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的病因 早治疗以绝后患

2019-07-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跖骨骨折是常见骨折,多因重物打击足背.辗压及足内翻扭伤引起.跖骨干骨折因相邻跖骨的支持,一般移位不大.跖骨颈骨折后,跖骨头易跖屈并向跖侧移位,如在此畸形位愈合,则将影响负重,应整复固定.第2.3跖骨颈部易发生应力骨折(疲劳骨折).第5跖骨基部骨折是由于足突然内翻,腓骨短肌猛烈收缩撕脱造成,很少移位,需与该部未闭合的骨骺相鉴别. 病因 直接暴力,撞击.扭伤及传导而来的间接外力均可致伤. 临床表现 跖骨行军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痛.压痛.疲劳无力感及使继续行军受限等症状:X线平片早期难以显示,2-

跖骨骨折是常见骨折,多因重物打击足背、辗压及足内翻扭伤引起。跖骨干骨折因相邻跖骨的支持,一般移位不大。跖骨颈骨折后,跖骨头易跖屈并向跖侧移位,如在此畸形位愈合,则将影响负重,应整复固定。第2、3跖骨颈部易发生应力骨折(疲劳骨折)。第5跖骨基部骨折是由于足突然内翻,腓骨短肌猛烈收缩撕脱造成,很少移位,需与该部未闭合的骨骺相鉴别。 病因

直接暴力,撞击、扭伤及传导而来的间接外力均可致伤。

临床表现

跖骨行军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痛、压痛、疲劳无力感及使继续行军受限等症状;X线平片早期难以显示,2~3周后方出现骨折线,后期则有骨膜增生反应改变。

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X线可显示骨折,但行军骨折在二周后方能显示骨折,且有骨膜增生反应。

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常为横行骨折,即骨折线垂直于跖骨骨干,它是由于腓侧短肌肌腱应力所引起的撕脱骨折,也称“JONES骨折\" 该骨折应与第5第五跖骨粗隆突起鉴别,尤其是9-15岁的儿童,常常可以出现第五跖骨基底部的骨骺,常表现为纵行透亮线,骨片边缘一般规则光滑,周围软组织无明显肿胀。

第5跖骨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在骨折中不算严重。去医院拍了片子,诊断结果也出来了,处理结果如下:

1、固定制动4~8周,防止骨折移位;

2、伤筋动骨一百天,不要过早负重行走;

3、局部可外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药;

4、适当增加营养,促进骨折愈合;

5、骨折正常愈合后,还能继续进行球类运动。

诊断

跖骨骨折的诊断一般均较容易,其外伤史多较明确,且该骨骼表浅,易于检查,加之X线片显示一般较清晰;但跖骨基底部裂缝骨折,可因X线投照角度不当而难以辨认,此时应以临床诊断为主。

治疗

根据骨折有无移位及复位情况,而酌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1.无移位的骨折

可获得满意复位者,伤后或复位后患肢以小腿石膏或短靴石膏固定4~6周。

2.有移位的骨折

(1)跖骨头跖曲移位 可行开放复位,如局部嵌插稳定时,仅辅以石膏外固定;对合后仍不稳定者,则需用克氏针交叉固定,7~10天后拔除,再换小腿石膏制动。

(2)跖骨干骨折 一般移位勿需手术,严重错位,尤其是影响足弓者则需切开复位,而后视骨折线形态选用钢丝、克氏针或螺钉固定之。

(3)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 仅极个别患者需行切开复位加内固定术(小螺钉或克氏针等),术后仍需辅以石膏制动。

(4)行军骨折 症状较轻者可行弹性绷带固定及适当休息3~4周,骨折线明显者则需石膏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