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华韩杰才 【今日头条】宋永华、韩杰才入围中科院院士他们都是恩阳人

2018-01-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7月31日,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在通过增选通信评审的157人入围名单中,入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的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受到众多巴中市民的高度关注,因为,他们都是巴中籍老乡.按惯例,这157人中约三分之一(不超过65人)将会最终当选院士,名单将在今年底公布.2013年12月,出生于巴州区曾口镇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成会明博士,已经成功当选中科院院士,成为首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巴中籍科学家(本报曾做详细报道);今年

7月31日,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在通过增选通信评审的157人入围名单中,入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的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受到众多巴中市民的高度关注,因为,他们都是巴中籍老乡。按惯例,这157人中约三分之一(不超过65人)将会最终当选院士,名单将在今年底公布。

2013年12月,出生于巴州区曾口镇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成会明博士,已经成功当选中科院院士,成为首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巴中籍科学家(本报曾做详细报道);今年,两名巴中籍科学家双双入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这无疑又是一件让所有巴中人自豪的事。晚报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出生贫寒家庭、通过努力学习进入大学,最终成为国内顶尖科学家,这都是宋永华和韩杰才的成长轨迹。

■人物档案

韩杰才

年龄:49岁

籍贯:恩阳区明阳镇

简介:韩杰才出生于1966年。他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计划航天航空领域702主题专家组副组长。近年来,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余项。获第13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2年),是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权威专家。

韩杰才 15岁考上大学亲友来祝贺时他还在看书

从恩阳区明阳镇龚家梁村附近的一条土路下行一公里,有一个特别老旧的房子被村民所熟知,因为这里出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韩杰才。韩杰才在龚家梁村度过了少年时光,15岁考上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材料学专业,并开始了自己的科学家造梦路。

老家邻居:考上大学亲朋上门祝贺他还在房间看书

“他们家里有三个孩子,韩杰才为老大,在学习上给两位弟弟做了好榜样。”据乡邻王代英介绍,韩杰才的家里条件算是艰苦,父亲是江湖中医,母亲主要做农活,要供三个孩子上学,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刻苦学习”是韩杰才给许多村民留下的第一印象。“小小人儿,个子不高,却有一股学习的钻劲。”据韩杰才老家的邻居马万年介绍,1981年,韩杰才考上了哈尔滨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材料学专业。“那一天,我亲眼看到他小小身板背着一床棉絮、一个包裹,前往哈尔滨读书,没想到他现在有这么大的成就。

”考上大学的那个暑假,亲朋好友上门祝贺时,他还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饭桌上,他爷爷说,这娃从来没有到哪里去耍过,学习就是他的全部。”不仅如此,他的记忆力也非比寻常,基本看一遍书就能记住。1981年那一年,也是韩杰才第一次走出巴中。

同学眼中:话不多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韩杰才高中同学何雄回忆,其他同学在玩的时候,韩杰才永远在学习,有点内向,一门心思在学习上。

“务实、进取心很强、浑身充满正能量,当时在班级里显得默默无闻。”何雄说,他话语虽不多,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两年期间,数、理、化就特别冒尖了。

踏实、认真,是韩杰才最显著的性格特征,何雄认为,很多同学都是因为他成绩优异才了解到他。

老师印象:学习爱专研数学和物理最出色

冯英德是韩杰才在恩阳中学读高中时的政治老师,他说,韩杰才给人的印象就是勤奋好学,是恩阳中学高81级的重点班学生,从明阳初级中学考入。“韩杰才不仅学习刻苦,遇到疑难知识,也会问老师,直到弄懂为止。学习、生活上根本不让老师操心。”

“2年的高中生涯,韩杰才成绩一直很优秀,数学和物理特别出色,以前高中的时候,就觉得他特别喜欢钻研分析。”冯英德说,在科技方面,若没有超强的耐力和分析力,就没有今天的韩杰才。

晚报记者采访到,韩杰才经常回巴中,还资助一些贫困家庭,村上新修的道路,韩杰才也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晚报记者查询发现,去年11月,韩杰才和国内多位专家,回到恩阳区调研,为恩阳的各项发展建言献策。

■人物档案

宋永华

年龄:51岁

籍贯:恩阳区渔溪镇

简介:1964年出生的宋永华,16岁考上成都科技大学,1989年,25岁的他以总分第一名考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1989年6月至1991年2月在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9年2月任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4月任校长助理、低碳能源实验室副主任。

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任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兼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专项办公室主任。目前任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

宋永华 曾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研究电网声名卓著

对于宋永华,巴中人更为津津乐道的是他当年成功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的经历,其后宋永华回国,目前任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里,宋永华做出了很多贡献。本次成功入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让宋永华可望成为“双料”院士。

晚报记者采访获悉,宋永华是恩阳中学高80级的学生,当时他才14岁,16岁考入成都科技大学。而成都科技大学是宋永华当时填写的第三志愿,他当时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宋永华刚进入大学不久,就跟我写了一封信,说‘我虽然没有拿到清华大学的学位证,但我一定要拿到清华大学的工作证’。

”宋永华高中班主任冯英德回忆,“宋永华家里有5个孩子,他排名老三,家里就他一个儿子,父母都是干农活的,家庭条件还是比较艰苦。他读书着迷是出了名的,一门心思都在学习上,各门成绩都很优秀。”

据了解,宋永华于200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留英中国学者。宋永华强调说实话做实事,强调深入扎实地严谨治学,要力避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态。他说,像他们搞工程的,从提出设想、设计成型到工业界采用,直到写出高质量的专著,即使阶段性的成果也要3-4年。如果没有一个扎扎实实、不断深入的治学态度,不把一个问题做透,总是跟着风跑,是不可能有成果的。

然而,学术研究之路并不平坦。1991年,宋永华从清华大学去英国留学访问,初到英国,人地两生,想做项目,连个推荐人都找不到。宋永华选择了知难而进。没人推荐没关系,主动找企业推销自荐;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大项目没有,就从小项目做起。“宋永华个子不高,相貌平常,但你能从他身上看到一种吃苦的干劲。”冯英德说。(晚报记者 周洲 吴岷迅)