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画像碑现身昆明 揭示陈圆圆究竟有多美?(图)
已故人物画家齐熙耀笔下的年轻陈圆圆画像
昨天下午,市民陶鑫国将“陈圆圆画像碑”历史遗物移交五华区政府,劫后余生的“陈圆圆”将在莲花池公园获得永久性保护。这是昆明仅存的陈圆圆历史影像,在三百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见到一个真实的陈圆圆。
一代红妆照汗青
五华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用矿泉水轻拭石板后,斜倚莲塘、手摇蒲扇、眼光流盼的陈圆圆宫装妆像便清晰起来。清吴伟业《圆圆曲》用“一代红妆照汗青”形容圆圆不为过,画像石上的她的确很美。
记者了解到,“陈圆圆画像碑”高1.38米、宽0.63米,碑首、碑座已毁,目前还靠钢筋支撑着碑身。从碑文来看,画像碑为庚辰(1940)年莲花池民众所立,当时请一位叫李澍溥的画师仿清初陈圆圆宫妆原图画刊刻立。
《圆圆曲》中“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红颜”——陈圆圆,仅存的画像石让我们重见最接近真实的陈圆圆面貌。
明眸皓齿无人惜
让人想不到的是,画像碑的命运竟和陈圆圆一样坎坷,“明眸皓齿无人惜”的她经历了太多劫难。
据五华区文化局专家介绍,陈圆圆画像碑最早立于莲花池老铁路旁,日晒雨淋久经沧桑,其后曾一度消失于市井。1982年首次文物普查时,文物工作者在昆明市消防器材厂某车间找到了失落的画像碑,并由五华区文化馆存放于东寺街西寺塔的文化园内。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陈圆圆画像碑又奇怪地不见了。陶鑫国说,他1993年花3万多元从市场上买到陈圆圆画像碑,随后其在莲花池开立过桥都餐饮店,一直保管着石碑。
看到本报关于市民建议莲花池重塑陈圆圆纪念像的报道后,陶鑫国决定将“陈圆圆画像碑”无偿捐献政府,让历尽劫难的“陈圆圆画像碑”有个永远的归宿,也让更多市民能一睹陈圆圆真实容貌,让牵动昆明百姓的莲花池重复历史景观。
艺术作品中的陈圆圆
修复石像重立莲池
五华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表示,将尽快修复“陈圆圆画像碑”受损的地方,并安置到莲花池公园内的特定位置妥善保管。
“陈圆圆画像碑”上的美人脸面在文革时被刮花,石碑左上角也残缺了一个角落,受损处正用钢筋支撑着,以使其不碎裂。
据五华区文物专家介绍,原来最早的“陈圆圆画像碑”有一对,除了现在找到的这座宫妆像外,还有一座是老年时候的比丘尼(出家)画像。但现在仅找到这一座宫妆像,出家为僧的禅定坐像石碑至今下落不明。
记者走访到,目前昆明仅有金殿公园在碧水春塘旁塑有陈圆圆石像,但容貌更像现代人眼里的美女标准。而今后将立于莲花池畔的“陈圆圆画像碑”历史遗物,形貌取自清朝初年陈圆圆真实宫妆,是古人眼里真实的陈圆圆。
影视作品中的陈圆圆
征集失落在民间的文物
五华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向陶鑫国颁发捐献历史遗物荣誉证书。有关负责人通过媒体表示,希望广大市民能为莲花池公园恢复历史文化景观献策献力,政府非常希望能从民间征集到一批历史遗物、文物甚至珍贵文物。
如果市民知道有关莲花池、陈圆圆、吴三桂、永历帝等旧事,或是知道相关文物、遗物下落的,或是手中持有相关老物件的,都可以通过本报联系有关部门。市民向政府提供遗物信息、移交遗物、捐赠遗物等,将获政府奖励。
陈圆圆究竟有多美?这个困扰我们三百多年的谜底今天揭开了,因为昆明找到了失落的陈圆圆画像石。
陈圆圆是个谜,相貌、生死、埋香之处甚至爱恨情仇。找到失落的石画像,古代莲花池神秘的“妆楼倒影”便浮出水面。在初步揭开陈圆圆相貌之谜后,本报记者将与文物工作者一道,寻找陈圆圆遗失在民间的香骨。
旧时稗官笔记中有十字:“滇南破,邢(指陈圆圆)出走,不知所终”,陈圆圆香归何处?我们这次将要探寻答案。民间传说很多,记者昨天采访发现,陈圆圆在昆明最有可能埋香四个地方:
一是昆明人说得最多的莲花池畔,今天在莲花池片区的云南民族学院内,或有陈圆圆出家的庵堂和墓冢碑刻等遗留。
二是葬在昙花庵侧的归化寺后面,今天有无遗留待实地考察后方知。
三是葬在商山寺旁某地。
四是葬在三圣庵后院,瓦仓庄一带。
传说陈圆圆察觉吴三桂有反心,便在昆明城周围先后建起十余座尼姑庵,如妙法庵、白衣庵、金莲庵、紫衣庵等,并挑选貌美且像自己的女子当住持。她来往于各庵堂之间,久而久之,很多尼姑庵都有了陈圆圆出家的传说,但真正的陈圆圆最终归根何处?却成了历史烟海中的一个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