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平与20个亿 业内人为邓亚萍申辩:根本没亏20亿 只亏几个亿
“老总肯定有,但有邓亚萍的前车之鉴,谁还会跳出来让自己再处于风口浪尖?有几个人能担得起'败光20亿元’的指责?”互联网分析师葛甲认为。
几位业界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以即刻搜索的那点流量几年花费20亿元是不可能的,几个亿还差不多。
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其2012年得到的数据是,即刻搜索的前期投入在2亿元左右,固定资产没花多少钱,更多是花在人才的储备上,他们最高峰时大约有600人。这也是邓亚萍的必然选择,因为没有互联网经验的她必须崇尚技术的力量。
“当时,一些体育部门对邓亚萍也抛了绣球,邓亚萍的选择还是很多的,至于其最终选择即刻搜索总经理一职,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因为18次让国旗飘扬在世界各大赛场上的明星人物,在内心,代表国家做事,还是有一个梦想的。”上述人士表示。
2010年12月6日,邓亚萍在母校清华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上说:“当你的个人价值叠加在国家的利益上,你的价值会无限放大。我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但熟稔体育的邓亚萍并没有互联网经验,在任职前后,其勤勉的身影更多出现在互联网大佬圈中。“她的学习能力很强,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尤其是对人才的重视。”李明认为。
核心是有优秀的研发工程师。
2010年9月,邓亚萍曾咨询李开复,李开复给她开了个名单。在即刻搜索的团队中,有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原副院长刘骏、谷歌总部数据中心原工程师王江、谷歌安卓系统1.0版创始人之一钱江等一长串明星阵容。其中层管理者也有从百度、腾讯等公司挖过来的。
创业最初,单是研发工程师就达100人。李明说:“即刻搜索给我们的待遇等各方面都是不差的,与腾讯、百度有一拼,当时,我们也是干劲十足。”
在这个过程中,即刻搜索还是推出了消费者需要的服务产品。最知名的就是2012年春节前夕,即刻搜索开发了一款“即刻抢票”,这一产品让即刻搜索小火了一下,流量迅速上升,而李明与其团队同样收到了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
除此之外,即刻搜索还与360搜索展开战略合作,内容包括:全面接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药品查询数据、联合运营网络曝光台以及食品安全栏目。
“国字头”的尴尬
目前中国搜索的网页上,近期招聘一栏,依然在招兵买马,吸收包括技术、编务、经营、设计等各类人才。
在招聘信息中,“中国搜索,一个'国’字头的互联网公司的内容采编团队正在招兵买马”这样的宣传语颇为引人注目,对青年人才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如果有可能解决“坊间所称的价值76万元”的北京户口的话,无疑是极佳的工作单位。
“其实,今年的中国搜索与即刻搜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不解决内部管理以及缺乏核心定位,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上述人士说。
根本问题还是“国字头”与市场化之间的纠结。无论是即刻搜索还是盘古搜索,一出生,都冠以“国家搜索”名头,这也是一把双刃剑。
邓亚萍曾经这样评价过百度:“我们(人民搜索)本身代表的是国家,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履行国家职责。你不用打败我们,你应该多帮助我们,多给我们出主意。”
客观地说,即刻搜索之所以被大家寄予希望,缘于人民日报社的体制改革相对靠前,包括资产剥离产权分明,做得非常不错,即刻搜索作为人民网的子公司,最初被业界预估有可能独立上市。
曾有记者问及对即刻搜索在盈利方面有什么要求时,邓亚萍也回答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建设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搜索引擎技术平台。我们一直围绕这个目标在努力,先把基础打好。”邓亚萍坦言,前期靠国家给予资金支持,但她坚称“最后一定要走向市场”。
“其竞争对手却是市场化的,甚至很多互联网企业开创期的做法是不光彩的,比如,用盗版的免费方式获得流量,如此,他们最初的内容生产成本并不高,'国字头’企业能干这种事吗?肯定不行,起点就不一样,怎么拼?再加上不接地气,即刻搜索的命运只能如此。”知情人士表示。
即刻搜索当时也有扶持政策,将近200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都有即刻搜索的链接,但业内人士当时随机抽查了5家,大江网、青海新闻网、杭州网、金黔在线、长城网,却发现没有一家使用即刻搜索的搜索框。
中国搜索的合作伙伴也有近百家,本报记者随意点击了几家,其网站的链接中出现的是另一家搜索引擎公司。
新的国家搜索未来如何,公众不得而知,只是期盼,不会再有人像“邓亚萍”那样,在谈起“国家队”历程时,来一句“不管是以什么身份,不论工作单位是什么性质,在每一份事业中,我都要求自己对得起良心、经得起检验,多做对公众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