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个问题逼出改革新动力——江西自我加压深化“放管服”观察

2019-05-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进程中,江西"自我加压""刀刃向内",通过对省直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持续半年多的暗访督查,查找出238个典型问题,并以整改为切入点,"以点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进程中,江西“自我加压”“刀刃向内”,通过对省直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持续半年多的暗访督查,查找出238个典型问题,并以整改为切入点,“以点带面”促进“放管服”改革提速增效。

到目前,江西省已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63项,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事项分别精简72%、68%和34%,省本级170多项政务服务已经实现“一次不跑”办好,“放管服”改革进程显著加快。

2017年11月中旬,江西开了一场“辣味十足”的全省“放管服”改革工作会。会议一开始就播放暗访督查发现的各地“放管服”改革乱象的专题片,这让参会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些主要领导阵阵脸红、满头冒汗。

一个工业园区许多服装印染小作坊未办理任何证照,仍在经营生产;

某办事大厅的受理窗口外,由于没有坐椅,前来办事的群众分别用趴、蹲、跪三种姿势写材料;

……

专题片曝光的问题让参会的干部坐不住了。会后,有的干部打电话布置整改,有的单位组织开会研讨。

“放管服”改革是利企便民、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举措。江西省认为,“主动亮丑”就是为更有力地破除阻碍改革推进中的“顽疾”。

为摸清“放管服”改革政策举措落实情况,2017年7月以来,江西省组织21个暗访督查小组,走访了200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330家企业、560名群众,发放调查问卷1201份,发现典型问题案例238个。

让干部“汗颜”的200多个问题涵盖群众办事、企业投资、政府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有的是审批环节繁琐;有的是违规收费、“红顶中介”;有的是公共服务不方便,还有的是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力度不够,等等。

对发现的问题,江西省有关部门将其反馈给相关单位进行自查整改,并明确要求提出整改方案和整改时限。2017年底,江西还启动回访督查,派出5个督查组对相关问题的整改效果进行实地督查。

以问题为导向倒逼改革,江西省不回避、不遮掩、不护短,不仅迅速推动了一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的解决,更“以上率下”激发了全省“放管服”改革动力。

督查组在某县暗访时发现,因涉及县区规划调整,一家工业企业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多年未果。督查通报后,当地立即成立工作组,并对存在类似历史遗留问题的企业调查摸底,力争半年时间内解决。

据江西省政府办公厅督查处回访统计,到2017年12月底,督查组回访抽查的121个问题中已有104个基本解决。

以解决这200多个典型问题为契机,江西还在回访督查中力促“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推动改革突破,清除更多改革中的“险滩暗礁”。一方面查找“问题单位”是否存在其他方面问题,另一方面查找本地其他部门是否存在类似问题。

例如,某县有群众反映,办理残疾等级鉴定需要层层送审材料、耗时几个月。在整改中,这个县不仅压缩了办事时限,还主动与上级部门协调,提出从2018年1月1日起,把该业务办理权限从设区市下放到县,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督查不走过场,改革的压力还在继续往下传导。为进一步打通“放管服”改革“最后一公里”,赣州等设区市已着手在全市开展暗访督查,还有不少设区市主动向沿海发达地区取经,进一步探索破解改革难题。

持续半年多的暗访督查和自我加压,推动江西“放管服”改革提速增效。

江西将暗访督查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归纳为“权力下放不精准”“数据不共享”等10个方面,既为全省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找到了难点、痛点和堵点,也找到了突破点。

到目前,江西已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63项,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事项分别精简72%、68%和34%。借助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江西省市县三级已有3万余项行政审批事项入网办理。

2017年11月下旬,江西省正式公布省本级第一批共173项“一次不跑”政务服务事项。通过全程网办、上门服务、帮办代办、邮递办理等措施,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一次不跑”就能把事办好。一些市县还在积极探索智慧审批、通过建章立制改进干部服务作风。改革在进一步往深处推进。

“事实证明,抓住改革痛点、难点精准发力,就没有突破不了的改革。”江西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张勇表示,下一步,江西将继续向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记者余贤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