性的动作外人是无从知道的,但为什么附在女巫身上的灵魂能知道,灵魂真是很神奇。

为此我又去寻找很远几个地方的女巫,看她们谁说了准,当然有说准的,也有不准的。如今我每年一逢我爸爸的忌日,我就去寻找爸爸的灵魂,询问爸爸是否有我需要帮他做的地方。

为了解决我心中的疑惑:人到底是否有灵魂,我又潜心拜读道家一些亡灵学说,以及佛家的"三藏十二经",现在我坚信:人是有灵魂的,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样我心中就释然了很多,觉得爸爸只是去了不同的世界,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