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和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比较】请简单介绍和比较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2017-06-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作为古典经济学派的两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作为古典经济学派的两位著名代表人物,他们的理论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在今天看来,他们理论中一部分知识的实际意义已大大降低甚至消失,但是对于我们而言,研究其理论仍可以获益匪浅。

我们将看到他们是怎样认知了一个在他们之前没有被认识到的领域及与其相关的知识,并从中学到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本文将通过研究绝对优势学说和比较优势学说,试图指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两者关于在国际贸易这一领域内理论分析上的优缺点。

下面简述一下俩个人的国际贸易理论:

1.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是:绝对优势学说!绝对优势学说是亚当·斯密关于国际贸易分析方法的学说。在这一学说中,他用一国中不同的职业分工和交换来解释国际贸易。

在亚当·斯密看来,人与人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天生的差别,只是由于社会分工,不同的人从事了不同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练习,熟能生巧,才有了各自的专长和优势。有分工就有交换,交换能给交易双方都带来利益。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分工被进一步细化。也就是说,交换促进了分工。

2.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是:比较优势学说!产品的比较优势来自于不同产品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一国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品则具有比较劣势。

即便一国在每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缺乏生产率,它依然能够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率差距相对较小”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在每一种产品生产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具有高生产率的国家,也只能生产和出口“与外国相比生产率差距较大”的产品来获得分工和贸易利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以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建立在以下几个假设之上:

1.生产要素只要劳动一种。

2.劳动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

3.劳动在一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4.规模收益不变。

5.商品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6.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下面列出一个比较成本理论的经典案例(李嘉图模型)。

简述一下俩个人的国际贸易理论比较:

1.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指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商品的相对劳动成本,而不是生产这些商品所需要的绝对劳动成本。

2.李嘉图证明了成本条件的相对差异,可以成为获得贸易利益的基础,但和斯密一样,他的理论仍集中在成本分析方面,忽略需求面的影响;所以无法解释贸易利益在各国间的分配问题。

3.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Mill)提出“相互需求理论”(Reciprocal DemandTheory),才正式将需求面的分析纳入到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中,回答了国际价格比率即贸易条件是如何决定的这一问题。

所以说: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说,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说。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没有正确地解释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而李嘉图的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