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闽南人的过年风俗

2018-09-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民俗,中华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闽南一带,按农历算每个月都有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来源和民间传说,祭拜活动更是盛行,关帝庙.上帝公庙.观音寺随处可见,家家供观音,户户拜关公,拜观音可乞求平安,关公则是财神的象征,这种观念在闽南人的眼里己经根深蒂固,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人供奉道教里的各种神仙如福.禄.寿三星.太上老君等;过年是一杯茶,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闽南菜,一群淳朴好客的闽南人,和眼前妩媚的风景.只是在这里,无论是走着,坐着,躺着,想着,念着,寻觅着,遗忘着,总有一分热闹陪伴着,可以放肆却不可以

民俗,中华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闽南一带,按农历算每个月都有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来源和民间传说,祭拜活动更是盛行,关帝庙、上帝公庙、观音寺随处可见,家家供观音,户户拜关公,拜观音可乞求平安,关公则是财神的象征,这种观念在闽南人的眼里己经根深蒂固,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人供奉道教里的各种神仙如福、禄、寿三星、太上老君等;过年是一杯茶,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闽南菜,一群淳朴好客的闽南人,和眼前妩媚的风景。只是在这里,无论是走着,坐着,躺着,想着,念着,寻觅着,遗忘着,总有一分热闹陪伴着,可以放肆却不可以放纵,可以孤独却不孤单。只是这些都像是一场梦,福建便是圆梦的地方。

随便走进一家闽南人家过大年,从腊月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你都能体会到浓浓的民俗气息。

闽南人过年基本上是从腊月十六“尾牙”(福建旧时称改善伙食为“做牙”,而“尾牙”则为最后一次做牙)这天开始的。一直到元宵,整整一个月,过年“过”翻天。前期是预热阶段,比如置办年货,祭拜灶王爷等。转入除夕,就热闹起来了。除夕之夜,闽南称之为“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今年就是“二九暝”)。家家在天色未晚前准备好“春饭”等供品。“春饭”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在闽南话中,“春”与“剩”谐音,表示“年年有余”。在大门后,还要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意味着又长又甜,家运吉祥。

一到腊月二十四这天,民间传说这些供在家里的神仙们就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本年度的“工作”,闽南人把腊月二十四这一天称为过小年,并会举行比较隆重的祭拜仪式,恭送这些神仙上天去做客,直到正月初四这天这些神仙才会重新回到家中,为人们送来新年的财运并保平安。

拜年风俗

过年时在闽南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得饱,初四安下地,初五隔光,初六舀稀饭,初七摸,初八摸,初九祭天公…………”,这句话要用闽南语念起来才会顺口,

大概的意思是:

初一和初二要起早床,起早床后食用糯米制作的甜稀饭,寓意在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

初三就可以睡早床,

初四安下地是说腊月二十四那天上天去的神仙们在初四这天返回地面带来新一年的运程,据说通过占卜还可以知道你家里的神仙从天上带回来什么东西,比如带回了红枣那预示着在新一年里平安,如果是带回了元宝则表示今年有财运,如果带回了笔则表示家中今年有参加高考或毕业考的学子将会高中,

初五隔光的意思就是可以解除很多过年的禁忌,比如在初一至初四在家中是不能打破碗或其它器皿的,到了初五这些禁忌就不存在了,小孩要是过年时吵闹不听话,在初一至初四大人是不可以打骂小孩的,而到了初五小孩再不听话,大人们就可以“家法伺候”了;

初六舀稀饭是说过年时人们常常大鱼大肉,过于油腻,到了初六这一天就要归于平常,吃点稀饭等素食用于调节饮食,以利于身体健康。

初七摸、初八摸这句话如果不是闽南人就没办法理解了,可能还会以为是搓麻将呢,其实不然,初七和初八是为初九祭天公做准备工作,小时候在闽南过年,大人们都要用手工制作很多年糕,这些年糕绝大部份是用糯米为原料做的,分为两种,一种叫“粿”另一种叫“龟”,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粿”是无馅的,一般做成圆形,要多大有多大,主要看蒸笼的大小,

“粿”一般是用米浆来作为原料,蒸熟后在最上面一层涂抹一层生油,然后在正中央贴上一张剪成圆形的红纸,以示吉祥。另一种年糕叫“龟”,有馅,一般是用炒花生搅碎后加上白糖加工而成,与花生汤圆的馅类似,“龟”一般作成巴掌大小,包好后用专用的木模印在年糕的表面上,花纹就是以龟壳的样式为参照的,所以闽南人把这种年糕称为“龟”,寓意健康长寿。“龟”制作好后,在底部放一张竹叶,材料类似于端午节包粽子时的竹叶,在叶片与年糕之间也要涂抹上一层薄薄的油,以防粘住锅底或蒸笼。

初七、初八这两天除了制作年糕外,还要准备一种叫寿桃的食物,其方法和材料与做馒头没什么两样,只是外形上比较讲究,要仿做成桃子的形状,并用红纸将其染上红色。闽南的民间传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用寿桃祭拜为其庆祝生日,而玉皇大帝在闽南被百姓尊称为“天公”,所以才有初九拜天公的说法。拜天公一般选择在初八晚上,家家户户会在这天晚上举行盛大的朝拜仪式,以乞求在新的一年里福运高照,家人平安,事业昌隆。这时还会焚烧一些纸钱还有一种叫“补运单”的红纸,上书一家老小的生辰八字。拜天公的供品一般选择三牲(猪、牛、羊)或以鸡代替其中一种,另外鲜花、水果、柿饼、桂圆干、红枣等也是必备之品。

除夕夜的团圆饭

说完了拜天公、拜年的闽南风俗,再说说闽南人的除夕夜的团圆饭是如何吃的。除夕夜的团圆饭在闽南被贯以一种特殊的称谓叫“围炉”,记得小时候吃年夜饭时,在桌子的正中央都要摆放一口特制的火锅,中间有个烟囱,里面放置木炭,这种火锅在一些地方今天还在沿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火锅和液化气火锅,但使用新式的火锅却少了几分年味,因为使用老式的火锅所散发出来的那种香味是新式火锅所代替不了的。

闽南人对于“围炉”即年三十晚上的这顿饭是特别的重视,并且也比较讲究食物的名称和搭配,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但所选择的食物一定要有特别的意义。餐桌上一定要有鱼,那叫年年有余(鱼),吃鱼头预示着来年“富饶饶”(闽南地方方言),要有甜芋泥,因为芋与富裕的裕同音,还要有蚶,蚶的壳类似于古代的银子,有金银万两的象征,一般是在围炉快结束时吃的,这种海产不需要要蒸煮,只需用开水生烫一下即可,要是拿去煮就失去了新鲜性,不好食用了。

在闽南人年夜饭的菜谱里带有普遍性的菜肴还有:“海蛎煎,鲜带鱼,红鲟(螃蟹)、对虾、芋堡……等等。佳肴配美酒,美酒当然也是少不了的,围炉时一般选用茅台、五粮液或剑南春。围炉前要在大门口燃放鞭炮,然后紧闭大门晚宴开始,围炉时,家中的下辈要先向长辈敬酒并送出祝福,盘中的菜即使再好吃也不能吃得一点不剩,至少要留下一点在盘底,在围炉的过程中不可以打破碗、汤匙等,因为那是不祥的象征。

围炉结束后,大人们开始给小孩派发压岁钱,发红包也有讲究的,如果是己婚的人向未婚的人发红包,则要发双份的,即发两包,如果发红包的人是未婚的,则只能发一包,兄弟姐妹当中排行大的给排行小的发红包,辈份高的给辈份低的发,己婚的给未婚的发,所以最划算当属在家中排行最小。

围炉结束后,打开大门,放鞭炮,然后才可以出去玩,但大多数人不会出去,一般是在家里陪伴父母泡茶、聊天。这样大年三十就算过去了,到了大年初一,无论大人小孩都要起早床,换上新衣服,出门去向亲戚长辈们拜年,初一早上的早餐也比平时特别,是用糯米煮的甜稀粥,粥中放红糖、红枣、桂圆等,这种甜稀粥按闽南的方言说叫“米糕粥”,同时如果有客人到访,还要敬上一杯放有红糖的红枣茶,然后才喝铁观音茶,闽南的茶道是闻名遐迩的,每家每户在过年时都备有小包装的上等铁观音茶,配以沸水泡之,其香、色、味俱佳。

闹元宵

到了元宵,闽南人的春节喜庆气氛又到了一个小高潮。“元宵节”又称为“灯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吃汤圆,闹花灯,猜灯谜。按照闽南地区的风俗习惯,元宵节的活动要持续三天,正月十四的晚上最具闽南特色的民俗踩街活动拉开了“闹元宵”的序幕。

在闽南春节的热闹气氛非常的浓厚,尤其是元宵节,我们闽南又称为小过年,除了春节以外,元宵节是很重视的,挂花灯,猜灯谜,最主要的是全家的团圆,全家的团圆,大大小小从海外、从外地都回来团聚,所以叫做团圆,真正的团圆,所以人家称为小过年”。

看花灯是元宵节的重头戏,在台湾还有“偷俗”和“钻灯脚”的习俗,“偷俗”的名堂很多,如未婚少女故意去偷别人家菜园的葱菜,如果不被主人发现,就是吉兆。预示她能遇到称心如意的郎君;已婚妇女如偷得喂猪盆而被人骂或偷拔到人家竹篱笆上的竹,则认为是生男之兆,就是因为闽南话“竹篱”和“得儿”发音相同来取义的;“钻灯脚”就是元宵夜妇女们故意在灯下钻来钻去,也是因为“灯”和“丁”同音,取其“添丁”的吉意,所以在台湾还有“钻灯脚,生男丁”的谚语。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各地共同的风俗,元宵也叫做汤圆,关于它的传说和典故非常的多,但都是取其团团圆圆和吉利的意思。

春节期间在闽南地区 旅游的朋友不要错过来看看:

泡功夫茶“泡”功了得

闽南有种说法:“抽喇叭烟,听南音乐,泡功夫茶,其乐无穷。”福建既是茶之王国,福建人对茶自然情有独钟。既到福建,何能不好好体会一番茶文化,试试你的“泡”功。在闽南一带,客人来临,主人一定拿出“茶米”,泡出一小壶浓茶,口称“泡tay,泡tay”tay即茶热情地邀请你喝上几杯,然后再拉家常,俗称“喝上两杯再说”。客来无茶等于失礼,闽南人心目中茶甚至重于酒,故同安一带有“寒夜客来茶当酒”之说。

你可以选择在某个闲散的下午,酒足饭饱之后呼朋唤友在街边的一个小茶馆里,叫上一壶铁观音,手持宜兴陶壶,细斟慢酌,此时此刻天南海北任你调侃也好,打牌喝茶任你喧闹也好,或者趁势打个盹也好,一切都是那么心满意足。在这种小茶馆里说不定还能欣赏到品茶时光中最动人的风景,经验老到的茶家总会身怀绝技,提着紫铜壶对准小小的茶碗,高高举起,低低收回,开水正好注满小茶碗。

品美食大嘴吃四方

闽南有一句俗语是“说到吃,头发蓬三liah”,这很形象地说明闽南人历来讲究饮食,也因为这样,在闽南才形成“鲜、香、淡”的独特风味,在色香味上独树一帜。尤其是在春节里,闽南各地大街小巷,汇集着各种各样小吃,吸引大量海外侨胞及游人前往品尝。光是街边小摊上各种作料的肉粽,香菇的、瘦肉的、虾仁的或者鸡蛋的,入口不腻,甘美可口,远远飘来的香味都会让你口水直流了,而且价格很便宜了,一个才3元。

另一种不能在街边小吃摊上错过的小吃当然是土笋冻了,它是厦门、漳州著名风味小吃,生长在海滩泥中一种状似蚯蚓的昆虫,因形状如白笋切条又挖于土,需结冻方觉味美,故名“土笋冻”。它晶莹、剔透、柔韧嫩脆、鲜甜爽口,在这样一个美食的天地里你就甩开腮帮子尽情地吃吧,更何况是过大年,就算是要减肥的妹妹又怎么会经得起这种诱惑为难自己的肚子呢?还有外层酥脆清香,里层牡蛎鲜美可口的蚝仔煎;甘滑可口,清香鲜美闽南著名风味小吃卤面;香甜酸辣、溢香生津的漳州特有的民间传统小吃手抓面;色泽雪白晶亮、下锅膨胀力强、质地坚韧,入口鲜美细腻又名鱼丸的深沪水丸。

如果你在漳州、诏安,千万别忘了品尝当地有名的风味小吃猫仔粥,一种既是粥,又是菜肴的传统名吃,米粒韧嫩,汤清味美,越吃越爱吃。龙海石码的地方风味小吃五香卷,吃起来外酥肉润,香味浓郁,令人赞不绝口。还有诸如四堡漾豆腐、汀州白斩河田鸡、新泉焖狗肉、菜干扣肉、麒麟脱胎、新泉溪鱼等一些客家名菜,数都数不过来,只怕你在餐桌上一边不停地翻着菜谱一边强咽下嘴里的口水,心中还在犹豫不定,这道、那道,这道、那道,每道菜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精致,每道菜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味,道道菜都想尝一下,道道菜都想亲眼见一见,那就尽情地点吧,大不了撑爆一回自己的肚皮,那是挺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