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电影:难道“下跪”才有票房
5月12日,年过六旬的制片人方励通过微博视频直播,呼吁全国各大影院经理为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增加排片,并跪地磕头,恳求支持。强烈的话题效应,为《百鸟朝凤》的票房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5月14日,该片的排片率从之前的1%大涨至4.5%,单日票房达700万元,超过首周票房总和。
方励的一“跪”,既揭示了艺术电影长期遭遇的市场尴尬,更引人思考:艺术电影到底路在何方?毕竟,靠“下跪”求捧场,不是艺术电影发展的长久之计。
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440亿元。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145亿元。有人预测,2016年全国总票房将超过600亿元。中国电影市场正在上演一场声势浩大的“狂飙突进”运动。
巨大的票房蛋糕导致投机主义盛行,电影市场生出了种种乱象,电影这一“第七艺术”也沾染上了过多铜臭气。比如,《恶棍天使》《夏洛特烦恼》等影片将电影肆意地小品化,甚至“二人转”化,实质是瞄准了数量庞大的“小镇青年”的钱袋,让电影离艺术的本质越来越远。
在资本的围追堵截之下,艺术电影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赢了艺术,却丢了市场,口碑与票房倒挂,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阻碍着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脚步。
2015年年底,文艺片《心迷宫》和《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口碑颇佳,却票房惨淡。另两部具有导演号召力,并有国际大奖加持的影片《聂隐娘》和《山河故人》,票房也不尽如人意。《山河故人》的导演贾樟柯在影片路演中,期望票房能过3亿元,可最终实际票房仅为其十分之一。
正在上映的《百鸟朝凤》是西影厂老厂长、被誉为第五代导演“伯乐”的吴天明的绝唱之作,本身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准。尽管上映前有于冬、江志强等国内九大影业公司的老总联合力挺,有马丁·斯科塞斯、李安、张艺谋、贾樟柯等国内外著名导演的站台支持,但5月6日首映当天,排片率却只有2%,相比之下,同一天上映的好莱坞大片《美国队长3》的排片率高达53.8%。《百鸟朝凤》的遭遇,只不过延续了文艺片长期遭遇的“票房魔咒”罢了。
影院排片只是文艺片“票房魔咒”的表层原因,其深层次问题是由中国观众的观影偏好导致的。当前中国电影观众产生迭代,80后、90后、00后成为主体,同时一、二线城市院线资源饱和,影院开始向三、四线甚至五线城市下沉,其结果是“观众为王”的格局正在形成,“小镇青年”成为新的主力观影人群。为争夺这些新的观影人群,很多电影在类型、题材、风格、语言等方面,都在有意无意地迎合他们的口味。比如,很多年轻人喜欢玛丽苏,喜欢阿Q式的自我陶醉,《何以笙箫默》《夏洛特烦恼》等类型的影片也就纷纷涌现。
德国有句谚语:“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接受美学的观点也认为,受众对作品创作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现实中,“观众的愿望”的确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电影美学与工业。看好莱坞大片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观众,自然习惯用美式大片的标准选择影片;耽于互联网思维的“网生代”也喜欢碎片化的、快节奏的文艺作品;未经过太多艺术电影熏陶的“小镇青年”,其电影艺术素养也肯定会有所欠缺。这些客观现实,导致艺术电影的“观众基础”比较薄弱。
除了“观众基础”薄弱外,一些艺术电影自身也存在问题,限制了其传播和接受的广度。比如,有些片子过分追求“作者化”,将电影视为个人的美学玩物,创作时主张“背对观众”“为艺术而艺术”,使用大量艰涩、深晦的电影语言,其结果往往是只能为极少数观众所接受,主动放弃了大多数市场。因此,所有的文艺片导演,在创作时,都要思考一个问题:观众能不能看懂。观众只有先看得下去,才能看得进去,只有看得进去才会不断去看。观众观看艺术电影的习惯,就是在不断观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艺术电影要想赢得观众的青睐,最牢靠的办法是主动培育市场,培育观众的理性观影习惯,这远比打“苦情牌”来得更加可靠长久和理直气壮。
艺术电影市场的培育离不开作品的支撑。坦率地讲,国产艺术片数量上远远不够,质量上也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们应该广泛地、有选择地引进国外优秀的艺术电影,以扩展观众的视野。别的且不论,光四大国际电影节每年都会评选出不少高品质的艺术影片,如果适当引进,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片源不足的短板。
片源的问题解决了,放映渠道是另一个障碍。不少人提议在全国建设艺术院线,但就目前中国电影的发展水平来看,时机尚未成熟,艺术院线只能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零星存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在现有商业院线多厅影院中开辟一定数量的艺术影厅,可能比建设单独的艺术院线更具可操作性。
多厅影院在黄金时段放映商业大片,在空闲时段匀出一两个厅进行艺术电影放映,不仅节约了成本,将影厅空间和放映时间的利用最大化,而且丰富了业态,提升了艺术品位。影院何乐而不为呢?
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艺术电影放映除了选择中国电影资料馆、百老汇电影中心等艺术影院外,还在五棵松耀莱、卢米埃芳草地、三里屯美嘉等商业影院中的艺术主题影厅进行。即便如此,还是出现每场电影票一经放出就被“秒杀”的现象,这充分说明观众对艺术电影的巨大需求。
比起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艺术电影资源相对匮乏,观众中存在相当程度的“艺术饥渴”。成都市就计划今年在商业影院中大力建设艺术影厅,以缓解这种“饥渴”。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亟需专业的电影策展人,能够策划艺术主题放映,协调和组织排片,以及举办主题沙龙活动等。
从根本上讲,艺术电影审美能力的培养还要从娃娃抓起,影视教育要成为国民教育,这是培育观众和市场的最根本举措。几天前,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启动了“西部起航计划”,计划在重庆市各中小学开展公益影视课程,课程包括电影放映、影评赏析、戏剧表演、戏剧编导等。此举往小了说是为提升重庆市中小学素质教育水平,往大了说是为中国电影培育更理性、更牢固的电影受众群,以促进未来中国电影健康、良性发展,这种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早在20世纪中期,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电影是什么?如今,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界再次提出同样的问题。电影是商业还是艺术?艺术片在当前的中国如何生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面向观众,仰望星空,在永不停歇的探索中寻找答案。下跪,可能是一种情怀的体现,但并不是理性的、万能的、可复制的解决之道。(张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