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有什么作用 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2018-10-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艾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主产于湖北.安徽.山东.河北.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叶.炮制方法 1.艾叶: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2.醋艾炭: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醋,炒干,取出凉透.

艾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主产于湖北、安徽、山东、河北。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叶。炮制方法

1、艾叶: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2、醋艾炭: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醋,炒干,取出凉透。每100kg艾叶,用醋15kg。成品为焦黑色不规则的碎片,可见细条状叶柄,具醋香气。性味

辛、苦,温。归经

归肝、脾、肾经。功效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主治

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本品药性温燥,阴虚血热者慎用。有小毒,不可过量服用。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艾(植物名实图考)艾蒿(尔雅、本草纲目),白蒿[神农本草经(部分)、本草纲目(部分)l,冰台(尔雅),医草(名医别录),甜艾(本草求原),灸草(埤雅),海艾、白艾、蕲艾(本草纲目),阿及艾(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家艾、艾叶、陈艾(中药俗称),大叶艾、祁艾(河北),大艾、艾绒、艾蓬(江苏、江西、上海),五月艾(福建、广东、四川),黄草(台湾),野艾(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白陈艾、家陈艾(四川),红艾、火艾(云南),“恰尔古斯一苏伊加”、“荽哈”(蒙语名),“黑阴威”(瑶族土名)。

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参见艾糍)。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每逢立春时分赣州客家人有采集艾草做成艾米果的习俗。艾米果的形状与饺子有点像,但体积更大内有馅,美味可中可当主食。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头,还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艾蒿叶熬汁,然后稀释兑水沐浴,可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此外还可以驱蚊蝇、灭菌消毒,预防疾病。艾蒿还用于针灸术的“灸”, “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用艾蒿泡脚有很多保健功效。因为它有着治病的功能,特别是在五月节这天乘着露水采到后,药效最好。.艾蒿还是一种食用植物,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蒿馍馒、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