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战场》全景展现抗战14年 导演详解怎么调度各国演员
《东方战场》力图用一种恢宏的场面和纪实的叙事手法,来还原14年抗战历史
谈到拍摄《东方战场》的初衷,导演路奇表示,他希望有一部作品,能向观众展现中国的抗战14年,这其中还包括在此期间的国际形势、其他国家的态度以及行动等等,以此全方位地展现当时的历史画卷,在此基础上,《东方战场》的剧本开始有了雏形并不断地进行打磨。
“剧本打磨了10年。”制片人孟凡耀表示,此后在相关领导以及专家的指导下,剧组又对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甚至每一个时间地点都进行了考证。此后便是半年的艰苦拍摄。现如今主创们回忆起来,拍摄过程可谓是历尽艰辛。剧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有名有姓者多达1200人,剧组首先要将1200名演员分成三个摄制组,这个调度的规模是超乎寻常的。
孟凡耀回忆说,整个摄制组包括两个武戏组,一个文戏组和一个资料组。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场戏是剧末的东京大审判,这其中包括战犯、法官、守卫的美国士兵等200多名外国演员,拍摄前主创们都做足了功课,但现场还是经历了不少“紧张”。导演路奇当时就是一门心思想把这场戏拍好,让世人看到战犯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拍摄中面临的第二大挑战则是难以想象的低温。导演路奇带领剧组在黑龙江拍摄时,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而此刻,室外温度是零下41摄氏度。“拍摄外景时我们要给一个公路桥刷漆,刷子刚刷上去就结冰了,现在想想还是不寒而栗……”
对于在艰苦条件中咬牙坚持过来的演员,导演路奇对他们表达了感激和敬佩之情。在导演眼中,14年抗战真正的主角是历史的脚步,历史时间每进行到一个节点,主角就会聚焦在某几个人物身上,剧组中1200个角色,是穿行在历史行进的脚步中应该出现的人物,但都不是传统意义上贯穿全剧的主角概念。
在此情况下,不少演员本着一种对历史的崇敬在出演这部剧。导演举例说,在黑龙江拍戏时零下41摄氏度的严寒,有的不了解当地环境的日本演员只穿着单裤拍戏,拍摄结束后,演员已经冻得连车都上不去。一位饰演蒙古勇士的小伙子,专门从内蒙古赶到剧组要求亲自原声配音而且分文不取。这在导演眼中,都是一种近乎英雄情结的行为,也正好印证了整部剧的主题——在抗战的危难关头,全民族不分阶层等级身份,每个人在民族危亡关头都会奉上自己的一腔热血。
导演路奇在剧中寄托了他本人的许多情怀——“我做的片子不是快餐,我追求它所具备的史学价值,它以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这段历史……观众看片子的时候,可能对整个14年的抗战,会有一个更加深刻,全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